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南亞名稱的由來
東南亞是指亞洲的東南部地區。因其位於中國南麵,遠隔重洋,故在中國古籍中稱之為“南海”。在明朝張燮所著《東西洋考》中,以今天文萊(渤泥)為界,將渤泥以東稱之為“東洋”,渤泥以西稱之為“西洋”。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出使南海諸國七次,由於航行所經曆的地方均在文萊以西,故稱“鄭和下西洋”。直到清朝初年,才開始有“南洋”、“東南洋”稱呼。清朝中葉以來,中國都以“南洋”統稱東南亞地區。因此,在中國地理書上通稱“南洋”,意思是指這一地區位於中國南方的大洋之中。
西方國家則將這一地區稱之為“遠印度”、“外印度”或“東印度群島”。其的稱呼之所以不離印度,一是因為他們以印度為其向東擴張的目標,哥倫布將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視為西印度,於是印度便有了東西前後之分;二是因為早在公元前2世紀時,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Ptolemy)已將這一地區稱為“恒河外印度”,所以後來歐美國家都沿襲用之。
東南亞作為一個地理名稱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英國將軍蒙巴頓率盟軍進入該區域建立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後,“東南亞”一詞逐步推廣。1962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的東南亞地理學家會議上,學者們同意采取“東南亞”(Southeast Asia)作為這一地區的地理名稱,從此為世界各國所普遍采用。
二、東南亞地理概況
(一)總體概況
東南亞總共包括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柬埔寨王國(Kingdom of Cambodia)、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泰王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馬來西亞(Malaysia)、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文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東帝汶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等十一個國家。其中,東帝汶是2002年經過全民公決從印度尼西亞獨立出來,是東南亞最為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幅員遼闊,位於東經93度至141.5度,北緯28度至南緯10度,橫跨赤道兩側。其中,南北跨越39個多緯度,長達4,500公裏,東西跨越49個多經度,寬達5,600公裏。東南亞北接東亞大陸,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並與孟加拉國、印度相毗鄰,是連接三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橋梁。其中,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裏,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向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東南亞的陸地麵積約為449萬平方公裏,其總麵積約相當於整個歐洲及非洲海岸以北的廣大地區。其中,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其國土麵積達到19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為2.1億,位居世界第四,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麵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麵積僅0.06萬平方公裏,東西和南北的距離分別隻有20公裏和30公裏,駕車一天就可以跑遍全國。
東南亞國家除了老撾之外,其他國家都是沿海國家或島國。印度尼西亞有1.7萬多個島嶼,所以被譽為“萬島之國”;菲律賓有7,083個島嶼,則被稱為“千島之國”。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由於島和島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輪船,加上人口密度較大,所以交通壓力較大。
(二)地貌地形
今日的東南亞是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地形頗為破碎。但在遠古時代,它卻是亞洲和大洋洲之間連接的大陸塊。東南亞中心地帶為巽他台地,其中大部分為淺海,稱巽他大陸架。在冰川時期,大陸部分經過巽他台地組成的陸橋,可遠達澳大利亞。大約到距今二萬五千年前,由於冰蓋的溶解,海平麵上升,巽他台地的一部分被海水淹沒,於是逐步分成許多島嶼,此後又經過長時間的侵蝕和衝積,便形成現今東南亞的地形和地貌。
在地理區劃上,東南亞明顯分為大陸(半島)和海島兩大部分:
1.中南半島
這是亞洲大陸南端的突出部分,處於中國與印度(南亞大陸)之間,亦稱中印半島或印度支那半島。半島的麵積約為210萬平方公裏,約占東南亞總麵積的45%,地勢大體北高南低,這裏多山地、高原,山脈呈南北走向。其西部的緬印邊界有那加山脈和阿拉幹(若開)山脈,這些山脈都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南的延續。阿拉幹山脈向南延伸,構成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並與馬來群島相連;半島東部有位於越南、老撾、柬埔寨邊境南北綿延1,000多公裏的長山山脈。山體東坡陡峭,逼近南海;西坡緩斜,構成老撾境內的川壙高原、會芬高原、甘蒙高原、波羅芬高原以及越南和柬埔寨之間的多樂高原;中部為中國橫斷山脈向南的延續,在緬甸和泰國的邊界稱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和比勞克東山,向南延伸構成馬來半島、廖內群島、林加群島、邦加群島和勿裏洞島。在泰國和老撾邊界稱鑾山,向南延伸在柬埔寨北部有扁擔山,其東部與泰國交界地區有豆蔻山脈。緬甸境內有東南亞麵積最大的高原——撣邦高原,而泰國東部則有嗬叻高原。
半島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其中,湄公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和柬埔寨六國,是最為著名的國際河流。這些大河流域的下遊地區形成麵積廣闊的衝積平原和三角洲,東南亞半島地區的古代諸王國就是在這些肥沃富庶的大河中下遊誕生、發育和強大起來。地處中南半島的國家有緬甸、老撾、柬埔寨、泰國和越南,因此人們又稱這五個國家為“半島國家”。
2.馬來群島,又稱南洋群島
在半島的南麵和東麵。散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有2萬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分布範圍北起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群島,南至羅地島,西起蘇門答臘島,東至東南群島,其陸地麵積約為20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島群之一,又可分大巽他、努沙登加拉、馬魯古、西南、東南和菲律賓等群島。海島大多山嶺高峻,外臨海洋。因為這裏的山大都是第三紀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形成,因而有許多是活火山,並常有地震發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經常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因此,馬來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
3.加裏曼丹島,又稱婆羅洲
它是東南亞最大的島嶼,麵積為73.4萬平方公裏,為世界第三大島,分屬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文萊。麵積分別為12.63萬平方公裏、43.4萬平方公裏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是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島嶼。馬魯古群島山嶺陡峻,平原較少,火山眾多,但盛產丁香、豆蔻等香料,所以又被譽為“香料群島”。
由於海上交通和商業貿易的發展,文化和宗教的傳播,處於東西方海上交通要道的東南亞海島地區在曆史上曾興起一些海上商業大國。
(三)氣候特點
東南亞地跨赤道,北至北緯28度多,南至南緯10度多,屬於熱帶氣候地區,特點為高溫多雨,除半島北部山區外,絕大部分地區終年無雪,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馬來半島、南洋群島和緬甸沿海主要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多在攝氏25~27度,終年炎熱多雨;赤道附近地區,氣溫的年較差(一年的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比日較差(一天24小時內日夜的溫差)要小得多,往往不到攝氏2度。這裏每月的平均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中南半島的北部屬於亞熱帶森林氣候,中部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溫度在攝氏20~27度之間。決定東南亞氣候的主要因素不在溫度,而是雨量。由於降雨量的季節變化,全年可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還要分為熱季和涼季。但各個地區季節劃分,在時間上很不一致。在北半球大致11月至第二年的2月為涼季,3~5月為熱季,6~9月或10月間是雨季;赤道以南,涼季在6~9月,雨季在11月至第二年的2月,熱季仍在3~5月。熱季的特點是高溫少雨。中南半島的內陸和山地背風坡,往往是降水量最少的幹燥地區,如緬甸的中部。
東南亞地處熱帶,常受熾烈的陽光照射,但有海風的調劑和雨水的滋潤,氣候並不特別炎熱。由於雨量充沛,林木茂盛,氣候宜人,也適於各種作物的生長。
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受季風影響。由於北熱氣團的壓力,高氣壓帶移動,形成東北季風,大約在10月至第二年的3月,從東北刮向西南,自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而由於南熱帶氣團的影響,產生西南季風,大約在每年的4月至9月,從西南吹向東北。季風對東南亞與其鄰近地區的航海和貿易影響很大,所以又稱貿易風。在曆史上帆船貿易的時代,從印度和西洋來的船隻,以及從中國和東北亞來的商船,都是在季風的吹送下往返航行的。這使東南亞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孔道,並對東南亞各國的曆史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深刻的影響。
三、東南亞資源概況
(一)農業資源
東南亞是資源和物產富集的地區,農作物特別是熱帶作物資源豐富。由於東南亞地處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季;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十分有利於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首先,東南亞是世界生產稻米最多的地區。泰國、越南、緬甸有世界三大“穀倉”之稱。2005年,泰國出口大米750萬噸,出口額為935億銖(約合23億美元),大米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一位;同年,越南的糧食產量為3,579萬噸,出口大米超過500萬噸,是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同年,緬甸的稻穀產量接近了2,500萬噸,印度尼西亞的稻穀產量為5,398萬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產國。
東南亞的棕櫚油、橡膠、咖啡、椰子等的生產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2005年,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達到1,496萬噸;其次是印度尼西亞,棕櫚油產量達到了1,350萬噸,其中出口為960萬噸。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的最大生產地,其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橡膠產量之和占世界總產量70%以上。其中,泰國的種植麵積約200萬公頃,2004年產量約為303萬噸,出口為160萬噸,在橡膠產量上已超過馬來西亞成為“橡膠王國”。越南熱帶經濟作物近年發展較快,2004年越南的橡膠種植麵積約45萬公頃,出口37.5萬噸。據世界橡膠協會統計顯示,越南是世界第六大橡膠生產國和第四大橡膠出口國(位於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之後)。2005年,越南的咖啡產量達到了76萬噸,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
印度尼西亞擁有的熱帶雨林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巴西,是世界最大的膠合板和藤條出口國。同時,印度尼西亞還是世界上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熱帶作物生產國,其木棉、胡椒、金雞納霜產量居世界第一。
(二)漁業資源
東南亞的漁業發展潛力也很大。除老撾外,東南亞各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為魚類的生長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暹羅灣、馬尼拉灣、北部灣、爪哇灣、安達曼海、馬來半島東部和西部海岸,均蘊藏著大量的漁業資源。印度尼西亞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2003年,政府估計潛在捕撈量為620萬噸/年;同年,漁業產量占其GDP的比重為2.51%;泰國有遼闊的海域,泰國灣和安達曼海是豐富的天然海洋漁場,其金槍魚資源位居世界前列。此外,泰國還有總麵積1,100多平方公裏的淡水養殖場,近幾年魚產量都在400萬噸以上;2005年越南的水產品總量到達了343萬噸,同比增長12.1%;柬埔寨的洞裏薩湖是中南半島的第一大湖,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淡水漁場,素有“魚湖”之稱。
(三)石油、礦產資源
東南亞一帶的石油儲藏量很大。作為OPEC成員國(石油輸出國組織)11個成員之一的印度尼西亞石油蘊藏量估計為50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73萬億立方米,石油年產量約7,000萬噸,是東南亞最大的石油產出國和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2004年,印度尼西亞日產原油108萬桶,油氣資源出口額為155.9億美元。文萊的人口雖然很少,但它卻是東南亞第二大產油國,日產量為20萬桶左右。文萊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4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900億立方米。截至2005年,馬來西亞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總儲存量為194.9億桶,同年,其石油的日產量分別達到72.69萬桶。近年來,越南的石油開采量逐步增加,2005年石油產量達到1,808萬噸,成為東南亞的主要產油國之一。此外,剛獨立的東帝汶主要財政收入也依靠石油、天然氣的開采,2005年油氣收入已達到2.65億美元。
東南亞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種類繁多,主要有金、銀、銅、鐵、錫、鉛、鋅、鎢、銻、錳、鎳、鉀鹽、各種寶石、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等。其中,金屬礦產資源中最為豐富的是錫、銅、鉛土、鐵等礦種。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錫產國,產量約占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緬甸有大型的銅、金、銀、寶石礦和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等;越南有儲量達70億噸的巨型鋁礦和品位很高的銅鋅礦、鐵礦;老撾有儲量達100億噸的鉀鹽礦和銅礦。
(四)旅遊資源
東南亞各國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眾多的著名風景名勝,如泰國的芭堤雅海灘、柬埔寨的吳哥古跡、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越南的下龍灣等已成為馳名世界的旅遊景點。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外匯主要來源之一,被譽為“亞洲旅遊王國”和“世界第七大旅遊國”,接待入境遊客人數逐年增加。印度尼西亞的旅遊業是非油氣行業中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手續。2004年外國旅客530萬人次,外匯收入48億美元。泰國更是以發達的旅遊業而著稱,2005年泰國的旅遊收入4,065億銖(約101億美元)。旅遊業也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經濟支柱、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2005年外國遊客人數達1,640萬人次。越南旅遊資源豐富,有5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近年來旅遊業增長迅速,經濟效益顯著。2005年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000萬人次。
同時,東南亞各國還有多種多樣的民族民俗風情和節日,著名的有泰國的潑水節、博桑傘節、清邁花節和萬佛節;新加坡的時裝節和美食節;越南的佛祖紀念日和中元節;柬埔寨的禦耕節、送水節和加頂節等。這些民俗風情,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外國遊客來這裏觀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