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電腦機箱上的那盆小草枯掉後,宋揚從網上下載過一個叫做“開花”的屏保,當電腦空閑下來的時候,有一枚花種會在數碼的、顏色透明的泥土中冒芽抽葉,虛擬的太陽升起來,FLASH的雨滴落下來,帶著音樂的風吹過,小芽一點一點長大,長出莖來,長出葉子,長出花骨朵,開出花來,花兒很豔、五彩繽紛、很美。

可是,宋揚仍然懷念那盆小小的草兒,綠綠的草兒。

宋揚以為那天引領他進到夢裏的玉會預知未來,以為它會給自己指引一個前方。但是沒有,隻不過,宋揚很現代的屋裏新添了帶著京劇臉譜的鍾、幾件染著中國印的T恤棉麻布鈕扣子的衣服、紅彤彤的大福字燈籠、印製精美的門神圖等;在這樣的一個屋子裏,宋揚後來有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那天自己夢中的一切隻是他胸前這塊玉出生前的記憶。由片斷匯集成的記憶,在玉的記憶裏,自己隻是一個旁觀者,並不是一個即時的參與者。因為他忽略了一點:有著這麽悠久漫長生命的玉根本不會有這麽快的感知能力;而夢裏那個青年和宋揚所做的交流,僅僅是玉調用它對給予它生命的人的記憶,與宋揚一同完成的、對曆史的一次遲到地回應。

對玉來說這個回應提前了。是不是電腦跑電激醒了玉的記憶值得懷疑,更有可能的是電腦遊戲的喧囂聲讓玉開始回憶,然後玉的記憶引導了電流;而對宋揚來說,這個回應成了一種來自曆史深處的啟示。

雖然,它隻是一塊玉。

宋揚一直在把玉掛在胸前,最貼近心的地方,玉的身上帶上了他的體溫。有了體溫的玉變得更加晶瑩美麗。

玉溫潤。“中國玉器與中國文化同時孵化,數千年的曆史,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至今仍是光彩繽紛,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表征。上古玉器,瓊璧成套,斧俄馳騁,龍飛鳳舞,洋溢著中國禮儀精神。中古玉器,變化中求統一,推陳出新,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宏厚基座。迂代玉器,發揚傳統,深入民間,並不斷影響四域,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玉器的特殊魅力,體現在紛繁的造型上,體現在特殊的用途上,體現在精湛的琢磨工藝上,體現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蘊上;中國玉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數千年連綿不絕的曆史見證,是獨樹於世界藝術之林的文化瑰寶。”這是宋揚在網上查到的與玉相關的一些資料,中國古玉館的彩噴介紹圖上還有這麽一句話:“文藝上的複古,藝術上的仿古,是中國文化基本特色,也是中國文化數千年連續不斷的內在原因之一”。

有了玉緣,愛上了玉,——就這樣,宋揚愛上了玉。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愛?它超越了人與物的情感,在茫茫都市的夜的深處,抬頭看垂直於天上的那輪朦朧的月亮,隻因胸前的玉,宋揚的目光便可輕易地與月亮光連接成線,一條明亮而且均勻的線。以線為軸,縱橫著畫圓,畫一個立體的圓、畫一個想象力能夠抵達的足夠龐大的圓,站在圓的中軸,宋揚便可以與圓中間的一切親近,他會感覺眼界不再局限,空氣不再汙濁,刹車聲不再刺耳,嘴唇也不幹裂,額眉間沒有了皺起來的輕紋,四肢舒展,神清氣爽,充滿信心……

四月將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讀者,隻是伴我成長的最親愛的朋友宋揚他不知道:身為作者的我,會將他用想象力和文字虛構起來。而那個周末有點累、陷在沙發裏看電視的宋揚,後來困了,他去洗漱,然後他躺上單人床睡覺,一夜無夢一覺睡到中午12點……星期一,他精神煥發、衣著整齊地去上班,忙碌一天然後下班……

他對我在小說裏講敘的一切並不知曉。在車來人往繁華的城市街頭,從農村一路走來的他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紅燈亮起來,然後黃燈亮起來,接下來綠燈亮了,向前或者向左向右,他走向哪裏,我無從知曉。

還有,宋揚的那塊神奇的玉是什麽樣子的,很不好意思,這個我也不知道。盡管我已經收藏了很多塊玉,各種玉料的玉器,可是根據現在我對玉的理解和認識,我寫到最後仍然不能確定宋揚胸前應該是一塊什麽樣的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