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對東南亞的入侵是東南亞曆史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二戰前東南亞區域內絕大部分國家處於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狀態,被西方宗主國分而治之。1940年9月至1942年5月,日本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占領了東南亞,取代美、英、法等西方殖民主義者獨霸東南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西方殖民勢力迅速恢複了原有的勢力範圍。老殖民主義恢複他們戰前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的企圖同當地人民渴望民族獨立的意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與衝突。東南亞廣大人民利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和老殖民主義勢力遭到削弱這一有利局勢,紛紛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新高潮。
一、東南亞獨立國家體係的形成
從二戰結束到50年代中期,東南亞地區的原殖民地國家通過不同的方式,先後贏得了獨立,使這一地區出現了一個個新興的獨立國家。1948年1月4日緬甸聯邦正式成立;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宣布獨立,獨立後的馬來亞聯合邦包括馬來邦以及馬來屬邦的9個邦以及原海峽殖民地的檳榔嶼與馬六甲,但英國仍然擁有新加坡、沙巴和沙撈越,文萊為英國保護國;1963年6月,馬來亞聯合邦、沙巴、沙撈越和新加坡等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7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獨立;1946年7月4日,美駐菲律賓高級專員麥克納特代表美國宣讀《菲律賓獨立宣言書》,向菲律賓共和國移交主權,菲律賓正式獨立;1956年4月21日蘇加諾宣布廢除《圓桌會議協定》,印尼完全獨立;1954年7月舉行的日內瓦會議上,法國同意撤出駐在柬埔寨的軍隊,柬埔寨真正獲得獨立;同年5月越南長達8年的抗法救國戰爭勝利,越南民主共和國得以鞏固。
1.越南革命鬥爭的新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越南民族解放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41年5月19日,正式成立了“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它是一個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的組織,包括越南工人、農民、婦女、青年、軍人等16個救國團體,由胡誌明擔任越盟的主席。1941年~1945年,在越南各階層中,越盟盟員發展到900萬人。1945年8月15日,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了八月總起義。9月2日,胡誌明在河內巴亭廣場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這標誌著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1946年12月19日,重返印支半島的法軍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越南人民奮起反抗,開始了抗法救國戰爭。戰爭從1946年開始到1954年結束一共持續了8年之久。期間,越南於1950年1月18日與中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2.柬埔寨的獨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法國又卷土重來,開始了在柬埔寨的殖民統治的第二階段。但這時,法國已經無法恢複往日的保護製度。
1949年11月,法國和柬埔寨之間經過談判達成協議,擴大柬埔寨自治的範圍。承認柬埔寨在國內享有完全獨立的權利,在國際上享有獨立國的地位,可以自主地建立外交關係。這個協議標誌著柬埔寨向獨立邁進了一大步,但還是沒有贏得真正的獨立。然而,柬埔寨從未放棄過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在西哈努克的帶領下,1953年11月9日,法國和柬埔寨在金邊王宮前舉行了權力移交儀式,法國將所有權力,包括行政權、軍事權、司法權和警察權全部交給西哈努克國王。
從此,柬埔寨贏得了完全的獨立。
3.老撾的民族解放運動及老撾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由於社會發展十分落後,老撾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才開始興起的。老撾一直是處於法國的殖民統治之下的,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天,法國將法屬印度支那的軍事控製權交給了日本,從此,老撾被置於日本的控製之下。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它在印度支那的統治才宣告結束。之後,由一批從越南和泰國歸來的知識分子和部分王室成員組成了“伊沙拉”(寮國自由民族統一戰線)在國內開展奪權鬥爭,並控製了老撾。
1946年5月,法國又再次統治了老撾,並宣布西薩旺·馮為國王,任命占巴塞文翁親王為首相。1946年8月27日,老撾與法國簽訂臨時協定,法國承認老撾為獨立國家,承認西薩旺·馮為老撾唯一的合法國王。王國改名為老撾王國,琅勃拉邦依然是王都,萬象則是行政首都。1949年7月19日,老撾和法國兩國政府在巴黎簽訂協議,正式確定老撾是法蘭西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4.緬甸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同時也加緊實施侵略東南亞的計劃。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就向緬甸滲透。它們利用緬甸人民渴望獨立的心情,宣揚“援助緬甸人獨立”,以欺騙和拉攏緬甸人民,為日本侵占緬甸做準備。很快,日本的暴行使緬甸人民認清了它的真實麵目。於是,緬甸各階層人民開始了英勇的抗日鬥爭。緬甸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運用各種“非法”和合法的鬥爭手段,並團結起各派民主力量,抗擊日本侵略者,爭取國家的獨立。
1944年12月,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節節勝利,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製定了全麵武裝起義的計劃,向日軍發起全麵進攻。1945年9月2日,緬甸人民的抗日鬥爭取得了勝利。1946年,緬甸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掀起高潮。9月,爆發了全國規模的政治大罷工、大罷課。工人、農民、學生,甚至警察都參與到示威遊行隊伍中去,要求完全獨立。
1947年7月24日,英國首相艾德禮應允就移交政權和英緬關係進行談判。經過兩個月的多次談判,於10月17日簽訂了《關於承認緬甸獨立及有關事項的條約》,即《吳努—艾德禮協定》。1948年1月4日,緬甸聯邦共和國誕生了。它結束了英國對緬甸的殖民統治,揭開了緬甸曆史的新篇章。
5.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15日晚,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領導下的各反法西斯的青年組織領導人在雅加達舉行會議,決定利用這一時機宣告獨立。8月17日,蘇加諾在他的住宅前舉行獨立儀式,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印度尼西亞獨立。
1950年,統一後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在其內政和外交方麵都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但是,由於不重視經濟恢複導致了國內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國內各種矛盾激化。從1950年到1957年,印度尼西亞先後發生了六次右派和地方分裂勢力的叛亂和奪取地方政權的未遂政變,內閣也更換了7次。1966年3月,蘇哈托正式開始其在印度尼西亞的統治,印尼也開始了由軍人控製政權的時期。
6.新加坡的獨立
1945年,新加坡人民經過長期的浴血奮戰,終於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正當新加坡人民著手建立自己家園的時候,英帝國主義者打著“向日軍受降”和“維持秩序”的幌子,重新占領新加坡,並發表“白皮書”和“藍皮書”。兩者都是使新加坡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1948年2月,英國當局宣布“馬來亞聯合邦”成立。新加坡也同時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為了抗議英帝國的這一行為,舉行了全國總罷工。20世紀60年代,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不斷高漲。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獨立,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
二、冷戰下的東南亞
在擺脫了殖民統治後的一段時期中,曾領導了本國獨立解放的領袖,都陷入了國內階級、種族和不同政治勢力相互鬥爭的困境之中。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東南亞國家的曆史發展在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力量之間進行的世界性“冷戰”對抗的大背景下展開的。冷戰是美蘇的對抗,以後發展成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這一對抗在戰後初期東南亞的集中表現就是印支和東盟兩個集團的對峙,以及長達30年的印度支那戰爭。主要依靠前蘇聯和中國援助的印支三國,與得到美國和其他國家支持的東盟互相對峙,並保持著大致的均勢。
在這一時期,東南亞各國出現了明顯的政治分化,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獨立後各國采取的一套簡單效仿西方式議會民主政治模式而推行的民主選舉、政黨政治的程式不僅無法解決國內社會、政治、宗教和民族矛盾,而且使政府的穩定性、合法性和權威性受到極大的威脅。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前後,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出現了政權更迭、領袖易人的情況。諸如印度尼西亞1965年“9·30事件”和蘇哈托上台,同年菲律賓獨裁者馬科斯登上總統寶座;新馬分治使李光耀成為島國當然的政治首腦;1958年的曼穀政變使軍隊強人沙立·他呐叻登上泰國的政治舞台;1962年的政變使奈溫領導的軍人集團奪取了緬甸的政權等等。所有這些領導人都在穩定社會秩序、保障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傳統的集權統治方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政權,從而使東南亞各國走上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
由於東南亞各國的民族主義是各自為政的,因此戰後初期廣泛的反殖民情緒並沒有形成地區凝聚力。早在19世紀70年代菲律賓就鼓吹民族主義運動,並且是第一個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國家,但它繼續與美國保持密切聯係,這使得它成為美國的代言人和盟國,而不是成為公認的地區民族主義的標兵。西班牙和美國殖民統治時期對菲律賓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和文化影響,使基督徒在菲律賓社會占多數,菲律賓也成為東南亞地區受西式教育影響最大的社會。
隨著冷戰的進一步加劇,西方與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尋求東南亞國家支持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直接介入使東南亞國家的獨立進程和建國任務變得更加複雜。東南亞國家麵臨著尋求法治進步、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活與應付軍事叛亂的相互矛盾的問題。許多民族主義領導人聲稱自己是共產主義者,但他們對社會主義的解釋各不相同,從正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到自由混合經濟都有。越南民主共和國把社會主義視為其發展的模式,而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則相繼走上了作為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一部分的市場經濟道路。
三、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地區格局的變化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兩極對峙的世界格局開始瓦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爭霸也隨之告終,在這一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中,東南亞的格局也發生了全麵、深刻的變化。印支半島實現和平,東盟與印支國家的對立開始緩解,東南亞的政治形勢趨於穩定。主要表現在:
1.冷戰時期以東盟和印支三國對峙為基本框架的舊格局瓦解,印支三國和緬甸相繼加入東盟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蘇聯解體,印支三國失去外援,經濟陷於嚴重危機,與東盟國家經濟實力的差距拉大,印支三國處於絕對劣勢。力量對比的這一變化促使東南亞格局變化的必然發生,東盟在格局變化中處於全麵優勢和主導地位,印支三國向東盟靠近。同時,消除與印支國家的對峙,增進地區穩定,擴大地區內合作,也符合東盟國家的利益。印支三國向東盟靠近,在東盟主導下逐漸實現東南亞一體化,成為形成東南亞新格局進程的基本內容。隨著越南(1995年)、老撾和緬甸(1997年)以及柬埔寨(1999年)正式加入東盟,使東盟在組織上實現了“東南亞十國共同體”的目標。
2.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
冷戰的結束使東盟作為政治組織的基礎發生動搖。東盟要維持和發展下去,就必須重新構建聯合的基礎,即把重點放在經濟合作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盟國家間的經濟合作的重點主要是推動其經濟一體化進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2年1月舉行的東盟第四次首腦會議決定,從1993年1月1日起的15年內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1994年9月召開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將自由貿易區建成的時間縮短為十年。1998年12月召開的第六次東盟首腦會議決定將原東盟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自由貿易區建成時間再提前一年,即從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2005年12月,第11屆東盟國家首腦會議上,十國領導人一致同意,修改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時間表,把原定2020年實現一體化的具體時間提前到2015年。
3.隨著經濟實力和影響的不斷加強,東盟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
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率先發起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一係列區域合作機製。其中,“10+3”、“10+1”合作機製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東盟還與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俄羅斯和印度十個國家和地區形成對話夥伴關係。2005年12月,首屆東亞峰會在吉隆坡舉行,東盟十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印度參加,表明東盟的區域經濟合作空間進一步擴大。
4.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潮流的背景下,東南亞國家紛紛進行政策調整,更加重視發展本國經濟
各國都把發展本國經濟作為中心任務,並且圍繞發展經濟對各自的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進行重大調整。這一變化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表明東南亞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的基本思路和戰略有一些重要的共同之處:一是提出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規定較高的、同時又是可能實現的經濟增長速度,年均增長率為5%~8%。二是加緊進行經濟體製改革或經濟政策的重大調整,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製。三是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在經濟的國際化進程中發展本國經濟。四是強調保持國內穩定,對政治、社會改革持謹慎態度。
5.在對外戰略上,東盟大力推行“大國平衡”戰略和多邊外交,其取向是以東盟利益為核心的地區主義和現實主義基礎上的多邊主義
依靠大國的相互牽製和保證,保障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力求建成東南亞和平自由中立區。
冷戰結束後,東南亞仍然是大國競爭的重要地區,謀求建立大國在東南亞的平衡,主要是美、日、中三國之間的平衡,仍然是東南亞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方麵。近年來,東南亞國家與美國、日本、中國、歐共體和俄羅斯的關係都有明顯發展。美國仍然是在東南亞影響最大的國家,不僅東盟國家,而且長期與美國處於敵對狀態的印支三國都十分重視與美國的關係。東南亞國家與美國安全關係有突出的發展,同時它們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也十分緊密。美國是東南亞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和重要的投資者,但是,東南亞國家與美國在貿易、人權等方麵的矛盾也逐漸表現出來。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關係最為緊密,日本是東南亞最大投資國和官方直接援助提供國,又是東南亞國家第二大出口市場。隨著日本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及東南亞多邊安全對話,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關係也明顯地密切起來,日本實際上是把東南亞作為它走向政治大國的起步地區。但東南亞國家對於日本有著很深的疑慮,而且會長時間地保持下去。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有著傳統的友好關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與東盟各國的關係經曆了風風雨雨,逐漸走向成熟。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中國和東盟國家建立了睦鄰互信夥伴關係,政治關係全麵改善,經貿合作不斷加強,合作機製逐步健全,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第三章 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