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武定祿勸一帶居民的社會生產力逐漸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畜牧業、農業已經有部分剩餘,手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人們兩三百戶不等以村落的形式散居在各地,史書上稱羅婺“散居林穀”,“語言不通”。他們亦牧亦農,貧富懸殊已經相當明顯,並實行“強者為主,弱者為奴”的製度,逐漸形成了富者階層和貧者階層。富者階層多為林立各地的小部落群體的酋長及其兄弟子侄;貧者階層為淪為奴隸的氏族部落成員、擄掠來的臨近部落氏族成員和戰爭俘虜等。樊綽在《蠻書》卷一中對居住在東川、會澤一帶,和“羅婺部”同源的當時被稱為“盧鹿蠻”的部落的社會組織結構是這樣描述的:“……大部落則有大鬼主,百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其實“大鬼主”和“小鬼主”就是各地的大小部落酋長兼祭司(即彝族畢摩)。他們沿襲祖先千百年來“同姓相扶”的曆史慣例,治內攻外,“貪欲財賄,劫篡相尋”,不斷發動兼並戰爭,擴張各自的領地,擄掠外部落人口,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逐漸形成了一股強盛的潛在政治力量。
一、羅婺部落的崛起
羅婺部落究竟緣起於什麽時候,目前還沒有權威性的定論。但是,《武定鳳氏本末》上說:“當宋孝宗淳熙間,有阿而者,能服其眾。”《元史·地理誌》載:昔武定地區為“僰、盧諸種所居,地多漢塚,或謂漢人曾居。蒙世時,白蠻居其地。至段氏,以烏蠻阿(阿而)並吞諸蠻聚落三十餘處,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隸羅婺部”。同書又說:“易籠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場。縣境有二水,蠻語謂洟為水,籠為城,因此為名。昔羅婺部大酋居之,為群酋會集之所。”《元史·地理誌》。又據“考彝文史籍,阿而即木阿而。在木阿而之前,鳳氏先祖已繁衍了數十代”何耀華著:《武定鳳氏本末箋證》,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頁。“蓋阿與阿而係一人,為鳳氏之先,然設部不始於阿而,疑阿而初為易龍部族酋長,兼並鄰近部落後成為羅婺部大酋”我們查尋史書可知,羅婺部是從南下的氐羌族群和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漢、晉時期相繼被稱為“昆明諸種”、“僰”、“滇”、“叟”等的部族的後裔,南北朝以後逐漸分化出來,開始叫做“烏蠻”和“爨”,就是到了明朝初年,雲南按臣鄧渼在其《武定變》光緒《武定直隸州誌》卷五。一詩中仍然稱羅婺民族為“叟”和“叟耄”。所以,秦漢之際,居住在滇池以北到金沙江南岸的羅婺先民憑借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以武定縣的發窩大黑山和插甸水城、祿勸縣的雲龍等地為中心,形成這一區域範圍內的一個新興的族群部落——“羅婺部”。部落的大本營據明代天啟《滇誌·地理誌》說:“祿勸州,故易龍縣,東北曰幸邱山,四麵陡絕,頂有三峰,可容萬家,昔為羅婺寨,有天生之城,牢不可破。”同時在其周圍先後興起的較大的部落還有洪農碌券部(祿勸)、掌鳩法塊部(祿勸)、羅部(羅茨)、華竹部(元謀)等,並隨著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的郡縣,歸屬益州郡。
唐初,一向標榜“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加強了對雲南的經營和招撫,《新唐書·地理誌》載:“武德元年(618年),開南中。”並在滇池上下及周圍爨區設置了許多羈縻州縣。所謂羈,就是馬籠頭;縻,就是牛韁繩。羈縻就是束縛、牽製之意。《新唐書·南蠻傳下》也說:“爨蠻之西,有徙莫祗蠻、儉望蠻,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內屬,以其地為傍、望、覽、邱、求五州,隸郎州都督府。”後來還將南寧州都督府移到味縣(今曲靖曲天部)。武定、祿勸一帶的羅婺民眾便以“儉望蠻”為名稱並還稱做邱州或是求州歸屬。
後來,在滇西崛起了南詔和大理國,羅婺部通過發展生產,擄掠人口,對外征戰,並積極協助參與建立大理國,之後其部落首領阿而正式被封為羅婺部長。接著,羅婺部還積極與大理段氏政權合作,繼續開展對周邊各大小部落的經營,實力急劇增強,逐漸形成了較為強大的僅次於大理段氏政權的滇中、滇東各蠻部中最大、最強盛的一個部落,號稱“雄冠滇東三十七蠻部”,並成為“群酋會集之所”。說明羅婺部興起於秦漢,興盛於隋唐,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
二、參與建立大理國,受封羅婺部長
根據清代檀萃《滇海虞衡誌》的記載,南詔、大理國的疆域為整個滇西、滇中、滇東和四川西南部、貴州西部以及廣西西北部等地區,南詔王為便於統治和顯示自己的權威,曾效仿中原王朝在這一地區封五嶽(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舜帝封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衡山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即:以中心地區洱海畔的點蒼山為中嶽,東邊的絳雲露山(今天的祿勸轎子雪山)為東嶽,南邊的蒙樂山(今天的景東無量山)為南嶽,西邊的高黎共(今天的騰衝高黎貢山)為西嶽,北邊的玉龍山(今天的麗江玉龍雪山)為北嶽。羅婺地區在南詔國的勢力範圍之內,或者說是羅婺與南詔國在當時是相互往來,相互利用,共創天下。
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年),世代為南詔名將、時任通海節度使的段思平利用其舅巴甸(今天的建水)侯爨判在滇東、滇中的威望和影響,在高方素的幫助下,召集以羅婺部為主的滇中、滇東、滇南和滇東北等烏蠻三十七部的兵力,會於石城(今天的曲靖),以董迦羅為軍師,起兵對長期欲除掉自己的篡權僅八年時間的大義寧國國王楊幹貞、楊詔(也叫楊明)兄弟倆進行征討,楊兵敗,出逃,被段思平捉住後廢為僧人。段思平隨即建立大理國,從而使在近四十年內相繼更迭四次朝政的雲南動亂年代結束,穩定了局勢,繁榮了經濟,推動了社會曆史向前發展。大理國也因此“更易製度,損除苛令”,即包括三十七部在內雲南廣大地區從此廢除了奴隸製,建立了封建製,並“負除東方三十七蠻部的徭役”《南詔野史·段思平傳》。
到了段思平的侄孫段素順即位以後,雲南仍然有極少數的地方勢力不服從段氏的統治,經常騷擾起事,擾亂地方治安,使各族群眾不得安寧。他們是“眾鎮長奇宗,求州首領代連弄,免覆磨乃等三邑”見《段氏與三十七部盟誓碑》。宋開寶四年(971年),段素順不得不出兵討伐,並沿襲祖輩段思平的做法,就近就地“合集三十七部烏蠻”的兵力共剿之,當他們剪除三邑凱旋而歸之時,段素順派出他的大臣與烏蠻三十七部首領匯集於石城(今天的曲靖),進行“頒賜職賞”,共同訂立了《段氏與三十七部盟誓碑》,確立了大理國段氏的統治地位和三十七部與大理國的從屬關係,並明確保障三十七部的原有權力不變(此碑現存於曲靖一中之內)。此事《南詔野史》上說:段思平建國“借兵於東方黑爨、鬆爨三十七蠻部。”《滇史》卷七也記載說:“思平之得國,以討滅楊氏,其成功實賴東方諸蠻。故於初年,即加恩三十七部蠻,頒賜寶貝,大行封賞。”碑中言:“共約盟誓,務存長久。”
這樣,羅婺部在參與征討大義寧國、剪除三邑等征戰過程中,得到了壯大,再加上大理國的扶持,發展迅猛,勢力不斷增強。到1174年時,大理國國王段政智正式封部落酋長阿而為羅婺部長。部落住址在夷籠城(今天的祿勸縣雲龍)。
三、武定路軍民總管府的設置及土官沿革
正當中原大地處於宋、金對峙,周邊其他民族的貴族也紛爭不休之時,在蒙古高原上崛起的成吉思汗統一了北方,建立了蒙古帝國。並為了消滅南宋,統一全中國,采取先征服“西南諸藩”,然後再從西南出動一支軍隊,與自北方南下的蒙古兵夾擊南宋的戰略。
1253年,元朝廷派遣忽必烈親自率領一支軍隊繞西部南下,“元跨革囊”從川西過金沙江,占領麗江,直取滇西重鎮大理。1254年秋,忽必烈派大將兀良合台率兵自大理向鄯闡府(今天的昆明)進發,沿途攻破羅部(今天的羅茨),迫降羅婺部(武定),占領合剌章水城(今天的祿勸雲龍),在穩定滇北局勢後才又南下攻打押赤城(今天的昆明)。
由於當時任羅婺部長的矣格“首先歸附”而被元軍授予“羅婺萬戶侯”的土官爵位,仍舊管理原所轄地區。至元八年(1271年),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忽必烈在原三十七部範圍內設置了南、北、中三路行政區域,《元史·地理誌》載:“分大理國三十七部為南、北、中三路,路設達魯花赤並總管”。“達魯花赤”為蒙古語,意思是保民官。北路總管府府址設在滇北交通要衝,即今天的武定縣獅山鎮舊城村,升羅婺部長矣格為北路土官總管,稱北路達魯花赤,統轄羅婺部、仁德部(今天的尋甸)、畔部(今天的東川、會澤、巧家等地)和因與羅婺部有姻親關係的於矢部(今天的貴州省盤縣、普安等地)等四個萬戶府。
忽必烈當上皇帝以後,於至元十一年(1274年)任命賽典赤·贍思丁為雲南平章政事(相當於今天的雲南省省長),令其在雲南建立行省。隨即賽平章以路、府、州、縣等行政組織取代了原來設置的帶有軍事性質的南、北、中三路和萬戶、千戶、百戶等組織,使雲南和祖國內地在行政體製上實行了一體化,元初雲南的形勢由亂到治。北路也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稱武定路,世襲土官也改為武定路世襲土官軍民總管。“武定”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在曆史上,並從此成為滇北重鎮。
此時,矣格已經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兒子郡則,賽平章繼續任命郡則為土官總管。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為了地方治理方便的需要,賽平章在武定路轄區內設立了兩州四縣:即和曲州下轄南甸縣和元謀縣;祿勸州下轄易龍縣和石舊縣。
從郡則二傳至安幫,三傳至安慈,已經是至正年間,都是世襲土官總管。此時,元朝國勢逐漸衰落,為了籠絡各地土官,安慈還被元朝廷授予武德將軍(正五品)的稱號,並賜龍虎符金牌,兼任雲南行中書省參政等要職;四傳至弄積時,還因為參加征討八百媳婦國有功,被提任為八百司都元帥八百媳婦國、八百司:位於今天泰國北部的清邁、清萊一帶,為泰族集居區域,相傳世傳部長有妻八百,各領一寨,因名八百媳婦國。八百司都元帥就是八百媳婦國長官。加升亞中大夫(從三品)。
四、武定軍民府的設置及土官沿革
元朝末年,雲南“守宰(指行省官吏)無恒心愛民之意,肆為虐政,害彼黔黎”見邵遠平《元史類編·大理》。民眾苦不堪言。並且在元朝滅亡以後,蒙古貴族殘餘勢力梁王把匝剌瓦爾密仍擁有重兵,盤踞在中慶路(今天的昆明)到曲靖路(今天的曲靖)一帶,拒不投降,還遣使繞西蕃出塞外,“達元帝行走,執臣節如故”見《明史·把匝剌瓦爾密傳》。加上自1364年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開進雲南到1381年明朝軍隊正式進入雲南的十多年間,戰事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這樣,羅婺部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由於長期處在戰亂之中,民眾苦不堪言,特別是與其有姻親關係的彼鄰烏撒(今天的貴州省威寧縣)、烏蒙(今天的昭通東川一帶)、芒部(今天的鎮雄縣)等三個彝族部落對明軍先降後叛被殘酷鎮壓平定的消息頻傳。
因此,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任命傅友德為征南大將軍,蘭玉和沐英分別為左、右大將軍,統率明軍將士三十多萬人進軍雲南,直取昆明,昆明城內的人民紛紛出來投降。梁王兵敗,隻得攜家眷逃往昆陽州新街胡那寨(今天的晉寧縣梁王村),投滇池自盡。明軍消滅梁王以後,《太祖洪武實錄》卷一百三十九說:“雲南既克,宜分兵逕趨大理,先聲已振,勢將瓦解。其餘部落,可遣人招諭。”而烏撒、烏蒙、芒部、東川諸部也紛紛降附,從而迫使剛繼位不久的弄積之妻商勝審時度勢,備糧千石,親自攜帶元朝所授的土官印,趕到昆明金馬山明軍駐地,慰勞明軍,表示願意歸順明王朝,當即得到明軍賜給金帶一股,並隨後報請朝廷正式授予商勝中順大夫一職,在原總管府的位置上設立了武定軍民府土官知府,任命商勝為知府土官。
當時的武定軍民府設土官知府一人,為正四品(表現特別好的後來升為從三品),其下設同知一人,正五品;僉事一人,正六品;經曆一人,正八品;知事一人,正九品;吏目一人,從九品或者是不入流。1393年,商勝欽準長男海積襲職,1399年商勝病故。1403年知府海積進京死在會同館會同館:明朝廷總管少數民族土長進貢、朝覲、賜授的機構。第二年,他的妻子薩周獲準承襲,不久,薩周被授予中順大夫一職,1414年,薩周在任時病故。這時,由於繼位的薩周之子弄交先死,隻得由黔國公沐晟奏請其妻商智襲任,1424年,商智被授予中順大夫一職,1427年,商智在任時病故。
由於商智年輕無子,在她死後的十餘年間,家族內部展開了一場爭奪土官職位的爭鬥,直到1438年才由弄積的兒子、海積的弟弟阿寧獲得領襲土官知府職事。1450年,明英宗發動了“三征麓川”三征麓川:自明初以來,麓川(今天的瑞麗市)貴族分子思倫法割據失敗後,朝廷仍讓其後裔領有麓川、平緬(今天的隴川)等地,充任宣慰使司宣慰使,但其獨霸之心不改,1426年,侵奪孟養、南甸的土地,侵占孟定、騰衝、保山、孟連、景東、幹崖(今天的盈江)等地。於是朝廷在1441年、1443年和1448年三次派兵部尚書王驥統兵征戰。的戰爭,阿寧在隨征中染疾,不能管事,於是告請兒子矣本襲土官知府職事。矣本於1451年接任,1456年派楊文勝等赴京謝恩,第二年,被升授中憲大夫(正四品)一職。1460年,矣本死,由他的兒子金甸襲職,1486年,金甸死。由於金甸無後,便由他的異母弟弟阿英襲職。1490年,“弘治三年內奉例賜姓鳳氏”方國瑜著:《雲南史料目錄概說》第三冊,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194頁。從此,阿英開始改名為鳳英,羅婺土官家族從此也就開始姓鳳。1511年,鳳英死,其兒鳳朝明接任。1520年鳳朝明死,其兒鳳昭接襲,但是由於鳳昭年紀太輕,便由他的生母瞿氏幫助料理政務。1531年,鳳昭在前往峨山平叛時死於途中,而這時的瞿氏也年老了,於是主動讓位給鳳昭妻索林。索林也就成了鳳氏家族的最後一位土官知府。
五、商勝和鳳英
在鳳氏家族眾多的土官中,影響比較大的首推商勝和鳳英,可以說他倆是羅婺地區曆史上除了阿而以外最有名的部落酋長,也是羅婺地區最著名的兩位曆史人物。
商勝是弄積的妻子,1380年襲夫職,為羅婺部繼阿而以後的第十任部落酋長,也是武定軍民府第一任土官知府。
正德《雲南誌》卷十九《商勝傳》說:“商勝,弄積妻,洪武十五年,天兵征雲南。商勝備米千石,於金馬山迎候,開通道路,總兵官委招諭人民。”《明史》也說:“洪武初,西南夷來歸者,即用原官授之。”
1383年初,商勝為了表示忠心,便派其叔父阿額率隊,帶著二十多匹馬進京朝貢,在還沒有返回來的時候。7月,商勝就又籌備馬匹親自進京,並在四川納溪遇到朝廷差官馮執中和阿額等人。9月,商勝繼續進京謝恩。12月,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下詔:“朝廷致治,遐爾弗殊,德在安民,宜從舊俗……商勝質雖柔淑,誌尚剛貞,萬裏來歸,試可嘉尚,是用賜之以衣冠,表之以顯爵,仍撫其民,以尊聲教,可殊授中順大夫,武定軍民府知府。”並“錫之世襲誥命”世襲誥命:按明朝的官製慣例,土司為明定世襲,土官則授職時有明定世襲的,有非明定世襲而“止終本身”的,止終本身者隻有去朝貢請襲,因此,商勝去請襲並獲得世襲誥命的特權。而返還。1399年,商勝在位病故。根據史書的記載,商勝是一位“善於扶蠻,質直寬恤,夷民安業,地方寧謐”和“勝雖女流,然質直茲愛,夷民安之”的賢主。
可見,商勝在夫亡子幼、朝代更迭的動亂年代,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統帥整個羅婺部,掌舵前進,極不容易,更何況是女性。可以說商勝是羅婺地區一位了不起的曆史人物。所以,後來檀萃在《農部瑣錄》中評價說:“商勝雖蠻婺,而識天命所在,首先歸附,又善於撫蠻,質直寬恤,夷民安業,地方寧謐,可不謂賢乎!”
鳳英為羅婺部第十七任部落酋長。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金甸在任病死,由於他沒有可襲職的兒子,就由他的異母弟弟阿英按慣例報請雲南布政使司轉呈明朝廷吏部核準,於1488年令準承襲父兄土官知府職位。
1493年,由於鳳英“文謀武略俱全”,統治有方,治邦得宜,被明朝廷升授中憲大夫(正四品)、土官知府。同時還賜封鳳英的生母索則為太恭人,妻子索國為恭人恭人:明朝對婦女的封號之一,為四品正妻,受封的還有已亡夫的健在生母,隻需在前邊加一個“太”字即可。1498年,鳳英差派董傅親自上京城謝恩,又得到朝廷四千貫寶鈔的賞賜。
1500年,朝廷命鳳英率兵到竹子箐梁王山梁王山:據《滇南誌略》卷三和《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一十四載,梁王山在尋甸府南七十裏,與嵩明州接界。征討改土歸流後時常反叛的尋甸土官餘勢,事件平定後,明朝廷晉升鳳英一級,為從三品亞中大夫,並得到一千六百貫寶鈔和大量彩緞的厚賞。
1502年,鳳英又奉命前往鎮壓貴州普安地區反叛的土酋。1507年,被巡撫都禦史吳文度征調參加鎮壓作亂的師宗豆溫鄉土民阿本,同時賄賂太監劉瑾而得以晉升為雲南布政司右參政,但仍然履行知府職事,並還破例得到賜給“盡心報國”的金帶一條。1511年,在位病故。
鳳英是一位傑出的地方領導者,他在位時,史書稱“英之在官也,正己愛民,勤於政務;四禮正家,一經教子;開辟田野,教民稼穡”。使武定地方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步。其主要功績可歸納為如下四點:
1.“開辟四野,教民稼穡”。在軍屯民屯的直接影響下,鳳英鼓勵廣大彝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開挖道路,並親自傳播先進的耕作技術,建立了符合武定地區特點的以農業為主的新型社會經濟結構,徹底改變了武定過去半牧半農,甚至是“以牧養農”的社會經濟狀況,推動了武定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2.“以禮正家,一經教子”。正德《雲南誌》卷十《武定府》說:“鳳英延師教學,習讀經書,自是民多慕之,國陋之俗稍革,而近府鄉熟,習漢字者亦多。”一方麵,鳳英興辦學校,掀起學習漢文化的熱潮;另一方麵,移風易俗,史稱“鳳英葬母,改行漢禮”。從而使以中原漢族文化為主的封建文化得以在武定地區的傳播。
3.先後三次奉命征討割據反叛的竹子箐梁王山、貴州普安、師宗豆溫鄉等處,反對割據勢力,維護了中央王朝的權威,有助於明王朝封建國家的統一,使之出現“邊疆安靖人民安”的社會局麵。
4.篆刻《武定軍民府土官知府鳳氏世襲腳色》,詳細記載了鳳氏土知府歸附明王朝一百三十年間的受命襲位以及當時的主要政治軍事活動,所述時間、地點和人物以及具體經過翔實生動,甚至重要行文的編號都寫了出來,為我們今天研究彝族和武定的古代曆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翔實資料,開創了鐫字岩石刻的先河。
六、製兵屯旅設置衛所
自元初實行的軍屯製度和明代的衛所移民屯墾政策以來,中原漢人大批遷入武定,特別是現在的獅山壩子和高橋壩子等,傳入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居民也由原來的彝族聚居變為彝漢共居,既增強了彝漢之間的進一步交往和聯係,又共同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改變了社會結構和麵貌。
(一)製兵屯旅
元代的雲南為“蠻夷腹心之地,則又因製兵屯旅以控扼之”。“製兵屯旅”區域主要是在各路、府、州、縣所在地和軍事要地的周邊地區,當時的屯田分軍屯和民屯兩種,武定以軍屯為主,範圍集中在現獅山鎮和高橋鎮,以屯養軍。
《元史·張立道傳》上說:1273年,雲南行省任命張立道為巡行勸農吏,“勸課農桑”負責管理農業和手工業,並以軍屯、民屯田點為中心進行傳播,改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羅羅(包括羅婺民眾在內的滇中廣大彝族人民)諸山人慕之,相率來降,收其地悉為郡縣”。《元史·世祖本紀》也說: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立雲南屯田,以供軍儲”。《元史》卷一百《兵誌三·屯田》載:武定路總管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雲南戎軍糧餉不足,於和曲(武定)、祿勸二州爨、僰軍內,簽一百八十七戶,立屯耕種,為田七百四十八雙。《雲南誌略》說:“諸夷多水田,謂五畝為一雙。”說明元代在武定的屯田數為三千七百四十畝。擴大屯田數目,提高了武定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使社會獲得了巨大進步。
(二)設置衛所
洪武十五年(1383年),明王朝為了加強雲南地方的基層統治政權,安置駐軍以保境安民,應對不時之需。同時,沐英也向朝廷奏請“雲南土地甚廣,而荒蕪居多,宜置屯,令軍士開耕,以備儲待”。於是,朝廷命令沐英、傅友德等“以雲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廣、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製要害”《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三。所有駐守軍隊都要就地設置衛所,鎮守雲南,實行軍屯,繼後又下詔將屯守雲南士兵的家屬也由中原各地的原籍遷入雲南各駐地。洪武十七年(1385年),下詔“移中土大姓以實雲南”;《明史·兵誌二·衛所》上說:“天下既定,度要害地,係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一百二十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二十時使二領。”這樣,於隆慶三年(1569年)在今天的高橋壩子設置了武定守禦千戶所。“武定守禦千戶所有旗軍五百三十七人,屯軍二百人,舍丁三十人,軍餘七百八十二人,共屯田一萬六千八百餘畝”萬曆《雲南通誌·兵食誌》。直隸於雲南都指揮使司。到了明萬曆年間,武定地區共有屯軍一千五百四十九人,屯田一萬七千五百七十六畝,年屯租收入七千五百七十二石。
除軍屯外,洪武十九年(1387年),明朝廷規定湖廣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屯雲南”,使當時的武定也有了部分民屯。
後來,由於鳳阿克起兵反明,與朝廷抗衡,雲南巡撫周懋相上條《議兵食疏》說:“武定宜增兵千名,尋甸宜增兵五百名,以軍門坐營中軍統之,視武尋為左右臂,而會城居中運之;首尾相交,內外相連,以清睥睨,反側盡安。”
可見,在明代由官方直接以軍屯戶的名譽遷入武定的中原漢人源源不斷。他們在墾辟田畝的過程中,相應的展開了水利灌溉係統的興修,萬曆《雲南誌》卷四說:武定府“大緝麻屯渠,自冷村築堤引至屯中”,現在大緝麻下還有一個叫做“官田”的村莊,這是羅婺地區屯田開渠引水,灌溉田畝的最早記錄,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明代的衛所軍屯有一套嚴密的管理製度,兵部掌握軍事行政權,都督府掌握指揮權,各地都指揮使司則平時訓練,有事征調。分散到各地的軍屯戶則一是固守戎所,二是皆有家室,三是世代為軍,四是屯田自給。《明會典》上說:“軍戶不許將弟男子侄過房與人,脫免軍籍。”
這樣,明朝在武定設置的千戶所,前後直接將以漢人為主的軍屯戶三千多戶近萬人遷入羅婺地區,並都擇地安屯耕種,從而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以及中原的先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開墾屯田以前,武定牛耕的現象還不十分普遍,以後,明朝廷從四川購買耕牛農具,撥給雲南的屯戶使用見馮蘇《滇考》卷下。正如檀萃在《滇海虞衡誌》卷七說:“自前明開屯設衛以來,江湖之民雲集,而耕作於滇,即夷人亦漸習於牛耕,故牛為重。”說明當時不論軍屯戶、民屯戶和夷民(彝民),都大量開發農田,普遍使用牛耕,提高勞動生產技術,改變了農業生產麵貌,促使農業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使武定呈現出“收入富饒”、“足以供齊民之供應”正德《雲南誌》卷二。的富庶景象。
但是,自明中葉以後,衛所製度衰落,屯田製度敗壞,田畝日減月削。有為豪強霸占,有為屯戶隱匿,有軍屯改民屯,這一切雖然削弱了衛所製度和屯田製度,但是卻促進了武定地區地主經濟的發展。
七、羅婺部落的早期疆域
根據史書記載,羅婺部在大理段氏政權統治時期為其勢力最強之時。當時大理政權的行政區劃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府和郡為分封給大臣們的世襲領地,其長官被稱為“演習”;而部是封給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的世襲領地,部的長官稱為“部長”。同時,“部”也是東爨烏蠻地區的行政區域名稱,“夷語以縣為部”見《景泰雲南圖經誌》卷三《陸涼州部》。羅婺部就是三十七蠻部之一,並且還稱為“雄冠滇東三十七蠻部”。《景泰雲南圖經誌書》卷二武定府和曲州上說道:羅婺部落“多黑爨,稱勞羽部,其強悍為三十七部之最”,《元史·地理誌》更是指出:武定、祿勸“昔羅婺部大酋居之,為群酋會集之所”。而且在所有的三十七蠻部之中,最初被大理王正式封為部長的翻遍曆史書籍也僅見羅婺部長阿而一個。說明羅婺部在周圍眾多的部落之中曆來都是老大,為三十七部之首,阿而也不僅僅隻是羅婺部的部長,而且是整個滇中、滇東、滇南、滇東北和黔西北的部落行政長官,為大理王下麵能對三十七蠻部呼之即來的唯一部長。從而,其地也就構成了“群酋會集(聚)之所”。
其三十七部及其分布區域大體是這樣的:1.羅婺部:今天的武定、祿勸一帶。2.洪農碌券部:今天的祿勸縣中部。3.掌鳩法塊部:今天的祿勸縣東部。4.羅部:今天的祿豐縣羅次一帶。5.華竹部:今天的元謀縣。6.白鹿部:今天的楚雄市。7.仁德部:今天的尋甸縣。8.畔部:今天的東川市。9.烏蒙部:今天的昭通市。10.芒部:今天的鎮雄縣。11.烏撒部:今天的貴州省威寧縣。12.於矢部:今天的貴州省普安縣。13.普摩部:今天的曲靖市。14.磨彌部:今天的宣威、沾益一帶。15.羅雄部:今天的羅平縣。16.夜苜部:今天的羅平亦佐一帶。17.師宗部:今天的師宗縣。18.納垢部:今天的馬龍縣。19.落溫部:今天的陸良縣。20.陽城堡部:今天的晉寧縣。21.落蒙部:今天的石林縣。22.嵩明部:今天的嵩明縣。23.強宗部:今天的昆明陽宗海一帶,後來在此設置過陽宗縣。24.邑市部:今天的石林與宜良之間。25.步雄部:今天的江川縣。26.普舍部:今天的玉溪市。27.嶍峨部:今天的峨山縣。28.彌勒部:今天的彌勒縣。29.吉輸部:今天的彌勒縣。30.羅伽部:今天的澄江縣,後來在此設置過河陽縣。31.休臘部:今天的通海和峨山之間,後來在此還設置過河西縣。32.寧部:今天的華寧縣。33.維摩部:今天的丘北與硯山之間。34.屈中部:今天的開遠市。35.王弄部:今天的蒙自與文山之間。36.強現部:今天的蒙自與屏邊之間。37.謀統部:今天的大理州鶴慶縣。
此外,有的材料還將紅河兩岸的落恐部、溪處部、思陀部和鐵容部等四個部也納入了三十七部之中,從而使部落數目增加到了四十一部之多。之前的三十七部全部為滇中、滇東、滇南、滇東北及黔西北彝族的大部分見吳恒主編《彝族簡史》。而後四部則又全部都是哈尼族部落,因此,曆史上和習慣上對當時的眾多部落也就以“滇東三十七蠻部”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