一、禮儀的概念
禮,在漢語中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敬人。1999年版《辭海》關於“禮”的注釋是:
①本謂敬神,引申為表示敬意的通稱;
②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舉行的儀式;
③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製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
④禮物;
⑤古書名;
⑥姓。
儀,《說文解字》道:“儀,度也。”本義為法度、準則、典範的意思,後引申為禮節、儀式和儀表。
禮儀屬於道德範疇,是禮節和儀式的總稱。它是指人們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外在表現的行為規則和形式的總和。這種行為規則和形式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在風俗習慣基礎上形成的人們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和體現的風度等。
禮儀雖然是人們交往過程中的外在表現,但實際上它是與一定的思想意識密切相聯係的。也就是說,禮儀雖是形式,但一定的形式總是由一定的內容決定的。因此,禮儀是以一定的思想為基礎的。
每一個民族由於其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不同,因而都有表現自己民族特色的習俗禮儀。實質上它是人類文明演變的結果,是人類文化的沉澱物,也是人類不斷擺脫愚昧、野蠻、落後,代之以進步、開化、繁榮的標誌。
二、相關概念的辨析
禮貌、禮節、禮儀、禮賓這四個概念在交往中經常使用,但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卻將其混為一談,其實這四者的含義並不完全相同。
(一)禮貌
《辭海》將禮貌解釋為“對人恭敬和順的儀容”,即指一個人在待人處世時,為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友好,在儀表、儀容、儀態以及語言和動作上謙虛恭敬的表現。它是對一個人文明行為的基本要求,體現了時代的風尚和人的道德品質,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行為環境中,雖然禮貌表達的形式和要求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應當做到:誠懇、謙恭、和善與適度,而與其相對的則是傲慢、粗野、蠻橫與輕率。一個微笑、一聲“您好”等,都是禮貌的具體表現。
(二)禮節
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尊重、祝頌、問候、致意、致謝、哀悼、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中國古代的作揖、跪拜;現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通行的點頭致意、握手;一些國家的雙手合十及擁抱、親吻等都屬於禮節的形式。
禮節是待人處世的規矩,但並不是某個團體或某個人製定的,而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自然產生、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它雖然不像法律那樣至高無上,但是,要得到別人的理解、社會的承認,就必須遵守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規則和方式,即遵守禮節。然而,禮節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往往因時間、空間或對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三)禮儀
禮儀顯然涵蓋了禮貌和禮節,三者是相輔相成、有機聯係的,體現了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有禮貌而不懂得禮節,就容易失禮。我們有時會看到某些人對他人雖有恭敬、謙遜之心,但在與人交往時卻顯得手足無措,或因為禮節不周而使人覺得尷尬;還有一種人,雖懂禮節,但在施禮時卻缺乏誠意。這些都是沒有理解禮節、禮貌真正含義的結果。正所謂,敬人要從心裏敬。隻有內心的誠意與動作的協調一致,才能達到三者的完美統一。
(四)禮賓
禮賓是指按一定的禮節和儀式接待賓客(多用於外交場合)。所以,各國外交部一般都設有禮賓司,一些王室或元首府還設有典禮司或典禮官,專司禮賓之職。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禮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人們迫切需要了解禮儀的各種知識,因此禮儀學這門新興的學科便應運而生了。禮儀學是研究和總結禮儀的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它在禮儀活動中起著指導作用。
三、禮儀的特點
禮儀作為道德範疇,具有道德的一般特點。但作為道德的一個特殊方麵,又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共同性
禮儀是全人類共同需要的,它早已跨越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不分國別、性別、年齡、階層,隻要人類存在著交往活動,人們就需要通過禮儀來表達彼此的情感和尊重。盡管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對於禮儀內容的理解不同、重視的程度不同、反映的情況也不同,但對禮儀的需要卻是共同的。
(二)時代性
禮儀既然是一種約束人們行為的規範,就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由於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政治背景、文化習俗等都會對禮儀的形成或流行產生影響,因此,禮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禮儀也隨之發生變化,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賦予其新的內容。
我國的現代禮儀,是以往各個曆史時期的禮儀合乎邏輯的發展。師古而不泥古,師古而不複古。它繼承了曆史上優秀的禮儀傳統,摒棄和革除了顯示人尊卑身份的跪拜等禮儀,並根據社會主義製度的基本政治思想,建立了平等的、同誌式的新型禮儀體係。人們以禮相待,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用良好的現代禮儀服務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三)差異性(地域性、民族性)
禮儀的實質是人類曆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並沉澱下來的一種文化。由於民族信仰、習俗、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發展曆史,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又都有自己的一些區別於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的表達禮儀特定含義的方式。因此,禮儀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表現出形式上的差異性。
我國著名學者黃遵憲在論民俗時說道:“天下萬國之人、之心、之理,即已無不同,而稽其節文乃南轅北轍,乖隔歧異,不可合並,至於如此,蓋各因其所習以為之故也。禮也者,非從天降,非從地出,因人情而為之者也。人情者何,習慣是也。川嶽分區,風氣間阻,此因其所習,彼亦因其所習,日增月益,各行其道,習慣之久,至於一成不可易,而禮與俗,皆出於其中。”
(四)公德約束性
公德即社會公共道德。它是長期以來在一定社會範圍內逐漸形成的一種被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可並施行的思想和行為規範,是在一定文化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點的調整人際關係的社會因素,是人們評價善、惡、醜的習慣性標準,具有約定俗成的本質屬性。禮儀與公共道德不相違背的特征被稱為禮儀的公德約束性。它雖然不具有法一般的強製力,但通過家族、鄰裏、親朋的輿論監督,往往迫使人們遵守它。它在人們生活中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國著名學者黃遵憲曾說:“風俗之端,始於至微,搏之而無物,察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與人相接,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雖其極陋甚弊者,舉國之人,習以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嚴刑峻法所不能變。夫事有是有非,有美有惡,旁觀者或一覽而知之。而彼國稱之為禮,沿之為俗,乃舉國之人,輾轉沈錮於其中,而莫能少越,則習之囿人也大矣。”
宋代理學家朱熹說:“禮,理也。”理即規矩、準則,而規矩就是用來約束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盡管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禮儀內容不盡相同,但守紀律、講衛生、待人有禮、尊老愛幼等乃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規矩,是做一個文明人的起碼準則。
(五)延續性
社會不斷發展、曆史不斷前進。禮儀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禮儀習慣和禮儀製度的變化也不是劇烈的、飛躍式的,而是在大量延續、繼承的前提下的一種漸進更迭。因為禮儀是緩慢形成的,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從而在人們的心靈深處形成強烈的認同感。一種禮儀一旦形成以後,便會有一個相對的延伸期,被一代一代地繼承下去。隻有在社會發生重大變革、人們的觀念革新後,舊的禮儀才會逐漸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消失,不能期望“畢其功於一役”。
(六)通俗性
禮儀是由風俗習慣形成的,大多沒有明文規定,但又被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成員所遵循。它簡單明了,不需要高深的理論,人人都可以通過耳聞目睹來把握。
當然,隨著國際交往、人際交往的發展,各種禮儀也正在不斷地被理論工作者加以總結、提高並趨於係統化和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