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災害通史·明代卷》是本套書的第七卷,自2006年春天接受此書的編著任務以來,至今已有三年的時間,能夠承擔這樣一項光榮的任務,我們感到無比榮幸。
中國自古就是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近年來更有愈演愈烈之勢,特別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其慘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時時刻刻鞭策著我們對中國古代自然災害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對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分布規律能夠有初步的了解,從而對現今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這些頻繁的自然災害再一次證明了早在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之時,導師袁祖亮先生為我們確定的“中國災害史”這個課題所具有的前瞻性。
我們從2006年春開始收集明代災害史料,至2007年秋,曆時一年半,收集明代災害史料將近40萬字。隨後開始正文的寫作,在一年多時間裏,經過不斷的修改和充實,最終定稿。在寫作過程中,時時處處都得到導師袁祖亮先生的悉心指點,而同窗朱鳳祥、閔祥鵬也時常給予我們有益的建議,同時借鑒了大量前輩學者關於明代災害方麵的觀點和研究方法,這些都使我們受益匪淺。
在本書的寫作和出版過程中,鄭州大學曆史學院張民服教授曾提出過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鄭州大學出版社的戚鵬編輯對本書進行精心策劃,總編王鋒教授多次關注本書的審校、出版工作,陳朝雲教授,徐栩編輯也曾多次批閱書稿,提出許多有益的修改意見。此外,同學潘保宇、馮莉等在資料的審核、校對方麵做了許多重要的工作,師弟賀科偉也多次向我們提供災害史研究的最新動態。在此一並向以上對本書的最終完成及出版起到重要作用的諸位致以我們最誠摯的謝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由於災害史研究涉及多種學科領域,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到自己多種學科知識的缺乏,因此對於書中存在的不足和紕漏,懇請各位前輩、專家和同仁批評指正!
邱雲飛孫良玉
2009年初於鄭州大學
祇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