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誅殺何進

  漢靈帝末年,宦官的勢力達到了巔峰,放眼天下,似乎再也沒有什麽力量能夠和他們對抗了。其實,頂峰過去,便是下坡路了。宦官專權一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也就逼近它衰亡崩潰的前夜了。

  擁有強大實力的世家豪族絕對不會甘心忍受這種局麵,他們一直在暗地裏等待著時機,以求徹底消滅宦官勢力。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為了保衛首都洛陽不受黃巾餘黨的襲擾,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統一聽命於蹇碩。自從黃巾起義後,漢靈帝也關心起軍事來,他看蹇碩健壯而有武略,便任命他為八校尉之首,負責宮廷警衛。這樣,宦官蹇碩掌握了禁衛軍大權,連大將軍何進也要受他節製。

  這時的何進,因為是何皇後的哥哥,加上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已晉升為大將軍,握有兵權,負責京師洛陽及其近郊的保衛工作。設立八校尉後,蹇碩的地位、權勢陡然上升了,外戚與宦官之間的矛盾便迅速激化起來,從而引發出了一場新的大衝突、大流血。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春,漢靈帝得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但仍未正式冊立太子,朝廷大臣一個個焦慮萬分,卻都束手無策。

  按常理來說,漢靈帝這年才34歲,正當壯年,遲些時候立太子也不為晚。問題是,這位荒唐皇帝一生縱情聲色,好酒貪玩,早早就淘空了身子,現在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那麽,在靈帝的兒子中選一位儲君如何呢?這裏麵卻牽涉到宮廷內外的權力鬥爭,使人一時難作決斷,成為一個解不開的結。

  原來,漢靈帝以前所生的皇子,一個個都幼年夭折了。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宮人何氏終於為靈帝又生了個兒子,起名叫劉辯。靈帝生怕這位龍種再成為短命鬼,便從小把他寄養在道人史子眇家,人稱為“史侯”。何氏本是南陽宛城(今河南南陽市)人,出身於屠家,少入掖庭時身長七尺一寸,一朝得幸,生了位皇子,便母以子貴了。生下劉辯後,漢靈帝封何氏為貴人,非常寵愛。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正式立何氏為皇後。次年,將她父親何真追封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封她母親為舞陽君。何皇後雖然有專房之寵,卻生性多疑,善猜忌,妒心醋勁極大,後宮嬪妃無不被她的雌威所震懾。也就在這一年,後宮王美人懷了身孕,她非常畏懼何皇後,便想服藥打掉胎兒,卻未能成功。不久,王美人也生了位皇子,漢靈帝給他起名叫劉協。這位王美人不僅未能母以子貴,反而恰恰因此卻送了命。何皇後聽說王美人生了劉協,妒火中燒,便派人給王美人強行灌入毒酒,可憐王美人產後不久,就一命嗚呼了。漢靈帝知道這件事後,龍顏大怒,便一心要廢掉何皇後。張讓等一班宦官見有利可圖,為了給自己將來找一個強有力的後台靠山,就在皇帝麵前替何皇後苦苦哀求,何皇後方得確保無事。事後,何皇後非常感激張讓,便作主把她妹妹嫁給了張讓的養子,何、張兩姓結成了親家。

  再說那位皇子劉協,一出世便失去了娘親,這使得漢靈帝內心似乎頗為愧疚。他既憐憫這個可憐的孩子,又常常思念王美人。一想起王美人的出眾姿色,回憶起她那豐盈的體態,再品味一下她的聰明能幹,就令靈帝黯然神傷。為此,靈帝曾專門寫了《追德賦》和《令儀頌》,以抒發他的思念之情。正因為這些緣故,在漢靈帝的內心裏,似乎要對劉協更為偏愛一些。劉協喪母後,漢靈帝便讓自己的母親董太後來撫養這個孤兒,所以人稱為“董侯”。

  從黃巾大起義失敗以後,朝廷大臣中就不斷有人勸靈帝早早冊立太子,而漢靈帝自己卻一直猶豫不決。本來,按封建時代的嫡長子繼承製來衡量,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太子之位都非劉辯莫屬。但是,漢靈帝既然偏愛劉協,就一再找借口說,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他自己心中不大滿意。另一方麵,靈帝的母親也一再勸皇帝改立劉協為太子。作為老祖母,董太後總是希望看到自己親手撫養的小孫子,能成為未來的君主。這兩方麵的因素結合起來,就使得漢靈帝一直想立劉協為太子。然而,廢嫡立庶終歸不合製度規範。靈帝一則受禮法製度的束縛,二則因朝廷中大臣們也表示反對,三則也考慮到了何皇後及其兄長大將軍何進的勢力不可輕視,因而立太子之事,便一拖再拖,一直未能確定下來。

  現在,漢靈帝眼看就要撒手歸天了。蹇碩生怕靈帝一死,劉辯繼位,那時國舅何進執掌大權,外戚勢力重新抬頭,自然對宦官集團不利。因而,趁著靈帝還有一口氣,蹇碩便急急忙忙上書給皇帝,要求立劉協為太子。漢靈帝在臨死前,似乎找到了知音,便強撐著身子,擬好了立劉協為太子的遺詔,塞給了蹇碩。然後,極不放心地離開了人世。

  文獻記載,這一幕發生在四月丙辰日,地點是洛陽南宮的嘉德殿。

  靈帝剛一咽氣,蹇碩就立刻行動了起來。他生怕廢嫡立庶會引起大臣們的反對,更懼怕何皇後和他哥哥的權勢太大,不會聽憑他來擺布,便決定先瞞住朝臣,秘不發喪,不讓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宮外,先設法殺了何進再說。

  於是,蹇碩就派人去請何進入宮,假稱要與大將軍商量立太子的大事,暗中在皇宮內卻預先作了布置,單等何進前來送死。不料,蹇碩手下有個司馬叫潘隱,與何進的交情很好。等何進一入宮門,潘隱便迎上前去,暗中給何進遞了個眼色。又乘人不備,悄悄耳語說:“不可入宮。蹇碩欲謀殺公!”何進大驚,立刻退出宮門,然後轉身跳上馬,疾馳而去。

  脫離危險後,何進策馬跑進軍營,召集手下士卒,作好了迎戰的準備。這才派人進宮,聲稱自己身體不舒服,不能應邀進宮。這時,靈帝病死的消息也泄露了,何進仍決定不入宮吊唁。蹇碩見自己的陰謀破產了,內心惶懼不安,也無良策相待。何進派人和他妹妹商議之後,便全身披掛整齊,以五千名禁衛軍為後盾,率領朝廷大臣30餘人,氣昂昂闖入皇宮,就在靈帝柩前,扶立劉辯即皇帝之位,是為漢少帝。

  少帝即位時,隻有14歲,便由他母親何太後臨朝稱製,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共同輔政。何進掌握大權後,就想徹底鏟除宦官集團。他和袁隗的侄兒袁紹商議,決定先增強自己這方麵的實力,再伺機發難。其時,汝南袁氏累世公卿,被稱為四世三公的高門大族,其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極富號召力。袁紹和他的從弟袁術都愛召客養士,受到當世豪傑的推重,趙忠就曾私下對人說過:“袁紹沽名釣譽,好養死士,不知這小子到底想幹什麽?”何進得到袁紹的鼎力相助,可謂如虎添翼。這也表明,在這場宮廷鬥爭中,外戚集團終於和豪族世家聯起手來,共同對付宦官集團了。

  很快,袁紹就聯絡了許多有兵權的官僚。除蹇碩外,西園八校尉也大多傾向於何進一派。同時,何進他們還召集了20多名智謀之士,如何、苟攸、鄭泰等,都是他們的心腹。蹇碩在雙方較量的第一個回合,就遭到了失敗。他深知,現在已經勢成騎虎,何進與自己絕對勢不兩立,那就隻好拚個魚死網破了。想來想去,蹇碩覺得就隻有提前下手、先發製人一策了。於是,他給“十常侍”的趙忠和宋典等人寫了一封信,企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信上說:大將軍何進兄弟柄權專政,現在正和天下的黨人密謀策劃誅殺先帝左右侍從,企圖加害於我們這些人。隻是因為我統領著禁衛軍,所以還有些顧忌,沒有下手。為今之計,最好是我們先關閉宮門,然後再派兵迅速逮捕他們!”

  在這裏,蹇碩又棋失一著,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因為這時的“十常侍”集團,固然實力雄厚,但卻不見得會支持他蹇碩。在靈帝末年,蹇碩就像是宦官集團中突然冒出的一顆政治新星,一時光彩炫目,卻並沒什麽深厚的根基。他以小黃門之身,統領禁衛軍,主要出之於靈帝的信任,和“十常侍”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相反,“十常侍”與他雖然同屬宦官集團,卻難免對這位小字輩的新貴懷有不少的嫉妒。大難臨頭,隔河看景就不是不可能的了。更何況,“十常侍”內部雖不統一,但大多數人都和何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其首領張讓不僅與何家結了親,而且當年力保何皇後,就是為了給自己找靠山,現在豈有自毀基業的道理?在“十常侍”中名列第四的郭勝,跟何進既是鄉黨,而且當年何太後入宮受寵與何進的高升,郭勝都從中起了極大的作用,因而他與何家就相當親近。因此,在接到蹇碩的信後,張讓、趙忠和郭勝、宋典等人商量了一番。最後,“十常侍”決定:拋棄蹇碩,不采納他的計策,反而派人把這封密信送給了何進,以表明他們的態度。這樣,蹇碩處境更為孤立、危險,其失敗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何進在看過密信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召集袁紹、鮑鴻、曹操等人商議。隨後,何進他們馬上動手,火速派出士卒,輕而易舉地就捕殺了蹇碩。蹇碩統領的禁衛軍,也全部歸由何進兼管。

  殺了蹇碩後,何進的火氣還沒有完全平息,接下來又對董太後一支下手了。過去,董太後和蹇碩他們都想立劉協為太子,何進兄妹心中自然憤憤不平,隻是因為靈帝在世,無從發泄罷了。現在,靈帝已死,他的老母親當然就要大倒其黴了。漢少帝登基之後,馬上把那位年方九歲的異母弟劉協封為渤海王,後又改封為陳留王,以示安慰。何太後臨朝稱製前後,與她婆婆董太後的關係一直很僵。當時,董太後的侄子侯董重擔任驃騎將軍,手下有1000多名士兵,這是董太後唯一可以依賴的靠山。董重與何進二人也是彼此仇視,一個不服一個。董太後當年也曾教唆兒子賣官求財,而自己從中分肥,以致金錢珍寶,盈滿堂室。何太後聽政時,對董太後更是沒有好臉色,董太後便也想垂簾聽政,加強自己的權勢。何太後見老太後也想專權,便從中作梗。一天,何太後在宮中設了宴席,專請董太後共飲。酒至半酣,何太後站起來,舉杯下拜說:“我們都是婦道人家,不宜參預朝政。過去呂後因手握重權,專擅朝政,以致宗族千人全部被殺。現日今咱們最好深居九重,朝廷大事就讓那些元老大臣自己去商議吧!請太後垂納此言,國家幸甚!”董太後聞言大怒,痛罵道:“你這賤人毒死王美人,心腸狠毒如狼似蠍。現在仗著你兒子當了皇上,又有你哥何進大權在握,就敢胡言亂語了嗎?”何太後則暗譏說:“我用良言相勸,你為什麽反而要破口大罵呢?”董太後恨恨地說:“你家本是屠沽小輩,有何見識!你到底張狂什麽?不就是倚仗你有個哥哥嗎?我馬上叫驃騎將軍來,砍下何進的腦袋給你看看。”何太後連夜把這番話告訴了她哥哥,何進便決定下手了。

  五月,何進和他弟弟車騎將軍何苗聯絡了朝廷三公,聯名向少帝上奏說:“董太後曾派宦官夏惲、封等人交通州郡,到處收取珍寶奇貨。按照漢家慣例,藩王後妃不得留住京師,其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皇上下詔令其離開皇宮,回河間封國去吧。”上奏自然隻是個形式,漢少帝立刻予以允準。原來,董太後是河間(治今河北獻縣東南)人,為解犢亭侯劉萇的夫人。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月,漢桓帝病死。因其無子,竇太後與其父竇武定策禁中,迎立劉宏為帝,即漢靈帝。靈帝入繼大統後,先封他母親為慎園貴人,繼封為孝仁皇後,迎養於南宮嘉德殿,宮稱永樂。因而,何進等上奏,援引西漢末王莽攝政,不讓漢平帝母衛姬留居長安的舊例,“請永樂後遷宮本國。”這裏,董太後還未起身離宮;那邊,何進立時就帶兵包圍了驃騎將軍府宅,去逮捕董重,追索印綬。董重見事急,遂跑到後堂自殺了事,家人舉哀,軍士方散。董重一死,董太後又驚又怕,過了一月就暴病而亡,也有說是被何進下毒害死的。

  到了這時,何進才長出了一口氣。接下來,他把袁紹提拔為司隸校尉,把中郎王允升為河南尹,準備進一步把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善於窺測政治氣候的宦官集團,自知難以和聲勢正盛的何進一派正麵較量,再加上他們自己內部也四分五裂,就改變了策略,開始用重金收買一部分外戚,借以分化瓦解對方的勢力。何進的母親舞陽君與何進的弟弟何苗收了宦官送來的大量金銀財寶,就在何太後麵前替“十常侍”大說好話。何進多次入宮,請求妹妹允準他誅殺宦官,何太後卻不同意,並說:“宦官統領禁省,從古到今都是這樣。漢家幾百年的製度,豈可一旦廢之?何況先帝剛剛去世,要是殺光了宦官,你讓我一個婦道人家,如何麵對麵和大臣議政?”何進不想違背妹妹的心願,便決定隻殺掉宦官中那些民憤太大的就行了。但是,袁紹等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宦官親近天子,出納王命。日積月累,其勢力已盤根錯節。如果要下手,就必須斬草除根,否則,除惡不盡,將來必生禍患。何進雖說手握大權,名高位重,但臨事往往優柔寡斷,這是他的一個致命弱點。這時,舞陽君與何苗又在何太後麵前,攻擊何進說:“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他們,這是取亂之道啊!”何進聞言,深恐其浮名受損,便有些心虛。因而,鏟除宦官集團的計劃便被擱置了下來。

  過了一陣,袁紹又給何進獻上一計,叫何進糾集四方猛將和英雄豪傑,讓這些人帶兵進逼京城,脅迫何太後同意誅殺宦官。何進高興地說:“此計大妙!”便要照計行事。主簿陳琳認為不妥,勸阻道:“此事切不可行!俗話說‘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小小的事情都不能以欺騙而得誌,何況是國家大事呢?現在將軍總皇戚,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如果要想誅滅宦官,就跟鼓洪爐燎毛發一般容易。隻要速發雷霆之怒,行權立斷,自然天人順之。卻反而要放棄兵柄,征召外助;英雄聚會,難免各懷異心,強者為王。這正是所謂倒持幹戈,授人以柄,肯定不會成功,隻會引發禍亂。”何進卻根本聽不進去。典軍校尉曹操也在旁邊鼓掌大笑說:“宦官專權之禍,古今都有,隻要君王不寵信他們,也不會到這種程度。如果要治他們的罪,當然是誅其元凶,這隻要交給一名獄吏去辦就足夠了,又何必紛紛紜紜召集外地軍隊呢?要想全部殺掉他們,計劃一定會泄露出去,我看肯定不會成功!”謀士鄭泰、尚書盧植都勸何進要慎重,不可輕召外地軍隊進京,以防造成更大的禍亂。何進一概不聽。

  這樣,董卓、王匡、鮑信、橋瑁、丁原等人帶兵從各地趕來,甚至放火燒了孟津,火光衝天,直照洛陽。他們口口聲聲說,宦官張讓等禍國殃民,要求殺之以謝天下。就這樣,何太後仍不同意他哥的計劃,何苗也跑來對他兄長說:“我們兄弟當年從南陽來到洛陽,孤苦貧賤,無親無故,後來依靠這些宦官才得以富貴起來,作人怎能忘恩負義?何況國家大事,說說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俗話說: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宦官掌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哥哥今天一心想殺他們,隻怕將來不好收場呢!還不如趁現在沒有動手,就跟他們講和吧!”何進聽後,又猶豫了起來;加之董卓他們逼近洛陽,放縱兵士胡來,何進也擔心控製不了事態的發展,便遲遲不肯動手。袁紹一看到了這一步,何進還拿不定主意,便恐嚇說:“事態已很緊急,計劃都已暴露了,大將軍還不下決心,還等什麽?再拖延下去必將生變,你恐怕就要成為竇武第二了!”何進這才咬牙下了狠心。這時,董卓等人已兵臨城下了,何太後無奈,勉強同意了何進等人的請求,把掌權的宦官全部趕出了皇宮。這些中常侍、小黃門全都跑到何進麵前請罪,聽憑何進處分。袁紹再三請求何進全殺了他們,何進卻有些不忍心下手。

  “十常侍”在前一段何進與蹇碩的衝突中,基本保持中立,而且略略偏向於何進;寧肯拋棄同輩,也不想與外戚集團火並,其目的主要就是要維持平穩局麵,以鞏固和享受他們的既得權益。現在,何進一派竟想將宦官連根拔除,這就對“十常侍”的權位、生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十常侍”一夥當然不能再坐視不顧了,宦官集團馬上便展開了反擊。張讓眼見事態日益惡化,火速采取了對策。他的兒媳婦本是何太後的妹妹,這時為了保住性命,張讓也就顧不得什麽羞恥了。他慌裏慌張地跑到兒媳房中,“噗嗵”跪了下去,一邊叩頭一邊說:“我犯罪了,這次恐怕要同兒媳婦一起回鄉了。可是,我們家世代領受皇恩,現在要離開宮廷了,心裏真是戀戀不舍啊!我隻希望能再進宮一次,見見太後和皇上的麵,跟他們告個別,然後就是死在窮溝野壑,也心甘情願啊!”張讓的兒媳婦把這番話傳給了她母親舞陽君,然後母女又一同入宮,給何太後也學說了一遍。何太後聽了,很為感動,立刻又把“十常侍”召進宮去,恢複了他們的官職。

  到了八月,袁紹已徹底說服了何進。何進就到長樂宮去拜見太後,請何太後批準他向“十常侍”開刀。張讓、段等人一見何進突然入宮,就預感到大事不妙。於是,他們派小太監在暗中偷聽了何進與太後的談話。還沒有等何進把話說完,張讓他們就開始行動了。按照張讓的布置,幾十個大小太監迅速拿起了刀槍,偷偷從側門進入尚書省,埋伏在窗戶下邊。等何進談完話,剛一離開長樂宮,張讓派出的一名小太監就迎了上去,謊稱太後臨時下旨,請大將軍到尚書省暫坐,有大事相商。

  這樣,何進被他們騙到了尚書省。剛一進門,太監們蜂擁而上,就把何進圍了起來。張讓跑過來,衝著何進大喊大叫:“天下大亂,也不全是我們這些人的過錯啊!想當年,死去的老皇帝要廢掉太後,是我們這些人跪在皇上麵前,苦苦哀求,又拿出成千上萬的銀錢哄得皇上高興,這才保住了太後。我們這樣幹,無非就是想同你們外戚搞好關係。可是,今天你卻想把我們全都殺光,這不是太過火了麽?你整天說後宮裏烏七八糟的,請問,朝廷上那些大臣,哪個又是清清白白的?”說到這裏,太監渠穆拔出寶劍,一劍將何進刺死在嘉德殿前。

  張讓一夥殺了何進,雖說解了燃眉危險,卻立刻給他們招來了滅頂之災!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