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南逃後,欽宗在大臣李綱等人的扶助下,組織軍民死守京師,加強戰備。由於西路金軍無法如期南下,鉗擊開封的計劃就成了泡影。加之各地勤王軍兵陸續趕到,金軍在與北宋議和後,便於靖康元年二月初十正式退兵了。
在這段時間裏,宋欽宗與“六賊”集團的矛盾逐漸表麵化了。由於蔡京父子、童貫等人根本不把欽宗放在眼裏,一心一意追隨太上皇南下逃命,置國事於不顧,引起朝野的強烈憎恨,攻擊他們的奏章如雪片般送到大內,這使得欽宗如芒刺在背,日子很不好過。徽宗逃到淮河邊時,高俅領著童貫的“勝捷軍”隨後趕到,使太上皇有了一支扈從軍隊。之後,徽宗一夥渡過淮河逃到揚州,安排“太上皇後”住在那兒,然後再渡過長江逃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從此,鎮江便成了太上皇集團的大本營。徽宗退位的第二天,宣布他“除(道教)教門事外,餘並不管”。然而,實際情況並不象他說的那麽動聽。他們到東南後,並不甘心放棄其腐朽統治,隨即以“太上皇帝聖旨”的名義,扣留東南地區給中央的報告、綱運和勤王軍隊,把持著東南的行政、經濟、軍事大權,形成了一個太上朝廷。
早在當年趙桓被立為太子的時候,王黼見鄆王趙楷深受徽宗寵愛,便私下為鄆王出謀劃策,企圖奪取太子之位,“六賊”及其黨羽中有不少人曾背後參與此事。因而,欽宗未即位前,就和“六賊”產生了矛盾。徽宗傳位時,欽宗按慣例要辭讓幾次。那時,又有人引鄆王趙楷上殿,圖謀奪取欽宗的皇位。這一切,早就引起了欽宗的怨恨。徽宗到東南後,蔡京一夥又蠢蠢欲動,企圖在鎮江扶持徽宗複位,這就更直接危害著宋欽宗的地位。
一月底,陳東又上書,指出徽宗一夥控製著長江天險,把持東南大權,擁有沃野千裏,郡縣千百,如不從速處置,恐怕將來東南必非朝廷所有,再次要求嚴懲“六賊”。欽宗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為了收攬人心,平息民憤,便不能不對“六賊”一夥開刀。正月,欽宗先把他最痛恨的王黼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於永州。大臣李綱、吳敏又上書,要求誅殺王黼。欽宗就授權給開封府尹聶昌,令他相機處置。聶昌就派出武士,追蹤南遷的王黼,在雍丘縣南的一個老百姓家裏,殺了王黼,砍下腦袋帶回京城,對外宣稱是被強盜殺的。同時,下令賜李彥自盡,抄沒他的全部家產;把朱罷官,放歸田裏。隨後,梁師成被貶為彰化軍節度副使,離開京城後,行至八角鎮,欽宗又派人追上殺了他。二月,貶蔡京為秘書監;貶童貫為左衛上將軍,池州居住;蔡攸則貶為太中大夫。過了不到十天,又貶童貫官,柳州安置。
這時,金軍已經北歸,宋欽宗也已剝奪了徽宗發號施令的權力。因而,太上皇就給兒子寫了一封密信,為自己解釋辯護了一番,表示自己以後“甘心守道,樂處閑寂”,絕不再“窺伺舊職”,並在四月初回到開封。欽宗借機下令,以後太上皇賜給官員的東西,出宮時一律沒收入官,徹底斷絕了徽宗幹預政事的念頭。到了七月,蔡京死於貶所,其子孫23人或殺或貶,全部處置完畢;後趙良嗣、朱也被誅死。
童貫被貶官後,先流放到柳州,後又貶竄至英州、吉陽軍。當他還在路上行走的時候,欽宗又下詔,宣布了他的十大罪狀,然後派監察禦史張南下處理他。張一路尋跡追蹤,於靖康元年(1126年)七月辛卯(二十七日),帶著一幫公人在南雄州(今廣東南雄)追上了童貫。張向童貫宣讀了皇帝的詔書後,便讓手下人殺了他,然後砍下腦袋,裝在木匣子裏帶回了京城。欽宗馬上下令,將童貫的首級懸掛在開封大街上示眾。
童貫這位“窮奸稔禍,流毒四海”的一代權閹,就這樣結束了他可恥的一生!
§§第六章 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