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父母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

  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出息、有作為的人,有各種條件、因素和方式的影響,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使用雙重標準:對孩子要求苛刻,給孩子製定詳細的限製條件,能給孩子講出一大堆道理,而自己卻是毫無顧忌,絲毫不起帶頭作用。不少父母要求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每天晚上把孩子關在小房間裏學習,而自己卻在隔壁房間看電視,或呼朋引伴打牌、聊天。一項調查顯示,一大半父母自感教子困難,家庭教育不到位,走到了失敗的邊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可以說孩子的成長決定著社會的明天,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教育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路上能否少走一些彎路。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出息、有作為的人,有各種條件、因素和方式的影響,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古人雲:“以教人者教已”,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先具備同樣的素養。父母榜樣影響對孩子來說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

父母言行不一,對孩子的習慣養成危害甚深。這裏不妨看兩個生活鏡頭——一位年輕的媽媽和兒子在公園裏玩耍,媽媽指著地上的易拉罐對兒子說:“看,易拉罐到處亂扔,沒有社會公德!”然後將其一腳踢開。

一位父親在給吃蘋果的女兒讀古詩。父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女兒:“爸爸,這個蘋果我吃不了啦!”父親:“那就扔掉吧!”

中國人自古就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錯誤行為比各種優秀的道德規範案例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如果年輕的媽媽彎腰將易拉罐撿起,如果這位爸爸說:“扔掉多可惜,我吃吧!”那麽,結果又會是怎樣的?

英國曾做過一次調查,在問到中小學生“你最敬佩的人是誰”時,很多男孩子的回答是“父親”,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母親”。我國也搞過類似的調查,但很少有人在答卷上提到父母是自己敬佩的人。這是為什麽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言行不一,形象不佳。

一些年輕父母,上班時十分繁忙,十分辛苦。而一回到家,便隻想著自己的休閑娛樂,放鬆一下自己的神經,全然不顧在一旁寫作業的孩子。孩子能接觸能感受到的隻有父母“吃喝玩樂”的一麵,形成了一種“享樂至上”的人生哲學,不想學習,不思奮鬥。而這一切,能都怨孩子嗎?

一名小學教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她到一名成績欠佳的學生家家訪時,家長說自己經常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要多看書,這樣才能……坐在一旁的學生立刻反駁道:“每次都這麽說,那你怎麽不看書,老是出去打牌……”

因為的家長經常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們深感困惑,質疑家長的矛盾行為。下麵這封信便是出自某市一位小學生之手的《告家長書》:“你們常常教育我要有愛心,要愛護小動物,但上回在路上碰上一隻流浪狗,你們怎麽一腳將它踢開……”

“你們經常告訴我,要尊老愛幼,但在坐在公車座位上的你們卻從不給需要的人讓座……”

在這封《告家長書》中,這名孩子還列舉了不少父母言行矛盾的例子:媽媽教育他要勤儉節約,但看到幾百塊錢的香水,即便媽媽是梳妝台上已經擺滿了香水,她仍會想都不想就買下了。父親曾教育他要誠實,但每次父親在接電話時總會說自己很忙,在工作,即便當時他在看無聊的電視劇。

這個困惑的小學生表示,以往父母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很高大,是他崇拜的對象,但隨著自己成長過程中觀測到的父母的言行不一的舉動,深深地破壞了他們的形象。文末,孩子這樣呼籲道“為了你們,還有你們的兒子,請你們注意言行一致吧!”

著名的卡爾?威特牧師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他把有些先天智障的兒子小卡爾?威特,培養成了一個著名的天才。卡爾?威特牧師留給了後人許多很有價值的家教理念。他提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言行一致,無論是在生活學習中,還是在日常習慣的培養中,這都是極為重要的。他在名著《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次經曆:

在一次散步中,我發現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在散步的過程中,鄰居史密斯太太發現女兒的裙子被弄髒了,她立刻生氣起來,開始衝著女兒大聲責罵。看見女兒大哭以後,她又馬上給了女兒一小塊點心。我問史密斯太太:“您為什麽要責罵女兒呢?”“她總是這樣經常弄髒自己的裙子。”史密斯太太這樣回答。“可是,您為什麽又給了她一塊點心呢?是為了表揚她的行為還是為了給她受責罵的補償?”史密斯太太啞口無言,她不知該如何回答我。

這個哭泣的小女兒,完全被弄得糊裏糊塗,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母親會責罵她,更不知道挨罵之後為什麽很快又得到了點心。母親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經開始讓女兒弄不清是非,搞不懂什麽該獎勵,什麽會被處罰。這對她的成長是相當有害的。

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認為自己隻靠說教而不以身作則,就能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父母,是在自欺欺人。社會學家於海教授也說,道理其實是非常複雜的,道理也未必真的能支配人的行為,否則的話,恐怕世上會出現很多完美的、全能的人。真正能夠影響孩子的,更多的是家長們的日常行為習慣。

這也就是說,隻有日常的、潛移默化的、直觀的事物才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如果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另一邊自己卻在打著麻將,那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以身作則,在家庭教育中是關鍵。

讓孩子冬天不再癢癢。

1.盡量讓孩子穿純棉、柔軟的內衣,保持清潔和寬鬆;

2.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髒、胡蘿卜、菠菜和豆製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羊、狗、鵝肉等。

3.洗澡水溫不宜過高,不要以為身上癢用熱水泡會緩解,這樣隻會讓孩子更癢;洗澡時間也不要過長,不要用堿性肥皂;

4.洗完澡後,最好抹些潤膚露,這樣能減少和預防皮膚瘙癢。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