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會考結束後,宋揚的同學們都開始忙於高考,連平日裏最不用功的同學也忙活起來了,為了哪怕是一點點一點點的微小希望而努力。學校有個保級口號叫做:出血掉肉拚命幹,誓奪今年八連冠!然而就在大家玩命的時候,宋揚卻在某天清晨收拾了那本沒有完成的長篇小說離開了學校。
走的時候同學們正在晨跑。經過操場的時候,宋揚隻顧拖著行李包邊走邊想事情了,沒有注意到全校的同學們迎麵跑了過來,排著整齊的隊伍,踩著一二一的步子,長長的一隊,宋揚躲閃不及,隻好站到邊上行注目禮,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有認識的或者班裏的同學們經過他時彼此打著招呼。直到後來,整個隊伍把他一個人甩下。在塵土飛揚中,年少的宋揚雖然一時有點感傷和惆悵,但是他仍是重新打點了一下希望,頭也不回地走了。
宋揚就這樣揣著高中畢業證去了北京。
宋揚對家裏向來抱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因此陸陸續續地,宋揚的父母和親朋們聽到的是宋揚在北京的下麵這個版本。
宋揚先去了提前聯係的一家雜誌社做了個實習編輯,這個雜誌社剛創辦不久,因為他往那裏投過很多稿子,也發過幾篇作品,並且在他們辦的一次大賽中獲過一個獎,高二的時候到北京參加了社裏組織的為期三天的頒獎大會,這樣就跟編輯部的老師們都認識了,尤其他還認識了社裏麵的領導孟副主編,正是因為他,宋揚才有了機會到編輯部實習三個月。家鄉人的說法是宋揚寫作能力非凡,高中一畢業就讓北京給要去了。
進京前,宋揚心想三個月的時間我怎麽也能再找一份工作了。哪怕去街上賣報紙他也幹了。沒想到三個月實習期結束後,因他工作努力踏實,而且勤奮好學,編輯部不僅讓他繼續做下去,而且孟副主編也開始有意培養他了,隻是宋揚高中生的身份讓他有點為難,後來他想出了一個兩全的辦法:讓宋揚去學駕駛,因為當時社裏正好缺司機。
宋揚在駕校裏麵又是一番刻苦努力,雖然他在學校裏麵的學習成績不行,但是學這些東西他接受得倒是非常的快,二個月後,他便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正式地成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駕駛員;又過了兩個月,他已經能一個人慢慢地把桑塔納開過天安門了。鑒於此,社裏麵便以司機的名義、用聘任製的方式把宋揚正式地留了下來。宋揚由此有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轉折。
在孟副主編的關照下,宋揚雜七雜八地參與了社裏麵很多“司機”以外的工作,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工作上幾乎處處用得著宋揚,勤快、樸實的宋揚實際上自己把自己定了位,他擔當了一個溝通、承上啟下編輯部和組聯部兩個部門工作的一個角色,於是理所當然地,第二年,刊物上就印上了宋揚的名字,前麵的職務是:編務。
這期間,他還在孟副主編的建議下報了北京的成人高考,並考上了北京廣播電視大學,邊工作邊開始為期三年的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專業的大專業餘學習;學業以外,他又根據社裏需要學習了電腦:學習文字處理、圖片編輯、排版出片,以及網頁製作,簡單的網站建設等;另外,工作的特點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文學,這極大地刺激了他的創作熱情,他寫了很多東西,有幾個中短篇小說還真的在國內一些大刊物上發表出來了,後來竟然和別人合著出了一本書,一家有名氣的報紙和他家鄉的日、晚報為此做過專訪報道,逐漸地,宋揚倒像個不大不小的“名人”了,和家鄉的很多文字工作者、作家們成了朋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學習中,饑渴地吸收著每一份養料。在社裏年底的考核中,他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相對較出色的編輯水平,出人意料地考得了社裏的第二名,因此第三年即被正式騁任為編輯、記者……
老宋有些驚訝而又欣喜地看著宋揚邁出的每一步。這曾是他遙遠的夢想。一切真實而又遙遠,他從未去過北京,他批發蘋果時倒是去過幾個城市,但基本上都是從城市外麵繞過,直奔水果批發市場,所有除了看天氣預報時能說出這個城市自己去過,便說不出太多內容了。他成了宋揚新聞的忠實傳播者,每每和別人談起自己的兒子宋揚,他便一反平日的低調,自豪卻又裝著不經意地說:“……咱也沒有什麽門路,這小子,自己跑北京找了個工作,像個城裏人那樣過生活,還多少做出了點成績來,這不,經常和他的孟老師到人民大會堂開會……”
會倒是真的開過幾個,宋揚還和幾個大領導合過影,照片寄回家後,老宋馬上給它們放大了,有照片作證,這極為說服力,一傳十十傳百,“宋揚高中畢業到北京當上了官,被領導接見”一時間傳遍了方圓。
宋揚也並非一帆風順,這老宋也知道,這些事情他幫不上什麽忙,除了幫宋揚分析分析,別的也做不了什麽,宋揚則慢慢地報喜不報憂,這樣老宋欣慰的同時卻又不放心,生怕他犯什麽錯誤。他對自己感到滿意的地方是在宋揚高二那年,帶他算過一次命,喝過一次酒,並在當年讓宋揚參加了這個雜誌社辦的頒獎大會,事實證明,老宋的全力支持是正確的。其實也正是那次北京領獎經曆,讓宋揚在高中期間的目標更加明確,視野相對來說更加開闊了一些。
老宋就這樣遠遠地關注著宋揚的成長,宋揚基本已成為他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另外,在嚐試了這樣和那樣的“工作”之後,他最終還是回到了他的藝術舞台,繼續在家鄉的這個村那個鄉地重複著進行他的民間建築藝術。
他仍在努力。他已漸漸地從他39歲那年被騙的挫折中走了出來。
而偏偏地,宋揚又將那件事提了起來,而且間接地把它解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