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1946年訪陶金

  1946年12月18日下午,拍攝電影《八千裏路雲和月》的隊伍來到無錫。我帶著頭一天晚上11點鍾,發出這條獨家新聞的報紙,等候在公園飯店,會見了導演史東山先生。因為演劇九隊隊長呂複早已把我的情況介紹給史東山先生,史東山接過報紙看了一眼標題,馬上熱烈地握著我的手,拉我上了他看外景的汽車,給了我隨車采訪《八千裏路雲和月》的特殊待遇。

  在車上,史東山對電影內容和已拍好全部內景作了簡單的介紹後,我情不自禁地講起我在抗日大後方求學,吃不飽、穿不暖,反貪汙、爭民主,讀了圖書館有關戲劇的幾百種書刊,以戲劇作武器進行鬥爭,向往重慶的話劇運動,對抗戰劇人極為崇敬,表示我對《八千裏路雲和月》這部電影內容的讚賞。史先生看著時年19歲稚嫩的我,笑著說:“你對戲劇的熱愛,倒有點像陶金年輕的時候。”晚上,我趕到公園飯店的鳳凰餐廳,看望《八千裏路雲和月》外景隊的演職員們。兩張飯桌拚在一起,大家坐在周圍,史東山先生剛布置完第二天的拍攝工作。白楊、陶金、王為一、周峰、趙明、韓仲良等,這些都是我在大後方書報雜誌上背熟了的影劇壇上知名人士,史先生一一介紹給我後,我沒有照慣例客套地說“久仰、久仰”,卻連聲說“知道、知道”,自我表現對他們的熟知。最後我真情實感的激動地說了句:“你們都是我在書上認識的人物、進步的影劇工作者。今天你們從書上走下來了,站在我麵前,我太高興了。”這樣,他們才從詫異中哈哈大笑起來,和我自然地親切了幾分。史先生接著說:“石曼先生是戲劇的愛好者,演劇九隊的隊友,熱心為我們《八千裏路雲和月》做宣傳。今年才19歲,是小弟弟,你們就喊他小記者好了。”看來,我要采訪陶金,史東山先生是先打過招呼的,其他的人先後都離開餐廳,隻有陶金留下來了。

  在大後方這幾年間,我癡迷抗戰戲劇、癡迷抗戰劇人,熟記重慶演話劇的人和事,連舞台工作者的名字,我也能背幾個出來,在學校我有“抗戰戲劇活字典”之稱,為此我有幾分得意。對於陶金我是熟悉的,他有幾件大事藏在我心中。因此,我不打算像有些記者對被訪者從姓甚名誰、何方人氏、年齡幾許問起。我直截了當地對陶金說:“您今年31歲,是我的大哥,我把我知道的您在戲劇界的幾件大事,講給您聽,講錯了的您指出來,漏掉的地方,您補充。”陶金覺得我這樣采訪方法很新鮮,他省得從頭說起,立即點頭答應。

  “1934年左右,您在杭州筧橋考上了飛行員,卻選擇到山東省立劇院學戲劇,埋頭濟南市圖書館讀了大批文學名著和戲劇書籍。一年後,您到北平參加了唐槐秋先生的中國旅行劇團,在《茶花女》中演阿芒,在《雷雨》中演周萍,連演三四十場,轟動了北平。”我的講話像放機關槍似的連珠而發,陶金專心地聽著,我更有幾分得意地接著說下去:“‘中旅’是中國第一個演《雷雨》的劇團,您是中國第一個演周萍的演員。”“石曼先生,”陶金突然打斷我的講話,也沒有稱呼我小記者:“我很欽佩您對戲劇的豐富知識。不過,‘中旅’演《雷雨》是在天津,而不是北平。北平是憲兵三團所管轄,蔣孝先的團長,‘中旅’先要在北平演《雷雨》,沒有通過。”這時,我的心中“咯噔”了一下。我這本“戲劇活字典”,在這裏被陶金撕下了一頁。

  “‘中旅’在天津演《雷雨》不是中國首演。這以前,也在天津,就有孫堅白他們的‘孤鬆’劇團演過《雷雨》,他們演出是1935年8月,我們演出是10月。”陶金又補了一句:“不過,他們是業餘演出,沒有我們轟動。”這雖不是抗戰期間的事,我仍然感到我這本“戲劇活字典”又薄了一頁。但是我對陶金絲毫沒有不愉快之心,有的是從他那裏獲得戲劇曆史知識的快樂。

  接著,我又講了1938年上海業餘劇人協會在成都的事。趙丹等人因為一山不容二虎,不告而別,丟下了七千元巨額債務,由留下來的陳白塵、陶金、劉鬱民三位理事承當,氣得陳白塵大罵“戲子無情”。

  陶金笑了,他說:“我們當時是很生氣,後來也無所謂了,都是受生活困苦所迫。他們到重慶中央電影攝影場去,大的目標都是抗日。後來,我也到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去了。”陶金在重慶拍了《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日本間諜》、《還我故鄉》四部電影。然而,最轟動、最令人嘖嘖稱道的卻是他和舒繡文主演的話劇《蛻變》,那是導演史東山把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係的理論,用於中國戲劇演出的實踐,用了三個月時間排演出來的。《蛻變》在抗建堂演出,戲長五個多小時,全場上千的觀眾沒有一個退席的。

  我的敘述把陶金的心也攪動得不平靜了。他忍不住插進來說道:“演得好的是舒繡文大姐。我演的梁專員,一上場,就被她扮演的丁大夫震懾住了。她哪裏是演戲?她就是那個醫院的醫生,每一個傷兵都是她的孩子,那個醫院就是她挽救傷兵生命的戰場。我再也分不出這個老醫生、外科專家什麽地方是舒繡文的,什麽地方是丁大夫這個人物的了。演員和角色是那樣有機地融化為一個整體。我跟著進入了梁專員的角色。”“我被丁大夫因為找不到藥品不能救護傷員的憤怒燃燒著,激怒起我的義憤。這時,我仿佛看到了丁大夫那顆跳動著的、焦急的心,我必須去援助她。我像一頭雄獅樣的對這個腐敗的醫院怒吼起來:‘必須砸爛這套機構,來一番徹底的改變。’戲劇的矛盾衝突也推向了高潮。”“您聽說過洪深先生對《蛻變》演出的評論嗎?”我問陶金。

  “他怎麽說?”“洪深在《新民報》發表文章說,中國自有話劇以來,《蛻變》是最佳的演出。”“是這樣的嗎?”“沒錯,我有資料。”年輕的我,語氣又得意起來。

  談到陶金在重慶最後演出的話劇《芳草天涯》時,我竟然和他爭論起來。我說戲是中國藝術劇社演出的,演出的劇場在銀社。陶金說他記得是在抗建堂。三十幾年後,我看望與陶金同台演出《芳草天涯》的張瑞芳大姐,提到這件事,張瑞芳說是在抗建堂。因為抗戰一勝利,金山就離開了重慶,銀社被銀行同業公會收回,《芳草天涯》不得不借抗建堂演出。

  這時,我已是五十多歲的人,思想方法成熟了些,我不再感到我這本“抗戰戲劇活字典”又被撕去一頁,而是感謝陶金早在三十多年前就給我糾正了錯誤的記憶。

  1985年金秋時分,重慶舉辦“重慶霧季藝術節”,重慶市文化局邀請陶金、章曼蘋夫婦重返山城,同時附有由我署名編寫的《抗戰時期重慶公演劇目一覽》,意在征求重慶抗戰劇壇親曆者給予指正補充。

  章曼蘋大姐來了,她告訴我,陶金接到邀請信後高興得睡不著覺,可是他正在導演一部影片分不開身。他特地寫了一封信給我,讚賞我編寫的抗戰劇目一覽是做了件大好事,讓許多抗戰影劇工作者,把很多遺忘了的人和事又喚醒了回來。他並為劇目一覽中補充了一條:

  “1940年4月21日陶金、章曼蘋、謝添、楊露茜以留渝劇人名義在國泰大戲院上演《軟體動物》。該劇英國台維斯作,顧仲彝改編,陶金導演。”我大喜過望。我正擔心我們這些年近古稀或年逾古稀的老大哥、老大姐們,把往事如煙般淡忘了,陶金竟然編劇、導演、演員,時間、地點俱全的補上一條劇目。這不僅為諢號“抗戰戲劇活字典”的我增加了收獲,更為創造了中國話劇黃金時代的抗日大後方話劇添增光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