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愛財,貪得無厭。正德二年(1507)閏正月,他假傳聖旨,令吏部、兵部凡進退文武官員,必須先到劉瑾處討論通過,然後才準予上奉本。從此把文武百官升降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官員們為了升職或撈到肥差事,就千方百計地討好、巴結、賄賂劉瑾。於是賄賂公行,世風日下。
英宗朝大權閹王振在賄賂登記本上用隱語把“黃金”稱為“黃米”,把“白銀”稱為“白米”。而劉瑾在賄賂登記本上把受賄的數目字用暗語稱“萬”為“方”,稱“千”為“幹”。劉瑾手下有個老鄉,叫韓花,是西安人,他是專門幫助劉瑾收受賄賂,討價還價的走狗。有些官員今日因行賄升了官,明日又因謝禮太薄,被革職或強令退休者大有人在。也有因送了賄賂而被起用或濫加提升者。如都督神英因重賄劉瑾,自己冒報邊功,被提升為陽伯,並獲得免死誥卷,俸祿也增加到800石。武狀元安國應任指揮使,赴陝西三邊立了大功,但因無錢行賄,劉瑾便將他編入行伍戌卒之中。平陽伯陳雄不送賄賂,被劉瑾誣為貪汙,不僅奪去了前朝賜予的免死誥卷,而且削爵抄家,全家被押送到海南充軍。但是,邊境將官違法,隻要給劉瑾送來厚禮,便不予追究,甚至會被提升。
當時的官員凡進京朝見皇帝,或從外地出差回來,都要先見過劉瑾,送上厚禮,然後才被安排去見皇帝。劉瑾初索賄時,每次不過百金,劉宇破例一次送上一萬金,劉瑾高興極了,派他去做兵部尚書,後來還入了內閣。從此,劉瑾索賄的價碼一下子提高了許多。三司官員(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求見,最初例納賄千金,有的甚至送四、五千金;地方官吏求見,須送上萬金,有的地方官送禮的數目高達二萬。有些地方官吏進京後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銀兩,就先在京師借帳,回到地方後設法償還。當時人們稱這種方式為“京債”。
劉瑾為了更多地索取賄賂,下令全國各地巡撫都必須到京師接受敕封,以便勒索。這些巡撫進京以後,人人納貢過大關,個個獻寶求平安。稍有怠慢,就可能要遭禍殃。宣府巡撫陸完遲到了,險些獲罪,趕快給劉瑾送厚禮,才讓他作為試用人員走馬上任。延綏巡撫劉宇拒絕進京,被劉瑾下令逮捕入獄。那些剛直廉潔,不願行賄或收入微薄,無力送禮的官吏,大都慘遭陷害。漕運總督、平江伯陳熊因拒絕向劉瑾行賄,被劉瑾削除封爵,謫戍邊陲。南京都禦史張泰,因清貧獻不出厚禮,隻能送一些土特產,劉瑾不滿,將他罷官。給事中周鑰出外回京,因向劉瑾求職時無金獻送,被迫自殺。此類事件,不勝枚舉。那些行了賄的官吏,回到地方上就心安理得地進行搜括,不僅可以孝敬權閹,還可以中飽私囊。從而造成了貪汙歪風的上漲。
劉瑾在勒索官吏的同時,還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同類——宦官。他向武宗皇帝進言:“各地的鎮守太監是個肥缺,如果將他們不斷更換,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謀取這個差事,誰去了每年也會給皇上孝敬幾萬兩銀子。”武宗同意了這種做法,劉瑾就頻繁地更換鎮守太監,他從中也撈到很多油水,每次每位鎮守太監下去給他進貢的銀兩均以“方”計算。
鎮守太監既然是個肥缺,宦官們也就爭先恐後地謀求此職。他們一方麵要賄賂權閹劉瑾,另一方麵還要孝敬正德皇帝,同時還要完成朝廷下達的上繳指標定額。這些鎮守太監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與所去之地的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他們每年進奉一次,誰完不成就撤職。當時定額是:南京15萬兩,兩廣13萬兩,湖廣11萬兩,四川9萬兩,河南8萬兩,陝西7萬兩,其他各地也有差異。這些鎮守太監以行賄謀職務,以“進奉”為名在地方上大肆搜括,其貪婪卑劣、巧立名目,達到了敲骨吸髓、駭人聽聞的程度!就拿陝西來說,貪婪成性的太監廖鸞、廖鵬、畢真、劉琅都先後在此擔任鎮守,向老百姓要錢的名目非常之多:“田有餘糧錢,每畝銀一錢;屋有地租錢,每間銀一分;老人有拐杖錢;女兒有脂粉錢;寡婦有快活錢。”這裏的餘糧錢、地租錢雖不合情合理,還牽強說得過去,拐杖錢和脂粉錢就純屬敲榨勒索,而寡婦要交的“快活錢”真不知從何說起,實在是荒謬絕倫,貽笑大方!劉琅從陝西、河南鎮守太監到南京守備太監,一路貪婪,變本加厲,搜刮來的錢財早已多得數不清了,還希望鬥大的元寶滾滾而來,於是在自己家裏造了一座玉皇閣,請術士為他煉銀聚寶。術士就利用他的迷信心理,以奉為玉皇大帝之命辦事為理由,騙取他不少錢財。後來,術士看到他腰間係了一條玉絛環,十分昂貴,便謊稱需要獻給玉帝,拿到此物後,便溜之大吉。這件事被當時人陳洪謨寫成一首嘲諷詩:“堆金積銀已成山,又向仙門學煉丹;空裏得來空裏去,玉皇元不係絛環。”劉瑾不管下邊那一套,隻要向他行了賄,各地方情況是從不過問的。
武宗初年發生了韃靼小王子部入侵宣府的事件,朝廷派保國公朱暉、監軍太監苗逵、右都禦史史琳率兵前去迎敵。小王子部又轉掠大同,被參將陳雄在順聖川擊斬80餘人,奪回被掠去的2700多人。朱暉等以此奏捷,列出立功將士2000餘人,其中大部分是虛報的。但因太監苗逵的關係,武宗全部給予獎賞。劉瑾掌權後,朱暉先賄賂劉瑾,然後再次以此事請賞,兵部開始不同意,劉瑾一句話,朱暉便被加封為太保,1000多名將校也都升了官。從此以後,邊將請賞日益泛濫。正德四年(1509),陝西鎮守太監廖堂,聲稱參隨廖鵬斬敵134人,實際都是妄殺平民充數,為其請功,劉瑾收了賄賂,廖鵬不僅得到了賞賜,還謀得了陝西鎮守太監的肥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