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受閹入宮

  馮盎的孫兒之一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就是高力士的父親。馮氏家族遭受嚴重打擊的“家難”,就發生在馮君衡這一代。史書記載他本人於武則天稱帝初年身亡時,“子幼家難,喪禮蓋闕。”這場“家難”的詳情,已無法確知,僅知道馮君衡因犯罪被籍沒抄家,女兒馮媛被俘沒入宮,後來為尼姑;幼子被送往京城,入宮當了宦官。

  高力士的生母麥氏,是隋朝將領麥鐵杖的曾孫女。麥鐵杖在隋文帝時為驃騎將軍,後來戰死於“渡遼之役”。他的兒子麥孟才,死於隋末的“江都之亂”。

  馮氏遭遇“家難”時,高力士年約10歲。母子被強行分離,麥氏撫兒痛哭道:“這次相別,不知何時能再見麵。你胸前生有七個黑痣,別人說你日後必定顯貴。你愛為娘手上這雙金環,我會留著它,等到相見時讓你辨認。兒啊,娘若不死,再能與你相見,你千萬不要忘了娘的話!”從力士母子骨肉離散不能相顧的情狀,可以想見這場“家難”的悲慘程度。

  高力士被籍沒入官府後,即受閹割,後由嶺南討擊使李千裏帶到洛陽,貢入皇宮。女皇武則天見他生得麵貌端正,性情機敏,便留他在身邊聽候使喚。後來,力士因犯下過失被責打一頓趕出皇宮。宦官高延福將力士收為養子,他從此便改姓為高。

  高延福出自則天女皇的侄子武三思之家。武三思受封為梁王,受到姑母的重用。高延福與武三思家有什麽往來之事,都讓高力士傳遞話語,他得以經常進出武三思的府第。過了一年多時間,高力士就又被召回宮中聽差。

  就這樣,高力士在宮中逐漸長大,成人後身高六尺五寸(合1.73米)。長期在宮中供奉聽差,高力士養成了謹慎細致,穩重忠誠的奴仆性格。他生性機靈,反應敏捷,勤於學習,能擔當傳達詔令敕書之職,被授予宮闈丞。

  古代的宦官(太監),其身份地位從實質上講,就是皇帝的“家奴”。宦官製度,是專製皇權的附屬物。宦官身為“刑餘之人”,要想爬上高位,作威作福,必須緊緊依附於皇權。而封建時代的皇宮中,圍繞著最高統治權——皇位,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始終存在著錯綜複雜、尖銳激烈的鬥爭,經常發展到你死我活的血腥程度。在宮廷鬥爭的漩渦中,宦官是必定要被卷進去的人物。他們是皇帝的近臣,身不由己。如此一來,要想在宮廷鬥爭中避禍就福,宦官們就要善於觀察風向勢頭,及時把握機會,以身投靠。若是選擇得當,就會顯貴加身,福榮盡至;如果暈頭轉向,不辨事態,輕則斥逐,重則喪生。所以,宦官除了忠誠、謹慎之外,還須有一副精明的頭腦。而高力士,恰巧就是這樣一位三者兼備的人物。

  讓我們循著高力士的主子——唐玄宗(李隆基)取得皇權的曆史陳跡,看看他是怎樣從一個身份低賤的小人物,逐漸爬上宦官首腦、皇帝寵臣的高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