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的新使命,就是出使遼國。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九月,北宋朝廷決定任命端明殿學士鄭允中和檢校太尉童貫擔任賀契丹生辰正副使,出使遼國。為此,北宋朝廷內還曾經一度議論喧嘩,鬧得紛紛紜紜,幾乎不可收場呢!
原來,宋遼兩國自從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澶淵定盟以後,雖然也時不時地鬧些別扭,起些爭執,甚至發生些小衝突,但卻基本上保持了一種和平友誼的關係。100多年來,每一年雙方的君主都要互派使臣,交賀“生辰”(皇帝或皇後生日)和“正旦”(新年)。如果一方國內有重大事件,例如舊君死亡新主登基時,就要派遣“告哀使”和“告登寶位使”,以告知對方;而對方也相應會派出“祭奠使”、“吊慰使”及“賀登寶位使”來報聘。北宋方麵每年派出的賀正旦使,一般在九月左右發遣。大體命令下達後,受命者要準備一些時日,沿途坎坷延誤,隻要按期到達契丹京城就可以了。同理,賀生辰使也應在生日前兩三個月就啟程。這時在位的遼天祚帝生於四月十九日,稱為“天興節”。按理,北宋的賀生辰使在正月或二月出發,時間也綽綽有餘。鄭允中和童貫這次出使,正是充當賀生辰使的,為何卻要在九月出發呢?這裏麵還有個緣故。大概從遼興宗時期開始,遼方覺得每年接待兩批北宋使臣,實在是個苦差事,便要求宋方把賀生辰使和賀正旦使放在一起,同時出發,遼國則人為地將皇帝生日提前或移後,接受宋使的拜賀。因此,九月中旬,鄭允中和童貫一行便正式出發了。
但在當時,宋代的使節從不派宦官充任,這次卻派童貫擔當賀生辰副使,這在北宋100多年的曆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同時,徽宗為童貫加銜檢校太尉,也屬罕見的殊榮。因為在宋代,太尉乃三公之一,是一種武官的榮譽頭銜,一般隻授給那些功勳卓著的武將或統兵文官。因此,宋徽宗作出這個決定後,朝野議論紛紛,不少大臣公開表示反對。有人就說:“派一名宦官充當泱泱大國的外交使臣,難道我們大宋真的沒人了嗎?”宋徽宗聽後,連忙解釋說:“契丹國王聽說童貫打敗了羌人,指名道姓要想見見他。因此,派童貫擔當使臣的重任,乘機可以刺探契丹國內政治、軍事情況,這是再好不過的辦法了!”
自壽隆七年(公元1101年)正月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以來,遼的政治日益腐敗,各級官員賄賂公行,貪汙成風。天祚帝本人又窮奢極侈,畋獵淫酗,怠於政事;加上拒諫飾非,信用讒諂,使階級矛盾急劇激化。自興宗以來,契丹皇帝無一不佞信佛教,寺觀遍布全國,又賞賜無節。因此,天祚時國用不給,上下窮困,府庫毫無餘積。這次天祚提出要麵見童貫,其目的之一,就是想借這位徽宗寵臣之手,弄到更多的玉帛奇玩而已。所以,童貫臨行前,就遵從宋徽宗的安排,搜羅了大量的奇巧珍玩,連兩浙一帶出產的高級書櫃床椅之類的東西,也裝車隨行。童貫打算屆時麵見遼帝,獻上大批禮物,以此取得遼國君臣的歡悅與信任,從而能使自己得以順利地完成刺探遼國虛實的任務。
童貫一行迤邐北上,一路觀光賞景,緩緩而行,倒也逍遙自在。十月的一天,他們到達盧溝,天黑後駐在驛館。這時,童貫正在屋內踱來踱去。突然,手下侍史推門進來,低聲說:“稟太尉,剛才有一陌生男子從北邊大道過來,要求麵見大人,有大事相告!”
“他是什麽人?有何事要深夜求見?”
“來人不肯吐露他姓名,隻說有一場大富貴要拱手送上,必須見太尉麵談。”
童貫沉吟片刻,輕輕一擺手:“召他進來!”
侍史領著一名中年男子推門進來,介紹說:“太尉,就是此人!”童貫盯著這位不速之客看了幾眼,然後暗示侍史關上門,退出房間。
等侍史走後,童貫伸手指指椅子,“先生請坐!”隨即問道:“先生高姓大名?深夜來訪,不知有何見教?”
來人欠欠身,答道:“不才姓馬名植,本是漢人,世為燕京霍陰大族。在下曾仕遼,官拜光祿卿。今夤夜造訪,冒昧之處,尚祈太尉見諒!”童貫麵沉似水,冷冷道:“無妨!先生到底有何事?但請直言相告!”
來人頓時臉色開朗,目露喜光:“太尉,在下所說的大富貴,就是請太尉上奏朝廷,收複燕雲失地。到時,太尉領兵複燕雲,建不世奇功,何愁不大富大貴?”童貫聞言,緊張地四處看看,然後壓低聲音說:“燕雲十六州自後晉失陷以來,已曆百七十餘年。當初太祖、太宗皇帝秣馬厲兵,誌在恢複,然卒未成功。後英雄豪傑多以失燕為恨,卻苦無良策。不知先生有何奇謀密計,竟可侈言恢複?”
來人起身,侃侃而談:“太尉!方今契丹主昏臣奸,吏治腐敗,軍備弛廢,已非複太祖、太宗時之國盛兵強可比。近年女真恨遼人切骨,其酋完顏阿骨打起兵相抗,天祚帝禦駕親征,卻屢戰屢敗,於斯可知遼之虛弱無能為也。況天祚荒淫失道,上下離心,境內盜賊充斥,漢兒、渤海紛紛起兵,土崩瓦解之勢已成,其亡可翹足而待也。本朝若能派使從登、萊渡海,結好女真,與之相約南北夾攻契丹,則遼國可滅,燕雲可複。太尉以為何如?”
童貫考慮了一會兒,心中暗暗讚賞馬植的計事周密。然後,輕聲問道:“先生之策固為妙計。但不知先生能否助童貫一臂之力?”“植專為此而來,豈有袖手之理?”童貫大喜,“此事體大,還須朝廷從詳計議。貫此番奉使北來,原有覘國之意,先生之言,深合我心。惟貫使命在身,須等歸國後才可上奏天子,再行決定。在此之前,尚請先生謹密行事,切勿露出痕跡!另外,貫欲屈尊先生一時,可否先行入京,暫居童貫府上,待貫歸國後再作決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馬植大喜,爽口答應:“謹遵太尉安排!”
第二天,童貫秘密派人將馬植送往開封自己府中。為隱人耳目,改其姓名為李良嗣。自己則繼續北上,匆匆完成了外交使命,然後返回京城。
馬植其人,出身世家子弟,自小涉獵書史,很有文采,又能言善辯,深通智術,不乏縱橫捭闔之才。但他卻才德不副,品行不端,道德敗壞。在燕地因有內亂汙行,而不齒於人。這次投靠童貫,倡言聯合女真滅遼收複燕雲,本身就是在進行一場政治投機冒險,以求飛黃騰達,出人頭地。童貫返京後,把馬植舉薦給宋徽宗。宋徽宗立即召見,馬植——不,這時應叫李良嗣——又重述了一遍他的計策,並說:“遼國一定會滅亡。陛下體念燕雲舊民遭塗炭之苦,如果要收複中國過去的疆土,代天發怒,以治伐亂,王師一出,燕雲百姓肯定會簞食壺漿夾道迎接。萬一女真得誌,先發製人,一旦燕雲之地被女真攻占,那就糟糕了!”雖然許多大臣認為,宋遼結盟交好已長達百餘年,一旦輕啟邊釁,恐非中國之利,因而表示反對。但是,宋徽宗集團一則出於好大喜功的心理,二則可借此轉移人們視線,維係自己已經不得人心的腐朽統治,因而決定采納李良嗣的“奇謀妙計”。召見後,宋徽宗立即賜李良嗣姓趙氏,任命他為秘書丞;後又遷直龍圖閣,提點萬壽觀,加右文殿修撰。
這樣,宋遼之間一場新的戰爭便又在醞釀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