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嚐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薑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薑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呂尚蓋嚐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
“譯文”
太公望呂尚,是東海邊上的人。他的祖先曾經擔任掌管四方部落的官,輔佐夏禹治水,功勞很大。在虞夏時期被封在呂城,也有被封在申城的,姓薑。夏、商之時,申及呂城或封給旁支子孫,或者成為平民,呂尚是他們的後代。本來姓薑,後來以他的封邑作姓氏,所以名叫呂尚。
呂尚未發跡前,十分貧困,年老了,利用釣魚機會求見周西伯。西伯在出門打獵之前卜了一卦,卦辭說:“所得到的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為係霸王的輔佐。”於是他出去打獵,果然在渭水北岸遇見太公,與他交談,大為高興,就說:“自從我先君太公曾說過:當有聖人到周國來,輔佐周國興盛強大。您就是這個人嗎?我太公期望您好久啦!”所以稱他作太公望,周西伯和他同車而歸,任命他為統帥軍隊的長官。
“原文”
或曰,太公博聞,嚐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或曰,呂尚處士,隱海濱。周西伯拘羑裏,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
周西伯昌之脫羑裏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西伯政平,及斷虞芮之訟,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須、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譯文”
有人說:太公見聞廣博,侍奉過紂王。因為紂暴虐無道,棄職而去。遊說列國諸侯間,沒能受到重用,最後往西歸順周西伯。又有說:呂尚是隱士,隱居在海濱。周西伯被紂王拘囚在羑裏,散宜生、閎夭一向知道呂尚的才能,因此將他請來。呂尚也說:“我聽說西伯賢明,又能很好地贍養老人,何不去他那兒?”三人向紂王進獻美女和珍寶來替西伯贖罪,西伯因此被釋放。雖然呂尚投向周的經過說法各不相同,但都說他是周文王、武王的軍隊統帥。
周西伯姬昌從羑裏回來後,和呂尚暗中計劃施行德政來推翻商的政權,其中有許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妙的計策,所以後世談論用兵及周王朝的陰謀權術,都推崇太公的計謀。周西伯政治清平,以致能夠解決虞人與芮人的爭訟,而詩人稱道西伯受天命號為文王。討伐崇國、密須與犬夷,大規模建設豐邑;天下三分之二歸附了周,大都是太公所圖謀策劃的。
“原文”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業,東伐,以觀諸侯集否。師行,師尚父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也。”武王曰:“未可。”還師,與太公作此《太誓》。
居二年,紂殺王子比幹,囚箕子。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惟太公強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伐商紂。紂師敗績。紂反走,登鹿台,遂追斬紂。明日,武王立於社,群公奉明水,衛康叔封布采席,師尚父牽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討紂之罪。散鹿台之錢,發钜橋之粟,以振貧民。封比幹墓,釋箕子囚。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
“譯文”
文王去世,武王即位。九年後,打算繼承文王的事業,東伐商紂,想知道諸侯是否聽從號令。部隊出發,國師尚父左手持黃金為飾的大斧,右手握白犛牛尾為飾的軍旗誓師道:“蒼兕呀蒼兕!統領你們的部眾,交給你們船隻,遲到者斬。”於是到了盟津,諸侯事先沒有約定而到會的就有八百,諸侯都說:“可以伐紂了。”武王說:“還沒到時候。”於是撤軍回朝,與太師寫了這篇《太誓》。
過了兩年,紂殺了王子比幹,囚禁箕子。武王將要伐紂,卜卦時龜甲兆辭不吉利,突然狂風暴雨大起。公卿們都恐懼,隻有太公堅持勸勉武王伐紂,武王於是出兵。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師,討伐商紂。紂軍大敗。商紂王掉頭逃跑,登上鹿台,被追兵斬殺。第二天,武王站在土地神壇前,公卿捧著淨水,衛康叔陳鋪彩席,師尚父牽著致祭的牲畜,史佚向神誦讀禱告文,報告天神討伐商紂之罪。分發鹿台的錢財,發放钜橋的糧食以救濟貧民百姓。修整比幹的墳墓,釋放囚禁的箕子,遷移象征天子權位的九鼎,修明周的政務,與天下共開新紀元。以上開國的種種事跡,師尚父的謀略居多。
“原文”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
“譯文”
這時武王已滅了商紂,奪得天下,封師尚父於齊國營丘。師尚父就東行去自己的封國。途中宿於客舍,走得很慢。客舍中人說:“我聽說時間難得而易失,客人睡得很踏實,大概不是赴國上任的人吧。”師尚父聽後,連夜穿好衣服趕路,天將亮時,已到了封國。正好遇到萊侯來攻打,與太公爭營丘。營丘鄰邊是萊國。萊人是夷族,正逢紂王的亂政而周初定天下,還沒來得及安定這些遠方的異族,所以來和太公爭國。
太公來到了齊國,修治政務,依照當地風俗,簡化禮儀,溝通農商工各行業,發展魚鹽的生產,人民多來歸附齊,使齊迅速強大起來。周成王即位,因年幼,管叔、蔡叔作亂,淮夷叛周,於是派召康公命令太公道:“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在此範圍之內的五等諸侯,九州長官,若有罪,你都可以征討他們。”齊從此代替天子征伐反叛的諸侯,成為大國。建都在營丘。
“原文”
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汲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當周夷王之時。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臨菑。九年,獻公卒,子武公壽立。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亂,大臣行政,號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譯文”
太公大約一百多歲去世,他兒子丁公呂汲即位。丁公去世後,兒子乙公得繼位。乙公去世,兒子癸公慈母繼位。癸公去世,兒子哀公不辰繼位。
哀公時,紀侯在周天子前毀謗他,周天子以烹刑處死哀公而立他的弟弟靜為侯,這就是胡公。當周夷王即位時,胡公遷都到薄姑。哀公同母幼弟薑山與胡公不和,就與他的私黨率領營丘人偷襲攻殺胡公而自立,這就是獻公。獻公元年,把胡公的兒子都遷到別處,都城又從薄姑遷回臨菑。獻公在位九年去世,兒子武公壽繼位。武公九年,周厲王出逃,住在彘。十年,王室大亂,大臣共同行使政權,號為“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登位。
“原文”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複人齊,齊人欲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脫立。成公九年卒,子莊公購立。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幽王,周東徙雒。秦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莊公卒,子厘公祿甫立。
厘公九年,魯隱公初立。十九年,魯桓公弑其兄隱公而自立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齊。鄭使太子忽來救齊,齊欲妻之。忽曰:“鄭小齊大,非我敵。”遂辭之。
“譯文”
二十六年,武公去世,兒子厲公無忌繼位。厲公暴虐,已死胡公的兒子又進入齊國,齊國人想擁立他為王而殺死了厲公。胡公的兒子也戰死了,齊人便立厲公的兒子赤為國君,這就是文公。文公即位後把參與殺害厲公的七十人全部處死。
文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成公脫繼位。成公在位九年去世,子莊公購繼位。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了周幽王,周朝遷都到東邊的雒邑。秦國開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國國人殺害他們的國君昭侯。
六十四年,莊公去世,子厘公祿甫繼位。
厘公九年,魯隱公初即位。十九年,魯桓公殺哥哥隱公而自立為國君。
二十五年,北戎侵犯齊國,鄭國派太子忽來救齊,齊國想將公主嫁給太子忽,太子忽說:“鄭國小,齊國大,不是我能匹配的。”因此謝絕了婚事。
“原文”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孫無知,厘公愛之,令其秩服奉養比太子。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諸兒立,是為襄公。
襄公元年。始為太子時,嚐與無知鬥,及立,絀無知秩服,無知怨。
四年,魯桓公與夫人如齊。齊襄公故嚐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複通焉。魯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齊襄公。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桓公下車則死矣。魯人以為讓,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
“譯文”
三十二年,厘公的同母弟弟夷仲年死了,他的兒子公孫無知十分受厘公喜愛,讓他的俸祿以及衣食住行都和太子一樣。
三十三年,厘公去世,太子諸兒繼位,這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他原先作太子的時候,曾經跟無知爭鬥,待即位後,於襄公元年減少了無知尊貴的俸祿及服製。無知心懷不滿。
四年,魯桓公偕同夫人到齊國。齊襄公以前曾經與魯夫人私通——魯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厘公時嫁給魯桓公做了魯桓公夫人。此次桓公來訪,襄公又和妹妹有曖昧的關係。魯桓公知道了,就怒責夫人,夫人把這事告訴襄公。襄公和魯桓公飲酒時,將魯桓公灌醉了,讓力士彭生抱魯桓公上車,借機打斷了魯桓公的肋骨。待下車時,桓公就死了。魯國人因此責備齊國,齊襄公殺彭生向魯國謝罪。
“原文”
八年,伐紀,紀遷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歲,卒瓜時而公弗為發代。或為請代,公弗許。故此二人怒,因公孫無知謀作亂,連稱有從妹在公宮,無寵,使之間襄公,曰:“事成以女為無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遊姑棼,遂獵沛丘。見彘,從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懼,墜車傷足,失屨。反而鞭主屨者茀三百。茀出宮。而無知、連稱、管至父等聞公傷,乃遂率其眾襲宮。逢主屨茀,茀曰:“且無入驚宮,驚宮未易入也。”無知弗信,茀示之創,乃信之。待宮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戶間。良久,無知等恐,遂入宮。茀反與宮中及公之幸臣攻無知等,不勝,皆死。無知入宮,求公不得。或見人足於戶間,發視,乃襄公,遂弑之,而無知自立為齊君。
“譯文”
八年,伐紀,紀國因此遷都避難。
十二年,原來襄公派連稱、管至父駐守葵丘,約定瓜熟時節前往,等到來年瓜熟時派人去接替。二人在葵丘駐守了一年,到第二年收瓜完畢,國君卻不派人來接替。也有人替他們請求希望盡快派員接替,但是襄公也不許,所以二人憤怒了,利用公孫無知商議作亂。連稱有個堂妹在宮廷中做姬妾,不得寵愛,讓她找行刺襄公的時機,應許她說:“事成後,以你作無知的夫人。”冬十二月,襄公到姑棼遊玩,因而就近到沛丘去打獵,遇見一隻野豬,隨從都說:“彭生來了。”襄公很生氣,搭箭就射。忽然野豬像人一樣站起來吼叫,襄公嚇了一跳,從車上摔了下來,把腳跌傷了,鞋也弄丟了。回到行宮,把管理鞋子的侍者茀打了三百鞭。茀憤憤出宮了,而無知、連稱、管至父等人聽聞襄公受傷,就率領眾黨徒襲擊行宮,正好遇到茀。茀說:“且先不要進去驚動了宮中,否則反而不容易進去。”無知不相信,將剛挨打的傷給他們看,才相信他的話。無知等在宮外,讓茀先入宮探路,茀入宮後,把襄公藏大門後麵,等了很久不見動靜,無知等人害怕有變,就直接入宮。茀轉身和宮中衛士及襄公的親信大臣抵抗無知等人,但寡不敵眾,都被殺死了。無知入宮,到處找不著襄公,有人看到門後有人腳露出,打開來一看,原來是襄公,就把他殺了。而無知就自立為齊國國君。
“原文”
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遊於雍林。雍林人嚐有怨無知,及其往遊,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夫曰:“無知弑襄公自立,臣謹行誅。惟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惟命是聽。”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衛女也,有寵於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譯文”
齊桓公元年春天,齊君無知出遊雍林。雍林人與無知有宿怨,等到他來遊玩,雍林人襲殺無知,告訴齊大夫說:“無知殺害襄公自立,我們將他處死了。希望大夫重新改立其他應繼位的公子,我們一定聽從命令。”
起初,襄公灌醉酒殺害了魯桓公,並且和魯夫人通奸,誅殺臣民就激起了民憤,喜好女色,又經常欺侮大臣,他的幾個弟弟惟恐將來會被牽累,所以二弟糾逃到魯國。他的母親是魯國公主。管仲、召忽輔佐他。三弟小白逃到莒城,鮑叔牙是他的老師。小白的母親是衛國公主,受到厘公寵幸。小白從小就好親近友善賢臣高傒。等到雍林人殺無知後,大夫們商議擁立新君,高及國氏二臣先暗中召回在莒城的小白。魯君聽說無知死了,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而讓管仲另率領一支部隊去堵截從莒至齊都城的道路,以阻止公子小白的軍隊回國,二軍相遇,管仲拔箭射中了小白的腰帶鉤子。小白假裝傷重要死了,管仲一見大喜,派人飛快將好消息傳回魯國。魯國護送的部隊也就不急著趕路,走了六天才到齊國,可是小白已經先到,被高傒立為國君,這就是桓公。
“原文”
桓公之中鉤,佯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秋,與魯戰於乾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讎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於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從之。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譯文”
桓公被射中皮帶鉤子,以裝死來欺騙管仲後,就乘坐在有帳幕的車子急速前行,加上高傒、國氏二臣作內應,所以能先回國當上國君。然後派兵攻打魯國護送公子糾的部隊。秋天,與魯國軍隊在乾時交仗,魯國軍隊敗逃,齊兵又切斷了魯國軍隊的歸路。齊送信給魯說:“公子糾是我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把他殺了吧!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請遣送回來,讓我們剁成肉醬來解恨吧。不遵命的話,就要圍攻魯國。”魯人恐懼,就在笙瀆把公子糾殺了,召忽自殺,管仲甘願作了階下囚。桓公即位,派兵攻魯時,心中本想殺管仲以泄恨。鮑叔牙說:“臣很榮幸能伴隨您這麽長時間,而今您終於繼位。以國君之尊,臣無法再增加您的榮耀。您如果要治理齊國,隻要高傒和我叔牙就足夠了;您如果想稱霸諸侯,非要管仲輔佐不可。管夷吾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一定強盛,此人不可失。”於是桓公聽從了他的意見,假稱逮回管仲才甘心,其實是要重用他。管仲也知道這件事,所以自請遣送回國。鮑叔牙迎接管仲,到堂阜幫他除去鐐銬,齋戒祭祀後拜見桓公。桓公以很隆重的禮節儀式任命他為大夫,治理國家。
“原文”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
五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桓公許,與魯公柯而盟。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於壇上,曰:“反魯之侵地。”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麵就臣位。桓公後悔,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沫。管仲曰:“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與曹沫三敗所亡地於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譯文”
桓公任用管仲後,和鮑叔牙、隰朋、高傒等人修治齊國的政務,實施五家相連、層層節製的軍事組織,采取鑄造貨幣、設立捕魚煮鹽等有利百姓的策略,救濟貧窮,獎勵賢人,齊人都很高興。
二年,消滅了郯國,郯國國君逃到莒城。起先,桓公流亡時經過郯國,郯國不禮遇他,所以引起亡國災禍。
五年,討伐魯國。魯國眼看就要打敗了。魯莊公請求割遂邑以求和,桓公答應了,隨與魯國在柯地訂盟約。魯君將要訂約時,曹沫拿匕首在祭壇上劫持桓公,要求桓公歸還侵占的魯國土地。桓公應允後,曹沫丟掉匕首,麵朝北站在臣子的位上。桓公後悔了,想不歸回魯地並殺死曹沫。管仲說:“在被劫持時所許諾的事,現在又背信將他殺了,隻不過逞一時之快而已,而在諸侯之間卻喪失了信用。失掉了天下的支持,是不可以的。”於是將曹沫三次戰敗喪失的土地還給了魯國。諸侯聽到了這件事,都覺得齊國守信譽,想來歸附。七年,諸侯與桓公在甄會盟,桓公由此開始稱霸。
“原文”
十四年,陳厲公子完,號敬仲,來奔齊。齊桓公欲以為卿,讓;於是以為工正。田成子常之祖也。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複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二十七年。魯湣公母曰哀薑,桓公女弟也。哀薑淫於魯公子慶父,慶父弑湣公,哀薑欲立慶父,魯人更立厘公。桓公召哀薑,殺之。
二十八年,衛文公有狄亂,告急於齊。齊率諸侯城楚丘而立衛君。
“譯文”
十四年,陳厲公的兒子陳完,別號敬仲,逃奔到齊國。齊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拒絕了;於是讓他擔任主管百工的工正。陳完就是後來掌管齊國政權的田成子常的祖先。
二十三年,山戎征討燕,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救燕去討伐山戎,到孤竹才回師。燕莊公送齊桓公回到齊國邊境,桓公說:“除了天子以外,諸侯相送不出國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於是挖溝為界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讓給燕國,讓燕國重新修治祖先召公的德政,並且像成王、康王當年往例,向周王室進貢。諸侯聽到這件事,都歸順齊國。
二十七年,魯湣公的母親哀薑——是齊桓公的妹妹,哀薑和魯公子慶父私通,慶父殺了湣公,哀薑想立慶父為國君,魯國人不同意,另行擁立厘公。桓公把哀薑召回國給殺了。
二十八年,衛國受到狄人侵擾,向齊國告急。齊率領諸侯營造楚丘城來安置衛君。
“原文”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複,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複,君其問之水濱。”齊師進次於陘。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扞齊,齊師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眾。屈完曰:“君以道則可;若不,則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君安能進乎?”乃與屈完盟而去。過陳,陳袁濤塗詐齊,令出東方,覺。秋,齊伐陳。是歲,晉殺太子申生。
“譯文”
二十九年,桓公和蔡國娶來的蔡姬在船上遊樂。蔡姬會遊泳,在船上故意搖蕩,桓公很害怕,多次製止她也不聽,桓公下船後很生氣,把蔡姬送回娘家思過,但是並沒有把她休掉。蔡君也惱火,就把蔡姬改嫁了。桓公聽說更加憤怒,率領軍隊討伐蔡國。
三十年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部隊伐蔡,蔡國軍隊潰散。於是伐楚,楚成王率軍抵抗,問道:“為什麽來攻打楚國?”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傳天子之命給我國先祖太公:五等諸侯、九州方伯,你都可以征伐他們,來輔佐周王室。賜給我先君權力所及的地方:東到海濱,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楚國應該進貢天子濾酒用的包茅沒有獻上,使天子不完備祭祀的祭品,所以我們來討取。昭王南巡而沒有回去,所以我們來查究。”楚王說:“貢品沒有呈獻的事是有的,這是我的不對,哪敢不供給呢?昭王出巡而未能回國,請你去質問漢水岸邊的國家吧!”齊軍進駐陘。夏天,楚王派屈完率軍抵抗齊,齊軍退駐到召陵。桓公派出眾多的部隊向屈完誇耀示威。屈完說:“您進道義就可稱雄天下。否則,楚國以方城為圍牆,長江、漢水作護城河,您如何能跨越一步呢?”桓公便和屈完訂盟而退軍。歸途經過陳國,陳大夫袁濤塗欺騙齊國,使齊軍繞道從東方走而不過陳,被察覺了。秋天,齊國討伐陳國。就在這一年,晉獻公逼死了太子申生。
“原文”
三十五年夏,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秋,複會諸侯於葵丘,益有驕色。周使宰孔會。諸侯頗有叛者。晉侯病,後,遇宰孔。宰孔曰:“齊侯驕矣,弟無行。”從之。是歲,晉獻公卒,裏克殺奚齊、卓子,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為晉君。桓公於是討晉亂,至高梁,使隰朋立晉君,還。
“譯文”
三十五年夏天,齊桓公在葵丘集合諸侯會盟。周襄王派宰孔賜給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紅色的弓箭,大車,讓桓公受賞賜時不必跪拜。桓公想照辦,管仲說:“不可以。”於是桓公就跪拜接受賜品。秋天,又與諸侯到葵丘會盟,驕傲的神色更加嚴重,周派宰孔赴會。這時諸侯中已有人反叛。晉侯因病而遲到,半路遇到宰孔。宰孔說:“桓公太驕傲了,不要去赴會了。”晉侯就聽從他回國了。這一年,晉獻公去世,大夫裏克殺死了奚齊及卓子。秦穆公因為夫人的關係送夷吾回國作國君。桓公這時討伐晉國,到達高梁,讓隰朋為晉國立了晉君,才回國。
“原文”
是時周室微,惟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辟遠,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惟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於是桓公稱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諸侯莫違寡人。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異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禪梁父。”管仲固諫,不聽;乃說桓公以遠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譯文”
當時周王室衰微,隻有齊國、楚國、秦國、晉國強大。晉國剛參加會盟,獻公就去世了,國內因而發生內亂。秦穆公身處偏僻邊遠地區,沒參加中原的盟會。楚成王剛剛收服荊蠻而占領該地,以夷狄的習俗治國。隻有齊國匯集中原的諸侯會盟,而桓公能宣揚他的德威,所以諸侯都來參加會盟。當時桓公聲稱:“我往南征伐到召陵,望見熊耳山;往北討伐山戎、離枝、孤竹;往西討伐大夏,遠涉流沙;將馬腳裹住,用鉤子掛牢車輛登上了太行山,直到卑耳山才回來。諸侯都歸附我,我先後召集軍事盟會三次,和平會盟六次,九次會合諸侯,一次安定周王室。從前三代聖王受天之命治天下的功德,也不過如此吧?我想到泰山祭天,到梁父山祭地,來表現我的德威。”管仲堅持勸阻,不聽。於是勸說桓公要等遠方珍奇怪異的寶物到了才能進行祭天地,桓公才作罷。
“原文”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帶與戎、翟合謀伐周,齊使管仲平戎於周。周欲以上卿禮管仲,管仲頓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帶來奔齊。齊使仲孫請王,為帶謝。襄王怒,弗聽。
四十一年,秦穆公虜晉惠公,複歸之。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刁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譯文”
三十八年,周襄王的弟弟帶和戎族、翟族合謀攻打周,齊國派管仲替周王室平定戎亂。周天子想用上卿的禮儀接待管仲,管仲叩頭辭謝:“臣僅是諸侯的大夫,怎麽敢當呢?”再三推讓,才勉強用下卿的禮儀朝見天子。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帶逃奔到齊國。齊國派仲孫去周天子那裏替帶求請,希望能赦免帶的罪,可是襄王發怒,不肯聽從。
四十一年,秦穆公俘虜晉惠公,又把他放了。這一年,管仲、隰朋都去世了。管仲病時,桓公問他:“群臣中有誰可繼任相位呢?”管仲說:“沒有比國君再了解大臣的為人了。”桓公說:“易牙這人怎麽樣?”管仲回答說:“易牙殺掉自己兒子來討好國君,是不近人情的,不能任用。”齊桓公問道:“開方怎麽樣?”管仲回答:“開方拋棄親人來取悅國君,不合人情,難以接近。”桓公又問:“豎刁如何呢?”管仲回答:“豎刁閹割了自己來討好國君,不近人情,難以親信。”管仲死後,桓公不聽管仲的遺囑,終於親信易牙、開方、豎刁三人,以致三人專權。
“原文”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齊,齊令諸侯各發卒戍周。是歲,晉公子重耳來,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齊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無子。桓公好內,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有寵於衛共姬,因宦者豎刁以厚獻於桓公,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豎刁因內寵殺群吏,而立公子無詭為君。太子昭奔宋。
“譯文”
四十二年,戎人攻打周王室,周向齊國告急,齊命令諸侯各自派兵駐守王室。這一年,晉公子重耳流亡到齊國,桓公把女兒嫁給重耳。
四十三年,起初,齊桓公有三位夫人:是王姬、徐姬、蔡姬,都沒有兒子。桓公好女色,有許多寵愛的姬妾,位同夫人的有六位: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桓公和管仲將孝公托付給宋襄公立為太子。雍巫受到衛共姬的寵愛,又通過宦官豎刁進獻厚禮給桓公,也受到桓公的寵幸。桓公答應他們立無詭為太子。管仲去世後,五位公子都要求繼位。冬季十月乙亥日,齊桓公去世。易牙入宮和豎刁依靠宮中有權勢的近臣,殺掉許多官吏,而立公子無詭為國君。太子昭逃到宋國。
“原文”
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
桓公十有餘子,要其後立者五人:無詭立三月死,無諡;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
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於齊也。夏,宋襄公卒。七年,晉文公立。
“譯文”
齊桓公病時,五公子各自成一派爭奪君位。等到桓公去世,就互相攻打,以致宮中空虛,沒有人敢替桓公收殮屍身入棺。桓公屍首在床上停有六十七天之久,屍體上的蛆蟲都爬到門外去了。十二月乙亥日,無詭即位,才收殮桓公,發出訃告。辛巳日夜間,才舉行裝殮停柩的禮儀。
桓公有十多個兒子,後來繼位為君的有五個,無詭即位三個月就被國人殺死,沒有諡號,接著繼位的是孝公;接著是昭公;再接著是懿公;再接著是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部隊護送齊太子昭回國而攻打齊軍。齊人恐懼,殺了他們的國君無詭。齊國人準備擁立太子昭,四個公子的黨徒攻打太子,太子逃到宋國,宋軍於是派軍隊跟齊國四個公子的軍隊作戰。五月,宋打敗了齊國四公子的部隊而立太子昭為國君,這就是齊孝公。宋國因為桓公和管仲將太子托付給他,因此看到齊國內亂爭立,才來平叛。由於政治混亂,八月才安葬齊桓公。
六年春天,齊國討伐宋國,是由於宋國沒有參加在齊國舉行的盟會。夏天,宋襄公去世。七年,晉文公即位。
“原文”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昭公元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而會諸侯踐土,朝周,天子使晉稱伯。六年,翟侵齊。晉文公卒。秦兵敗於殽。十二年,秦穆公卒。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為齊君。舍之母無寵於昭公,國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百姓說。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與眾十月即墓上弑齊君舍,而商人自立,是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譯文”
十年,齊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潘依靠衛公子開方的幫助殺了孝公的兒子而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昭公。昭公也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叫作葛嬴。
昭公元年,晉文公在城濮打敗了楚國,在踐土約合諸侯會盟,然後一同朝見周天子,天子任命晉文公為霸主。
六年,翟人入侵齊。晉文公去世。秦兵在崤山被晉國打敗。十二年,秦穆公去世。
十九年五月,昭公去世,兒子舍即位為君。舍的母親不受昭公寵幸,所以齊國人都不服他。昭公的弟弟商人因為在桓公死後爭當國君沒有成功,暗中結納賢能之士,撫愛百姓,百姓都很愛戴他。等到昭公去世,兒子舍繼位,又勢單力薄。十月時,商人就夥同眾人乘舍上墳祭祀時將他殺死,而自立為君,這就是懿公。懿公也是桓公的兒子,母親叫作密姬。
“原文”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為公子時,與丙戎之父獵,爭獲不勝,及即位,斷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職之妻好,公內之宮,使庸職驂乘。五月,懿公遊於申池,二人浴,戲。職曰:“斷足子!”戎曰:“奪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謀與公遊竹中,二人弑懿公車上,棄竹中而亡去。
“譯文”
懿公四年春,先前當懿公還是公子時,和丙戎的父親打獵時爭奪獵物沒有爭到於是懷恨在心,即位後,砍斷了丙戎父親的腳,並且讓丙戎給他駕車。庸職的妻子貌美,懿公就搶來歸為己有,並且讓庸職作隨車的衛士。懿公四年五月,懿公到申池遊玩。丙戎和庸職入浴時互相嘲笑對方。庸職罵道:“你是斷腳人的孩子!”丙戎回罵道:“你是被人搶去妻子的人。”二個人都認為是奇恥大辱,心中怨恨懿公,合謀和懿公到竹林中玩賞,借機在車上殺死了懿公,把屍體拋入竹林中後,各自逃走了。
“原文”
懿公之立,驕,民不附。齊人廢其子而迎公子元於衛,立之,是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衛女,曰少衛姬。避齊亂,故在衛。
“譯文”
懿公即位後很是驕傲,百姓不擁戴他。等到他被殺,齊國人廢黜了他的兒子,而從衛國迎回公子元,立為國君,這就是惠公。惠公也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衛國公主,叫作少衛姬,因為躲避齊國內亂,所以逃亡在衛國。
“原文”
惠公二年,長翟來,王子城父攻殺之,埋之於北門。晉趙穿弑其君靈公。
十年,惠公卒,子頃公無野立。初,崔杼有寵於惠公,惠公卒,高、國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衛。
頃公元年,楚莊王強,伐陳。二年,圍鄭,鄭伯降。已,複國鄭伯。
“譯文”
惠公二年,長翟人來伐齊,大夫王子城父率軍殺了其將領榮如,把他埋在北門。就在這年,晉大夫趙穿殺害了國君晉靈公。
十年,惠公去世。兒子頃公無野繼位。起初崔杼受到惠公寵愛,惠公去世後,高、國氏二卿害怕他權勢過大,受到他的脅逼,於是把他趕走了。崔杼就逃到衛國。
頃公元年,楚莊王在位,國勢強大,討伐陳國。二年,楚圍鄭,鄭伯投降。不久楚又讓鄭伯複國。
“原文”
六年春,晉使郤克於齊,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郤克上,夫人笑之。郤克曰:“不是報,不複涉河!”歸,請伐齊,晉侯弗許。齊使至晉,郤克執齊使者四人河內,殺之。八年,晉伐齊,齊以公子強強質晉,晉兵去。十年春,齊伐魯、衛。魯、衛大夫如晉請師,皆因郤克。晉使郤克以車八百乘為中軍將,士燮將上軍,欒書將下軍,以救魯、衛,伐齊。六月壬申,與齊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陳於鞍。逄醜父為齊頃公右。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射傷郤克,流血至履。克欲還入壁,其禦曰:“我始入,再傷,不敢言疾,恐懼士卒,願子忍之。”遂複戰。戰,齊急,醜父恐齊侯得,乃易處,頃公為右,車絓於木而止。晉小將韓厥伏齊侯車前,曰:“寡君使臣救魯、衛。”戲之。醜父使頃公下取飲,因得亡脫去,入其軍。晉郤克欲殺醜父,醜父曰:“代君死而見戮,後人臣無忠其君者矣。”克舍之,醜父遂得亡歸齊。於是晉軍追齊至馬陵。齊侯請以寶器謝,不聽,必得笑克者蕭桐叔子,令齊東畝。對曰:“叔子,齊君母。齊君母亦猶晉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義伐而以暴為後,其可乎?”於是乃許,令反魯、衛之侵地。
“譯文”
六年春天,晉派郤克出使齊國,齊君老夫人躲在帳幕中觀看。郤克入殿時,夫人見他是個駝子,就譏笑他。郤克說:“不報此仇,不再渡過黃河。”回去後,就請求討伐齊國,晉侯不許。齊國使者到晉國,郤克在河內把四個使者綁起來殺了。八年,晉伐齊。齊送公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兵撤退。十年春天,齊國討伐魯國、衛國。魯、衛的大夫到晉國請救兵,都通過郤克幫忙。晉派郤克擔任中軍統帥率領八百輛戰車,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去救援魯、衛,攻打齊國。六月十七日,與齊軍交戰於靡笄山下。十八日,在鞍對陣。逄醜父站在車右邊擔任齊頃公的衛士,頃公說:“急速前進,奔向敵陣,打敗晉軍後,大家聚餐慶功。”戰爭開始了,齊箭射傷了郤克,血流到了鞋上,郤克想退回營寨,他的駕車人說:“我剛上陣就受了二處傷,但是不敢訴說痛苦,恐怕士兵失掉銳氣,影響軍心,希望將軍也能忍耐些。”所以又投入了戰鬥。交戰中,齊國危急,逄醜父怕齊侯被敵人俘獲,二人便交換了位置,頃公扮作衛士,直到車子被樹枝掛住了才停下來。晉國小將韓厥匍匐在齊侯車前,故意說:“敝國國君派我來解救魯國、衛國。”以戲弄侮辱齊君。逄醜父則故意派頃公下車取水喝,頃公才借機逃脫回到軍中。晉郤克想殺掉逢醜父,逄醜父說:“我代替國君去死反而被殺害,以後作大臣的就再沒有敢忠於國君的了。”郤克就放了他。逄醜父因此能夠逃回齊國。當時晉軍追齊軍到馬陵,齊頃公請求獻寶器謝罪,晉不同意,而一定要得到取笑郤克的蕭桐叔子,並且讓齊國的田地間的幹道改成東西向(這樣便於晉國的戰車馳入齊國)才罷休。齊頃公回答說:“蕭桐叔子是齊國國君的母親,齊君的母親也就如同晉君的母親,將軍要如何處理她呢?
而且您打著正義的旗號來討伐,到最後卻施暴行,這樣可以嗎?”於是晉軍同意退師,而讓齊國歸還從魯、衛二國侵略來的土地。
“原文”
十一年,晉初置六卿,賞鞍之功。齊頃公朝晉,欲尊王晉景公,晉景公不敢受,乃歸。歸而頃公弛苑囿,薄賦斂,振孤問疾,虛積聚以救民,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
十七年,頃公卒,子靈公環立。
靈公九年,晉欒書弑其君厲公。十年,晉悼公伐齊,齊令公子光質晉。十九年,立子光為太子,高厚傅之,令會諸侯盟於鍾離。二十七年,晉使中行獻子伐齊。齊師敗,靈公走入臨菑。晏嬰止靈公,靈公弗從。曰:“君亦無勇矣!”晉兵遂圍臨菑,臨城守不敢出,晉焚郭中而去。
“譯文”
十一年,晉國開始設置六卿,來獎賞鞍地之戰的功臣。齊頃公到晉訪問,想用朝見周天子的禮儀朝見晉景公,晉景公不敢接受。回到齊後,頃公將禦花園及養獸園改為農田,減免賦稅,救濟孤寡,慰問百姓疾苦,用所有府庫中聚集的錢糧救濟百姓,人們無不高興,他還厚禮待諸侯。直到頃公去世,百姓親附,諸侯也都不來侵犯。
十七年,頃公去世。兒子靈公環繼位。
靈公九年,晉欒書殺害國君厲公。十年,晉悼公討伐齊,齊派公子光到晉國作人質。十九年,立公子光為太子。讓高厚輔佐教導他,並且讓他在鍾離與諸侯會合,訂盟約。二十七年,晉派中行獻子伐齊,齊軍大敗。靈公逃進臨菑菑城。晏嬰勸阻靈公逃跑,但是靈公不聽,於是晏嬰說:“國君也沒有勇氣了呀!”晉兵圍困臨菑,臨菑軍民死守城池而不敢出戰。晉軍隻好把外城放火燒了一陣才退軍。
“原文”
二十八年。初,靈公取魯女,生子光,以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屬之戎姬。戎姬請以為太子,公許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於諸侯矣,今無故廢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東太子光。使高厚傅牙為太子。靈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為莊公。莊公殺戎姬。五月壬辰,靈公卒,莊公即位,執太子牙於勾竇之丘,殺之。八月,崔杼殺高厚。晉聞齊亂,伐齊,至高唐。
“譯文”
二十八年,當初,靈公娶了魯國公主作夫人,生了公子光,把他立為太子。其他的夫人還有仲姬和戎姬等人。戎姬深得靈公寵愛。仲姬生了公子牙,就托給戎姬撫養。戎姬請求立牙為太子,靈公應允了。仲姬說:“不妥吧!光立為太子一事,已經在諸侯們會盟的盟約上公布於眾,今天無緣無故就廢黜太子,怕行不通吧!”靈公說:“決定權在我,與諸侯無關。”就把太子光放逐到東邊邊疆,讓高厚輔佐教導公子牙作太子。靈公病重,崔杼迎回原太子光而立他為國君,這就是莊公。莊公殺了戎姬。五月二十九日,靈公去世,莊公即位,把太子牙關在勾竇的山上,而後把他殺了。八月,崔杼殺了高厚。晉國聽說齊國內亂,就討伐齊國,直打到高唐。
“原文”
莊公三年,晉大夫欒盈奔齊,莊公厚客待之。晏嬰、田文子諫,公弗聽。四年,齊莊公使欒盈間入晉曲沃為內應,以兵隨之,上太行,入孟門。欒盈敗,齊兵還,取朝歌。
“譯文”
莊公三年,晉大夫欒盈逃到齊國,莊公以隆重的禮儀接待他。晏嬰、田文子勸諫國君謹慎處理,但都不被采納。四年,齊莊公派欒盈秘密回到晉國曲沃城作內應。齊國部隊跟在後麵,登上太行山進入孟門山隘口。欒盈失敗了,齊軍回師,順道占領了衛國的朝歌城。
“原文”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莊公通之,數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晉,欲與晉合謀襲齊,而不得間。莊公嚐笞宦者賈舉,賈舉複侍,為崔杼間公以報怨。五月,莒子朝齊,齊於甲戌饗之。崔杼稱病不視事。乙亥,公問崔杼病,遂從崔杼妻。崔杼妻入室,與崔杼自閉戶不出。公擁柱而歌,宦者賈舉遮公從官而入,閉門,崔杼之徒持兵從中起。公登台而請解,不許;請盟,不許;請自殺於廟,不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聽命。近於公宮。陪臣爭趣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牆,射中公股,公反墜,遂弑之。晏嬰立崔杼門外,曰:“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門開而入,枕公屍而哭,三踴而出。人謂崔杼:“必殺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譯文”
六年,起初,齊國棠邑大夫的妻子貌美,棠邑大夫死後,崔杼就娶了她。莊公幾次在崔杼家和她私通,甚至還把崔杼的帽子拿走送人。侍者說:“不能這樣。”崔杼很惱怒,趁莊公討伐晉國的機會,想跟晉國合謀偷襲齊國卻苦於沒有機會。莊公曾經鞭打過宦官賈舉,賈舉仍然侍候他,因此賈舉就替崔杼注意莊公,找機會報仇。五月,莒子到齊國來朝見。齊設國宴招待貴賓,崔杼稱病沒有去。十七日,國君親往探視崔杼病情,趁機幽會崔杼的妻子。崔杼妻走進內室,和崔杼關緊了房門不出來。莊公抱著庭柱唱起歌來,宦官賈舉將國君的隨從擋在大門外麵,自己出來後,就關牢了大門。崔杼的黨徒持武器從庭院中一擁而上,莊公爬上了庭台請求講和,沒被接受;請求訂盟約,也不被同意;請求放回去在祖廟中自殺,他們不允許;請求向神明發誓不再亂來,他們不允許。他們都說:“國君的大臣崔杼病重,不能親自聽你的吩咐,這兒和國君的宮廷很接近,家主命令陪臣們趕快來追趕好色淫徒,沒聽到其他的命令。”莊公想爬牆出去,卻被箭射中了腿,跌了下來,他們就殺了他。晏嬰站在崔杼家門外說:“國君若為社稷而死,臣子們就跟著他死;若是為社稷而亡,臣子們就隨著他亡。如果是為了自己的私事而送命,除了他寵幸的近臣外,有誰會承擔這種責任呢?”大門開了,晏嬰走進去伏在莊公屍身上痛哭,然後起來依禮節跳了三下表示哀吊,推門出去。有人告訴崔杼說:“一定要把晏嬰殺掉。”但是崔杼說:“晏嬰深得民眾擁戴,放了他可以贏得民心的。”
“原文”
丁醜,崔杼立莊公異母弟杵臼,是為景公。景公母,魯叔孫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二相恐亂起,乃與國人盟曰:“不與崔、慶者死!”晏子仰天曰:“嬰所不獲,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從!”不肯盟。慶封欲殺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齊太史書曰:“崔杼弑莊公。”崔杼殺之。其弟複書,崔杼複殺之。少弟複書,崔杼乃舍之。
“譯文”
丁醜日,崔杼擁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為君,這就是景公。景公的母親是魯叔孫宣伯的女兒。景公繼位後就任命崔杼擔任右相,慶封擔任左相。左右二相害怕臣民不服而興起內亂,就與國人盟誓說:“不與崔氏和慶氏合作的人,就不會有好下場。”晏子仰天說:“我晏嬰所以不爭取什麽,就在於隻有忠於國君、利於社稷國家的人才肯服從。”而不肯訂盟。慶封想殺晏嬰,崔杼說:“這是忠臣,放了他吧!”齊太史在史書記錄:“崔杼弑莊公。”崔杼把太史殺了。太史的弟弟繼任太史,又照樣記載,崔杼又把他殺了。幼弟繼任太史,仍舊照樣記載,崔杼沒有殺他。
“原文”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強,其母死,取東郭女,生明。東郭女使其前夫子無咎與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為太子。成請老於崔,崔杼許之,二相弗聽,曰:“崔,宗邑,不可。”成、強怒,告慶封。慶封與崔杼有郤,欲其敗也。成、強殺無咎、偃於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無人,使一宦者禦,見慶封。慶封曰:“請為子誅之。”使崔杼仇盧蒲嫳攻崔氏,殺成、強,盡滅崔氏,崔杼婦自殺。崔杼毋歸,亦自殺。慶封為相國,專權。
“譯文”
景公元年,起初,崔杼生了成及強兩個兒子,他們的母親去世後,娶了東郭氏的女兒,生了崔明。東郭女讓前夫的兒子棠無咎和她弟弟東郭偃輔佐崔氏。崔成犯了罪,無咎及偃二人立即給以懲治,改立明為嗣子。成請求讓他在崔邑度過餘生,崔杼答應了;可是二位輔佐不聽從,說:“崔邑是祖先發祥地,不能讓他終老於該地。”成及強都很惱怒,向慶封訴苦。慶封和崔杼本來就有矛盾,想讓崔杼敗亡。成及強受了慶封的唆使,回到父親家就殺了無咎及偃,家人四散。崔杼發怒,又找不到仆人,最後讓一個宦官幫他駕著車去見慶封。慶封說:“讓我替你殺掉這些逆子。”就派了崔杼的仇人盧薄嫳攻打崔家,殺了成及強,並且把崔氏全家殺盡。崔杼的妻子也自殺了,崔杼無家可歸,隻好自殺了。慶封漁翁得利,做了相國,獨攬大權。
“原文”
三年十月,慶封出獵。初,慶封已殺崔杼,益驕,嗜酒好獵,不聽政令。慶舍用政,已有內郤。田文子謂桓子曰:“亂將作。”田、鮑、高、欒氏相與謀慶氏。慶舍發甲圍慶封宮,四家徒共擊破之。慶封還,不得入,奔魯。齊人讓魯,封奔吳。吳與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於在齊。其秋,齊人徙葬莊公,戮崔杼屍於市以說眾。
“譯文”
慶封殺了崔杼以後,更加狂妄,嗜酒如命,又喜歡打獵,不理政務,而讓他的兒子慶舍當政,已經發生內部矛盾。田文子對桓子說:“災禍將要發生了。”田、鮑、高、欒四豪族合謀除去慶氏。三年十月,乘著慶封出外打獵,慶舍派兵圍住了慶封的家,與四豪族的部屬合力殺死了他的部屬。慶封回來,不能進家門,逃往魯國,齊國人怪罪魯國,慶封又逃到吳國。吳國把朱方封給慶封,又聚集了慶氏家族住在那兒,比在齊國時還富裕。這年秋天,齊人遷葬莊公,將崔杼的屍身陳列在街市中示眾。
“原文”
九年,景公使晏嬰之晉,與叔向私語曰:“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十二年,景公如晉,見平公,欲與伐燕。十八年,公複如晉,見昭公。二十六年,獵魯郊,因入魯,與晏嬰俱問魯禮。三十一年,魯昭公辟季氏難,奔齊。齊欲以千社封之,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請齊伐魯,取鄆以居昭公。
“譯文”
九年,景公派晏嬰前往晉國,晏嬰私下告訴叔向說:“齊國政務終將被田氏所奪取。田氏雖然沒有大的德澤,但是假公權行私恩,有德於老百姓,百姓都很擁戴他。”十二年,景公親訪晉國會見平公,打算一同討伐燕國。十八年,景公再次訪晉,會見昭公。二十六年,景公到魯國郊外打獵,順道訪問魯國,和晏嬰一起詢問魯國的禮製。三十一年,魯昭公躲避季氏叛亂,逃到齊國。齊國想封給昭公二萬五千戶作為食邑,子家勸阻昭公不可接受,於是昭公請求齊國攻打魯國,攻下了鄆邑,讓給昭公。
“原文”
三十二年,彗星見。景公坐柏寢,歎曰:“堂堂,誰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諛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齊分野,寡人以為憂。”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賦斂如弗得,刑罰恐弗勝,茀星將出,彗星何懼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萬數,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眾口乎?”是時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諫之。
“譯文”
三十二年,彗星出現。景公坐在柏寢台上歎息:“整齊堂正的國土啊!
誰能享有這些呢?”群臣聞言,都流淚了。晏子笑,景公大怒。晏子說:“我笑群臣太阿諛奉承。”景公說:“彗星出現在東北方,正好在齊國星宿的上空,我為此而擔憂。”晏子說:“國君您修起高的樓台、深的護城河,征稅聚斂惟恐太少,刑罰惟恐不嚴,長此以往,連掃帚星都會出現,彗星有什麽可怕呢?”“可設法祈禱消除彗星嗎?”景公問。“如果神靈可以祈禱得來,當然也可以祈禱得離去。但是百姓愁苦怨恨的人數眾多,而國君讓一個人去祈禱消災,怎麽可以壓倒眾口的咒罵呢?”晏嬰說。在當時,景公喜歡修建宮室,聚養狗馬,生活奢侈,賦稅繁重,刑法苛厲,所以晏子拿這些話來勸諫他。
“原文”
四十二年,吳王闔閭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魯陽虎攻其君,不勝,奔齊,請齊伐魯。鮑子諫景公,乃囚陽虎。陽虎得亡,奔晉。
四十八年,與魯定公好會夾穀。犁鉏曰:“孔丘知禮而怯,請令萊人為樂,因執魯君,可得誌。”景公害孔丘相魯,懼其霸,故從犁鉏之計。方會,進萊樂,孔子曆階上,使有司執萊人斬之,以禮讓景公。景公慚,乃歸魯侵地以謝,而罷去。是歲,晏嬰卒。
五十五年,範、中行反其君於晉,晉攻之急,來請粟。田乞欲為亂,樹黨於逆臣,說景公曰:“範、中行數有德於齊,不可不救。”乃使乞救而輸之粟。
“譯文”
四十二年,吳王闔閭伐楚,攻進楚國都郢城。
四十七年,魯國陽虎反叛國君失敗,逃到齊國,請求齊國伐魯。鮑子向景公進諫,於是囚禁了陽虎。陽虎逃了出來,又投奔晉國。
四十八年,和魯定公在夾穀會盟。犁鉏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膽量。可以讓萊人奏樂,趁機捉住魯君,可以在魯國實現我們的目的。”景公妒忌孔子作魯國的相,害怕魯國稱霸,所以聽信了犁鉏的計策。正在會盟時,進獻萊人音樂,孔子急忙上了台階,派有關官吏把萊人抓起來殺了,按禮儀責怪景公。景公很慚愧,就歸還了從魯國占據的土地以道歉,然後結束了會盟。這一年,晏嬰去世了。
五十五年,範氏、中行氏在晉國反叛晉定公,晉定公派兵慘酷地鎮壓,他們到齊國請求借貸糧食。田乞想造反,結交叛臣以樹立黨羽,勸景公說:“範氏和中行氏幾次對齊國有恩德,不可以不救他們。”景公就派田乞去營救他們,供給糧食。
“原文”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適子死。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賤,無行。諸大夫恐其為嗣,乃言願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事,又愛荼母,欲立之,憚發之口,乃謂諸大夫曰:“為樂耳,國何患無君乎?”秋,景公病,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為太子,逐群公子,遷之萊。景公卒,太子荼立,是為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誅,皆出亡。荼諸異母兄公子壽、駒、黔奔衛,公子駔、陽生奔魯。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與埋,三軍事乎弗與謀,師乎師乎,胡黨之乎?”
“譯文”
五十八年夏天,景公夫人燕姬生的嫡子死了,景公的寵妾芮姬生了兒子荼。荼的年紀很小,他母親地位又低,品行很不好,大夫們怕他繼位,就進言說希望選擇公子中年長又賢能的作為太子。景公年老,討厭聽到這樣的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要立荼為太子,但是又難以啟口,就告訴大夫們說:“還是及時行樂吧!
國家還怕沒有國君嗎?”秋天,景公生病,派國惠子、高昭子立小兒子荼作太子,把其他的兒子都趕出都城,遷到萊邑。景公去世,太子荼繼位,這就是晏孺子。冬天,景公還沒下葬,公子們怕被殺害,都逃到別國去了。荼的異母哥哥公子壽及公子駒、公子黔逃到衛國,公子駔、公子陽生逃到魯國。萊人把這事編成了歌來唱:“景公死了不去埋葬,三軍大事不去商量,公子們的追隨者啊!
到哪裏去呢?”
“原文”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偽事高、國者,每朝,乞驂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謀作亂。”又謂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發,先之。”大夫從之。六月,田乞、鮑牧乃與大夫以兵入公宮,攻高昭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公師敗,田乞之徒追之,國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子。晏圉奔魯。八月,齊秉意茲、田乞敗二相,乃使人之魯召公子陽生。陽生至齊,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幸來會飲。”會飲,田乞盛陽生橐中,置坐中央,發橐出陽生,曰:“此乃齊君矣!”大夫皆伏謁。將與大夫盟而立之,鮑牧醉,乞誣大夫曰:“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鮑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諸大夫相視欲悔,陽生前,頓首曰:“可則立之,否則已。”鮑牧恐禍起,乃複曰:“皆景公子也,何為不可!”乃與盟,立陽生,是為悼公。悼公入宮,使人遷晏孺子於駘,殺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賤而孺子少,故無權,國人輕之。
“譯文”
晏孺子元年春天,田乞假裝服從高氏、國氏,每次上朝時,田乞在車上隨侍他們,說道:“您得到國君寵幸,大夫們人人自危,想要商議作亂。”又對諸大夫說:“高昭子為人可怕,要在他沒有發動政變以前,先除掉他。”大夫們都被他說服了。六月,田乞、鮑牧和大夫們領兵闖入宮廷,攻打高昭子。昭子聽說後,和國惠子營救國君。國君的軍隊慘敗,田乞的黨徒窮追不舍,國惠子逃到莒國,就返回來殺了高昭子。晏嬰的兒子晏圉逃到魯國。八月,齊大夫秉意茲也逃到魯國。田乞打敗國、高二相後,就派人到魯國把公子陽生接回國。陽生回到齊,躲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請大夫們說:“我孩子田常的母親主持菲薄的祭禮,還請各位給麵子到舍下來喝杯水酒。”酒宴中,田乞把陽生裝在一個沒有底的袋子裏,放在座位中央,然後打開袋子放出陽生,說:“這才是齊國的國君。”大夫們都跪地拜見,田乞打算和大夫們訂盟立陽生為國君。鮑牧喝醉了,田乞騙大夫們說:“我是和鮑牧合謀擁立陽生的。”“先生忘了景公的遺囑嗎?”鮑牧怒道。大夫們麵麵相覷想要反悔,可是陽生上前叩頭說:“看我可以當國君就立我,否則就算了。”鮑牧害怕要引起內亂,又說:“都是景公的兒子,為什麽不可以呢?”也就參加了盟誓,擁立陽生,這就是悼公。悼公入宮,派人把晏孺子放逐到駘城,半路上在帳幕下把他殺了,而且趕走孺子的母親芮姬。芮姬本來地位就低下,孺子又年幼,所以沒有權勢,國人不擁戴他們。
“原文”
悼公元年,齊伐魯,取讙、闡。初,陽生亡在魯,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歸即位,使迎之。季姬與季魴侯通,言其情,魯弗敢與,故齊伐魯,竟迎季姬。季姬嬖,齊複歸魯侵地。
鮑子與悼公有郤,不善。四年,吳、魯伐齊南方。鮑子弑悼公,赴於吳。吳王夫差哭於軍門外三日,將從海入討齊。齊人敗之,吳師乃去。晉趙鞅伐齊,至賴而去。齊人共立悼公子壬,是為簡公。
簡公四年春,初,簡公與父陽生俱在魯也,監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田成子憚之,驟顧於朝。禦鞅言簡公曰:“田、監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弗聽。子我夕,田逆殺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遺守囚者酒,醉而殺守者,得亡。子我盟諸田於陳宗。初,田豹欲為子我臣,使公孫言豹,豹有喪而止。後卒以為臣,幸於子我。子我謂曰:“吾盡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對曰:“我遠田氏矣。且其違者不過數人,何盡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禍子。”子行舍於公宮。
“譯文”
悼公元年,齊伐魯,占領讙、闡二地。起先,陽生逃亡到魯國時,季康子把妹妹嫁給他。回國即位後,派人迎接季姬。季姬曾和季魴侯私通,告訴父親內情,所以魯國不敢把季姬送回齊國。因此齊伐魯,終於接回了季姬。季姬受到寵幸,齊國將獲得的土地又還給了魯國。
鮑子與悼公不和。四年,吳和魯攻打齊國南部。鮑牧殺害悼公,向吳國報喪,吳王夫差在軍營門外哭了三天,打算從海路討伐齊亂。齊人打敗吳軍,吳軍隻好撤軍。晉國趙鞅伐齊,到賴才退軍。齊國人一同擁悼公的兒子壬繼位,這就是簡公。
起初,簡公和父親陽生都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