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東漢王朝的統一戰爭,讓我們看看劉秀是怎樣建設他的國家的。
“年號問題”
劉秀登基稱帝後,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確定自己的年號。
年號,顧名思義,是用以紀年的名號,諸如元狩、康熙等都屬於年號。年號不是從來就有的,中國曆史上用年號紀年首創於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代,後延用到清朝末年。
年號除了用以紀年外,還有一種作用——“奉正朔”,即通過改元建號,以達到統治者所謂“順天道”“合民意”“應祥瑞”從而維護其統治的目的。
與明清時期的每位皇帝隻有一個年號不同,兩漢時期的皇帝都有好幾個年號,如年號的發明者劉徹先生就先後使用過元狩等11個年號。
與動輒就改年號的劉徹先生比,劉秀要保守多了。劉秀在位年,先後用過2個年號,其中第一個年號叫做建武,這個年號總共使用了近30年。
我們知道,東漢王朝僅統一戰爭都打了12年,所以用“建武”來充作這一時期的年號,還是十分貼切的。
“皇後太子問題”
結束年號的問題後,劉秀還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屬親戚。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秀做了皇帝成了真龍天子,那麽他的家屬親戚便再也不是普通家屬親戚,他們要在皇帝的宗法當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首先是皇後問題。
要想成為皇後,必須先成為劉秀的老婆。在劉秀的一群老婆當中,最有資格成為皇後的總共有兩位。
一位姓郭,名聖通,冀州真定郡稿縣人(今河北石家莊東)。在許多野史中,都把郭聖通寫作劉秀的糟糠之妻。據說,有一次,劉秀落難,缺吃少穿,隻能躺在一棵大樹下,靠午睡打發饑餓,正在劉秀餓的連做夢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一位叫花子出現了,這位叫花子忍著自己肚中的饑餓,把討來的食物免費送給劉秀充饑,後來,劉秀為了答謝叫花子救命之恩,便娶其為妻。這位認得真龍天子的叫花子便是郭聖通。
但事實證明,野史雖然很吊人胃口,但基本上都是不靠譜的,因為在曆史上真實的郭聖通不僅不是叫花子,相反,她還有著顯赫的身世和暴富的家境。
郭聖通的父親郭昌乃真定郡首席富豪。郭富豪最引以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把數百萬財產像潑水一樣無條件送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
與郭聖通的父親相比,郭聖通的母親可以說是“沒有最貴,隻有更貴”。郭聖通的母親人稱“郭主”,西漢景帝七世孫真定王劉睿之女,可謂王室中人,大小也是個郡主。
老爸如此有錢,老媽如此尊貴,除非她有特殊的行為藝術愛好才去當叫花子。
順便說一下,劉秀也是西漢景帝七世孫,如此計算,郭聖通還要喊劉秀一聲“外族叔父”。能娶自己的外甥女為妻,劉秀還真得感謝一下記載翔實傳承久遠的皇家族譜。
郭聖通的條件如此優越,皇後的人選,很看好她。
另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陰麗華。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與郭聖通相比,陰麗華沒有富豪的父親,也沒有尊崇的母親,但她有著女人天生的優勢——美貌。
要說起陰美女的容貌,青年時期的劉秀曾十分感歎道:當官就當執金吾,娶妻就娶陰麗華。好在劉秀幸福地實現了娶美女做老婆的願望,公元23年6月,劉秀迎娶陰麗華於宛城,時年劉秀30歲,陰麗華19歲。
與郭聖通相比,劉秀無疑更喜歡年輕貌美的陰麗華。事實上,劉秀也的確有立陰麗華為皇後的打算。問題是,陰麗華推辭了。
陰麗華不是不想當皇後,而是因為陰麗華對局勢的準確判斷。
登基伊始的劉秀不僅需要立皇後,還需要立太子,也就是將來的接班人。作為劉秀此時(注意“此時”二字)唯一的兒子劉演無疑是太子的不二人選。陰麗華雖然也是劉演的母親(名義上的),但畢竟劉演的親媽是郭聖通。
需要聲明的是,陰麗華不是不能生兒子,也不是不忍生兒子,而是沒有機會生兒子,她與劉秀雖然早在公元23年就結為夫妻,但直到公元25年止,她一直待在新野老家,與南征北戰的劉秀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沒有劉秀的幫助,她是完不成這一光榮任務的。
基於上述判斷,陰麗華堅決不願意當皇後。
此時的陰麗華年僅21歲,一個21歲的年輕貌美的女人能做出如此睿智的禮讓之舉,令人欽佩。
上天不會忘記這樣的女人,10年後,命運之神將再次眷顧陰麗華。這是後話,後話我們放到後麵再說。
陰麗華不願意做皇後,劉秀其他的女人又沒有資格爭皇後,所以皇後的人選便鎖定於郭聖通。
公元26年,劉秀立郭聖通為皇後,同年同月同日,劉秀立自己唯一的兒子劉為太子。時年,劉演2歲。
2歲當太子,劉演可謂是生得好的典範。但事實證明,生得好不如長(生長)得好,若幹年後,一場變故會讓他喪失這與生俱來的一切。
“皇親國戚問題”
解決了皇後和太子的問題,接下來,劉秀要招待一下他的同胞兄弟姐妹。
大哥劉演死得較早較窩囊,但劉秀並沒有忘記他,為了讓劉死後也能風光,劉秀追諡劉演為齊武王。為了讓劉演安心在地下做他的齊武王,劉秀還封劉的長子劉章為太原王,次子劉興為魯王。
大姐劉黃被封為湖陽長公主。這位大姐後來與董宣上演了一出強項令的故事。
二哥劉仲、二姐劉元均死於小長安聚一戰,依大哥劉演例,劉秀分別追諡他們為魯哀王、新野長公主。
小妹劉伯姬被封為寧平長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劉秀的母親樊閔都,這位偉大的女性在劉演、劉秀起兵不久後病逝。倘若她地下有知,看到子女們在經受磨難後終於過上風光奢麗的生活,應該可以瞑目了。
結束皇帝的家事,我們來看帝國的公事。
“經濟問題”
經過新莽亂世和東漢王朝初期的幾場戰爭,此時的中國可謂是滿目瘡痍、餓殍遍野的景象。作為東漢王朝的首位皇帝,劉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恢複生產,這一點他做得還是不錯的。
要恢複生產,也就是恢複農業生產必須得有人,世界以人為本,人是世界的主人,離開了人,什麽樣的事情都是虛無的,這一點在東漢時期也不例外。
劉秀要恢複生產,最缺的就是人,即種地的農民。
一個問題產生了,人都到哪裏去了?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東漢初期的人,除了死了的(死的原因很多),再除了當兵的,剩下的大都去當了奴隸。
西漢末年,新莽年間,東漢初年的奴隸問題是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對於這一問題,王莽曾試圖解決,但解決的結果是問題越來越嚴重。
與古羅馬帝國的奴隸主要來自戰爭不同,中國這一曆史時期的奴隸主要來源於失去土地或僅有少量土地的農民,一句話,中國的奴隸之所以成為奴隸,不是為武力強迫,而是一個生計問題。
因為,在漢代,作為平民,必須要負起對國家的責任,譬如發生戰爭時,平民要當義務兵;國家有大的工程時,平民要去出義務工……平民的名字住址都注冊在政府的冊子上,所謂國家有事就找平民,需要錢糧時,平民出錢糧,國家要力時,平民出力,不出錢、不出力就是犯法。對國家而言,平民就是國家的奴隸。
但平民成為奴隸後(私人的),這些義務便不複存在了。這也難怪,畢竟兄弟都成奴隸了,再讓我當義務兵、出義務工也太沒有人性了吧。而且,即使奴隸願意,奴隸主也不願意。在奴隸主的眼裏,奴隸有奴隸的工作,即隻為奴隸主工作。
所以,當大量的平民淪為奴隸後,國家承受不住了。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無商不利,無商不奸”的原理,大部分奴隸主在擁有奴隸之後,不是用於種地,而是用於商業,用於諸如入山燒炭、下海曬鹽、開礦等大規模的工商業新生產。
這樣,農業經濟在封建社會中的基礎地位便受到嚴重的挑戰。為了維護農業經濟的基礎地位,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劉秀必須讓奴隸成為平民。
劉秀是通過頒布法令的方式達到這一目的的。
早在公元26年,即劉秀稱帝的第二年,他便下詔書,令民間釋放奴婢。
自公元26年至公元38年的12年間,劉秀先後下了7次詔書(其中一次是免罪徒為庶民)釋放官私奴婢。
在詔書中,劉秀明文規定,敢拘留不放的奴婢主,按略賣人口律治罪。同時,劉秀還給那些被父母出賣為奴婢的人製定了保護性法律。尤其是公元35年,劉秀連下3次詔書嚴厲申明:
(一)奴主殺奴婢不得減罪。
(二)奴婢主炙灼奴婢,按法律治罪,免被炙灼者為庶民。
(三)廢除奴婢射傷人處死刑的法律。
這些限製奴婢主暴虐以及允許奴婢有自衛權的法律,顯然含有進步的意義,這將使奴婢主在獸性勃發的時候,多少要有些顧忌。
自公元35年始,東漢朝廷還經常發給鰥寡孤獨及不能生活的貧民以粟米(平均約三年發一次),主要用意也在於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
東漢朝奴隸不像西漢後期那樣成為社會的危急問題,劉秀的這些措施是起著作用的。
除了解放奴隸外,劉秀還通過輕徭薄賦(恢複三十稅一製度)、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幣製改革(複行五銖錢)等方式休養生息,醫治戰爭創傷。
在劉秀的努力下,東漢王朝的經濟得到迅速恢複和發展。因為曆史條件和個人能力所限,東漢初期的經濟並未達到西漢鼎盛時期的水平,但其繁榮程度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經濟是基礎,了解完東漢的經濟基礎後,我們接著看東漢的上層建築。
劉秀不是一個搞製度的人,所以,在其統治的東漢基本上沿襲了西漢時期的一係列製度。這其中最重要的製度便是“三公九卿”製度和郡縣製度。
“三公九卿”
東漢時期的三公指: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分別由西漢時期的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演化而來。其中,大司徒是文官長,管行政,輔佐皇帝處理天下政務。大司馬是武官長,管軍事。大司空輔佐丞相,相當於副丞相。
不同的是,東漢時期的司徒主管民政,權力要比丞相小得多,地位排名尚在大司馬之下。大司空不再主掌監察,改為主管全國的工程建設,相當於後世的工部尚書,今天的建設部長。大司空搖身一變,由當年整人的苦差事變成了管錢的肥差。
三公的職位雖高,但徒有虛名,並無實權。至此問題產生了,實權到哪裏去了?
答:權力集中於尚書台,尚書台則直接聽命於皇帝。
東漢後期的政論家仲長統曾評論說:(劉秀)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這段話,地道的點明了發生上述權力轉移的原因。
東漢初年,為加強皇權,劉秀進一步擴大尚書台機構。設尚書令一人,為尚書台的主管長官;另設尚書仆射一人,為尚書令之副;又設左、右丞各一人,為令、仆之佐。尚書台下分六曹,每曹有尚書一人,這便是後世六部尚書的前身。
此時的尚書職掌是——吏曹尚書(亦稱常侍曹尚書),主管同公卿有關的事務。
二千石曹尚書,主管同郡國太守(國相)、都尉有關的事務。
民曹尚書,主管官吏上疏事宜,類似於明清兩朝的通政司。
三公曹尚書,主斷獄。
南主客曹尚書,主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
北主客曹尚書,主管同於南主客曹。
每曹置侍郎6人,稱尚書侍郎或尚書郎;置令史3人,稱尚書令史,各有職掌。這是一個組織完善的、分工明細的中央政府,尚書令的權力在日益加強。章帝以後,已有“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執重,責之所歸”之說。
至此時,尚書台已是決策和發號施令的中樞機關。三公、九卿隻受成事。
東漢時的太傅、三公或大將軍等要直接參與中樞決策,必須加以“錄尚書事”
的頭銜。
我們接著看九卿。
東漢的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本排名分先後)九卿的官位都是兩千石,為了區別郡長官太守的兩千石,在習慣上通常稱九卿為中兩千石。
要講到九卿職位名的由來,那是很有趣味的,在其身上深深地打上了“家天下”發展烙印。
例如,太常在秦代叫奉常,這個“常”字本應寫作“嚐”字,是管祭祀祖先鬼神的,主要職責是依四時供奉食物,讓祖先鬼神們時時嚐新。到後來,皇帝祭祖不再是一家的家事,而成為天下的公事,所以奉常也不再是皇家的私吏,而成了國家的大臣。因為皇家供奉祖先鬼神的地方主要是太廟,因此奉常漸漸改稱為太常。
太常位列九卿之首,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封建王朝的宗教意味有多麽濃厚。
太常下麵是光祿勳。依照光祿勳三字的文義來講,“勳”字本應該是“昏”
字(古代勳昏同音)。“昏”意為門房,光祿勳就是皇帝的門房。就像宋江住在梁山泊,朱貴在山腳下開設酒店,好通報消息一樣,光祿勳就是負責皇家與朝廷與外界進行聯絡的,其功能類似於明清時期的通政司。
衛尉,是一個武職,主掌門衛、屯兵,是皇宮的衛兵司令。
太仆,意指皇帝的卒夫,主要是負責皇帝外出交通事宜。千萬不要小看這一職位,西漢著名丞相衛倌就曾經擔任過皇帝的車夫,與現在的秘書一樣,當年的司機工作崗位也是便於提拔和出人才的地方。
廷尉,主事皇帝家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如張三鬥狠,一刀宰了當朝司徒李四,這種事情是不歸廷尉管的,但譬如某日張三上山砍柴,不小心砍了皇帝家墳頭上的樹,那麽廷尉就要找張三談話了。一句話,外麵的事不論多麽大,隻要不牽扯到皇族,廷尉都不管,但隻要牽扯到皇室皇族,事情再小都歸廷尉管。
大鴻臚,該官職名延續到清代,其職責相當於今天外交部的禮賓司,是主管對外交際的。當然,所說的對外,不僅包括對外國,還包括皇室皇族對朝廷、對地方。
宗正,是管皇帝的家族以及其同姓本家和異姓親戚的。
以上七卿照其名義來看,原本管的應該是皇帝的私事,但到漢代,社會已然是化家為國了,所以原來管皇帝家務的,現在也管國家大事了。這就是曆史演變。
除了上述七卿,此外還有兩個卿,即大司農和少府,這兩位都是管財政經濟的,他們的職權劃分是,大司農主管政府經濟,少府主管皇室經濟。大司農的收入支付國家公費,少府的收入充當皇室私用。在法理上來說,皇室是不能用大司農的錢,但鑒於整個天下都是皇帝家的,這種事情也就是說說而已,當不得真。
為方便大家理解,我順便說說哪些是政府經濟,哪些是皇室經濟。
一般情況下(不排除有例外),國家的事都是大事,用人多,花錢也多,對此,皇帝還是很通情達理的,他把全國最主要的財政收入即田賦收入交給大司農管,以此來應對政府的大宗開支。而收入相對較少的工商業稅收,諸如海邊的鹽、山裏的礦則交由少府管,以此來充實自家的小金庫。
所以,從這一點看,封建王朝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有利於政府而不利於皇帝本人。對此,皇帝是有苦衷的。
“郡縣製度”
東漢王朝初期的地方政府實分兩級,即郡與縣,郡下轄縣。所謂的州隻是為便於檢察工作而設立的監察區,發展成為一級政府是後麵的事情。
大體上說,東漢初期約有一百多個郡,一個郡管轄10個到20個縣。
郡的長官稱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也是兩千石。郡太守調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進一級就可以當三公,而九卿可以放到地方做郡太守,其升官轉職極為靈活,這一點,深受後代曆朝的官員們所推崇和向往。
除了太守外,一郡還有郡丞。作為太守的副手,郡丞在太守有事或出缺時可以代行太守的職責。
與郡設太守不同,縣的長官根據人口的多少分設縣令和縣長。其中,人口在一萬以上的縣設縣令,官位是一千石;人口少於一萬戶的縣設縣長,官位是四百石或三百石。這一區別方法很有點“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意思。
東漢時期太守和縣令、縣長的權力都很大,他們除了負責一郡、一縣的行政外,還兼管軍隊,可謂掌握著軍政大權。
在郡、縣以外,東漢時期還有一類很特殊的地方區劃,即諸侯國。但此時的諸侯國除了是這一帶的名譽地主外,其權力和地位早已被中央政府安設的各類官吏、製定的各種規則所限製與瓦解,很難與當年(春秋、戰國、西漢初)同日而語了。
“做官門道”
在上麵,我講了東漢中央和地方的許多官,但這些官是從哪裏來的呢?或者說,一個人若想在東漢的官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那他又需要具備什麽條件,做哪些事情呢?
下麵以張三同學的求官經曆為例,來解答這一問題。
張三,南陽郡宛城人,讀書識字(請注意這個條件),作為當時的一名待業青年,他有一個不小的誌向,那就是當官。
為了實現當官的理想,張三找到了本縣名人李四,向他谘詢當官的有關事宜。
麵對張三的谘詢,好為人師的李四先生很熱情,他首先表揚了張三好男要當官的有品位追求,接下來,他介紹了幾條途徑。
第一條途徑,李四問張三祖上是幹什麽的,和當今劉皇帝家是否存在親戚關係,或是否出過二千石的高官。
見張三有些疑惑不解,耐心的李四先生解釋說:隻要屬於以上兩種人,你就有機會到洛陽上太學;隻要上了太學並平安混到畢業,你就有機會到宮裏做郎官;隻要做了郎官,你就有機會成為有官位(多少石為標誌)的正式官員了。
遺憾的是,張三掰著指頭數了半天,仍沒發現自己祖上出過二千石的官員,更不要說和劉皇帝家能搭上什麽關係了。這條路走不通,隻好作罷。
張三不要灰心,且聽李四先生向你介紹第二條途徑。
第二條途徑還是和太學有關,但與第一條途徑不同的是,這次李四先生沒有期望張三能成為高官的後代或皇家親戚,而是問張三是否認識兩千石的高官或是皇親國戚。
李四先生解釋說:隻要有兩千石的官吏或貴族的推薦,你還是有希望去太學的。
這次張三連掰手指頭都沒掰,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李四:您老人家就別拿窮人開心了,我要認識他們,還會來討饒您老人家嗎?
聽完張三的話,李四眼前一亮:哦,原來你是窮人啊!
在東漢,窮人不是不能當官,但要當官,他必須要走第三條路——舉孝廉。
於是,在李四先生的指點下,張三放棄短期內踏入官場的打算,回家安心侍奉老母。在侍奉老母的過程中,張三使盡手段,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孝子。5年後,張三的孝行成為整個宛城乃至南陽郡孝子賢孫們的典範。
要說張三的運氣還真不錯,這年,朝廷要在各郡推舉孝廉,南陽郡在太守主持下,召集郡內頭麵人物進行評議,以決定南陽郡的孝廉人選(人數不限)。
評來評去,大家的意見趨向一致:好歹就是張三了。
被推舉為南陽郡的孝廉後,張三顧不上答謝為之出謀劃策的李四先生,而是打點行囊就往洛陽趕。
在洛陽,張三和全國各地推舉出來的孝廉一起,被放到皇宮中做郎官。
人與人不同,郎與郎有異。由於個人條件所限,張三被安排負責X宮的護衛工作。X宮殿是皇宮內最偏僻冷清的宮殿之一,在這裏工作,別說和皇帝混個臉熟,就連遠遠地看一眼皇帝的機會都很少。根據當時的慣例,和皇帝不熟的人是很難被皇帝選中並放任外官的。
於是,有些心灰意冷的張三隻得在X宮當起了侍衛。期間,除了吃飯想家,張三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皇帝能夠快點發現並熟悉自己。
苦熬了若幹年後,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這天,皇帝突然路過X宮,見到正在執勤的張三。在皇宮見到一個郎官,對皇帝來說,和見到一塊石頭沒什麽區別。也是上天垂青張三,這日皇帝的心情不錯,他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張三,順口問道:小夥子是哪裏人啊?
自己日夜思念的皇帝朝自己問話了,跪在地上的張三戰戰兢兢,但仍是喜不自勝,他用濃重的南陽口音道:是南陽宛縣的。
足夠了,一切足夠了,在偏僻的X宮見到南陽老鄉,這顯然是皇帝沒有預料的。劉秀雖然做了皇帝,但老鄉的情分還是講的,他隨手給張三換了個工作,到南宮聽差。
南宮是劉秀日常工作的地方。在南宮,張三和劉秀越混越熟,終於有一天,某郡某縣縣長一職出缺,在劉秀的授意下,張三出任該縣縣長,自此踏上了他所企望的仕途。
張三是虛擬的人物。在東漢,這樣人物不是沒有,而是少之又少,原因就在於這裏麵的每一步對窮人家的兒子來說,都有從天上掉餡餅的嫌疑。
何況,在印刷術尚沒有發明,造紙術又相當落後的東漢初期,能見到一本書(包括用竹簡寫的)都十分不易,窮人家的孩子要讀書,基本上屬於妄想。而不讀書,除非去當兵打仗,否則上述3條路都是很難走通的。
事實上,在東漢初期,包括整個漢朝的政治,基本上屬於富人和上層社會的政治,這個階層隨著曆史的發展,逐漸演變為魏晉南北朝的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