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緒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謙虛禮貌,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育;而如果父母在家裏經常情緒惡劣,吵架鬥嘴,則會讓幼兒經常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對於孩子的心理發育極其不利。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說:“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吵嘴就是家庭中常見家常菜,孩子盡管不喜歡它的味道,但久而久之也能夠習慣。”雖然家庭中少不了磕磕碰碰,但作為父母,為了孩子,還是應該盡量少上這道菜。不然,孩子嚐夠了這道菜,他還會留戀這個沒有溫情的家嗎?他還會眷顧這個終日彌漫“戰火硝煙”的港灣嗎?
曾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讓人辛酸的故事:他上大學時,有個舍友家裏很拮據,父母經常會因為錢的問題吵架,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都會為了近期的開支大吵一次。大一那年除夕,本是舉國歡慶的時候,他父母照例吵了起來,起因是他上大學後的花銷比上高中時高了很多,而父母這次的架也吵的比以前激烈了很多。他終於忍無可忍,將酒瓶砸在自己頭上,還劃破了自己的靜脈血管,幸好搶救及時才沒有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從那以後,他父母再也沒有吵過。試想一下,一個大學生麵對父母的吵架,承受力才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
孩子都是敏感而脆弱的,當我們還在年幼的時侯,同樣也害怕爸爸媽媽吵架,每當聽到他們刻意提高的嗓門,是不是同樣會緊張地無所適從。特別是發生在半夜的戰爭,很多孩子都是躲在被窩中偷偷豎起耳朵聽外麵的動靜,默默流淚。
吃過晚飯後,丁丁爸和丁丁媽不知道為了什麽爭吵起來,丁丁爸態度極差,大聲的衝丁丁媽發脾氣,丁丁媽也不甘示弱,大聲回應著,3歲的丁丁看到爸爸媽媽跟平常態度不一樣,他好像知道是在吵架,眼睛裏麵透露出他的彷徨和害怕,平時和藹的爸爸,溫柔的媽媽突然間變得陌生。眼圈一下子紅起來,接著就哇地大哭了……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最直接的生活與成長夥伴,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為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丁丁雖然剛3歲,雖然不清楚大人們講什麽,但她已經能分辨大人們的感情,知道什麽樣的話是表揚和逗她玩,什麽話會令她傷心。大人的世界是由很多很多的部分組成,而孩子的世界裏,就隻有爸爸媽媽才是全部,幸福的家庭,快樂的童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的和諧生活組成的。
日本從事問題兒童和犯罪青少年研究38年之久的相部和男先生,研究了5000多名問題兒童和犯罪青少年的實例,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結論:問題兒童和犯罪青少年都有失敗的早期家庭教育,也就是說問題兒童和犯罪青少年是由父母造成的。
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緒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謙虛禮貌,有助於孩童的心理健康發育;而如果父母在家裏經常情緒惡劣,吵架鬥嘴,則會讓孩童經常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對於孩子的心理發育極其不利。
此外一些父母,他們不會為了家庭瑣事而吵架,卻會因為工作的壓力、經濟的窘迫而長籲短歎,為了轉移個人的壓力而引爆家庭“戰爭”。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孩子,整日裏提心吊膽,沒有安全感,也沒有幸福感。因為父母的失和,小小年紀不得不過早地背負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他們長期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下,小腦袋裏每天所顧慮的盡是些家庭財政問題、父母的感情問題等等,如此一來,且不說他們根本沒有心思學習,就連原本活潑的性格也有可能變得鬱悶寡歡。
兜兜在小區內的小學就讀,他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還很少讓父母操心。可是最近,兜兜的父母卻發現,兜兜不但學習成績下降了,放學後還經常“晚歸”,於是他們決定等兜兜放學後,好好盤問盤問他。終於等到兜兜放學了,爸爸媽媽看著又一次晚歸的兜兜,嚴肅地說:“兜兜,你放學幹嗎去了,為什麽那麽晚回來?”望著板起臉的父母,兜兜如一隻受到驚嚇的小鳥,任憑他們發問就是不開口。
兜兜的爸爸媽媽忍住氣,讓兜兜回房間了,接著兩個人便討論原因,誰知說著說著,因為意見不統一,兩人吵了起來,越吵越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正當兩個人要大打出手時,兜兜突然哭著跑了進來,還一邊大嚷道:“我討厭你們,又是這樣,你們又吵架了……。”
聽到兜兜的喊叫,兜兜的父母住了手,望著孩子的滿臉淚花,他們才突然明白:原來這就是兜兜反常的原因。前一段時間,隨著經濟的不景氣,很多公司都開始計劃裁員,兜兜的父母也整日活在忐忑中,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便經常失控爭吵。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卻對兜兜造成了傷害,以至於兜兜學習成績下降,嚇的不敢回家……
父母吵架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恐懼感,更嚴重的是會讓孩子錯誤的認為:“我最親的人都互相仇視,這個世界還有什麽溫暖可言?”這樣的認識長期會導致青少年產生敵視社會的心理,因為他會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愛。
某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長、高級心理谘詢師高小平就曾說:平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與子女相處的細節問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當著孩子麵吵架,也有可能誘發孩子走上犯罪道路。通過最近我國一項涉及18萬青少年犯罪心理調查研究發現,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家庭細節出了問題。”
因此,為了孩子,夫妻間應盡量減少吵架的頻率,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吵架!古代教育故事中的“孟母三遷”是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今天父母的節衣縮食也是為了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麽何要舍近求遠,製造一個讓孩子想逃離的家庭環境呢?給孩子一個安定祥和、溫暖快樂的家,這對於父母而言,這不是件舉手之勞的事嗎?
幫助孩子遠離流感。
首先,接種流感疫苗。這樣可直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築起抵抗流感襲擊的有效人群免疫屏障,降低流感流行的風險。而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接種最佳時機應選擇在流感高發前的9—11月份。
其次,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少到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平時注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能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的食品。
再次,要密切注意流感疫情動態。發現孩子身體不舒服應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引發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