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習慣就像是走路,人們如果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好的習慣是成就孩子美好未來的捷徑,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健康成長。

教育是什麽?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總的來說,就是抓習慣:小時要嚴,大了就可以放鬆一點。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因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越容易塑造。一句話,家庭是教育的最好教室,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第一責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第一位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習慣就像是走路,人們如果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好的習慣是成就孩子美好未來的捷徑,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健康成長;不好的習慣則像纏在身上的鐵鏈,它無形地限製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阻礙著孩子每一步的發展。

一位著名科學家接受記者采訪,記者詢問他成功的奧秘。他說,是幼兒園時期養成的習慣助他成功。幼兒園的阿姨教他飯前便後洗手,這使他日後生活有規律,工作一絲不苟;阿姨教他有糖果要分給小朋友一半,這使他日後工作中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他的這一回答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好習慣受用終身,這點絲毫不假。特別是年幼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培養好了,對以後的學習習慣有很大幫助。在孩子一天的活動中,蘊涵著許多看似平常的生活活動,其實這正是培養各種好習慣的大好時機。如果家長能重視日常生活教育,重視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對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益的。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同樣的,好習慣也是表揚出來的。

現在很多家庭吃飯時,總會看電視。而孩子也會因此而養成吃飯看電視的習慣。黃女士是這樣認為的,吃飯的時候除了和孩子談論學校、幼兒園的事情以外,不做其他事情,特別是不能在吃飯的時候看書和看電視。她說我這方麵要求是很嚴格的,女兒很小開始,一吃飯就把電視關了,不管那時候是什麽電視。這樣成了習慣後,每次說到“開飯了”,女兒就自覺地把電視機關了。

當吃飯時候看電視,在轉移了孩子注意力的同時也影響了孩子消化係統,導致孩子不願吃飯,或是沒有正常的飲食習慣。當然,這個改變的過程並不是孩子樂於接受的,但是培養習慣需要代價,特別是在初期。過分嗬護剝奪的是孩子獨立承擔困難與挫折的機會,而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誌品質與行為準則的必由之路。家長退一步,孩子進一步,這才是成長的自然法則。隻有走出愛的誤區,孩子才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

也許有些壞習慣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但他又無法控製自己不去做已經習慣的事。所以,父母應對孩子抱以寬容的態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的時候,就要耐心地幫助他指出他的問題,協助他改正錯誤。

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哪怕孩子隻有一點點的進步,也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父母一個讚許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會讓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洗手間裏,媽媽看見兒子的牙刷被扔在漱口杯外麵,非常生氣,於是把兒子叫到身邊,不滿地說:“你的壞習慣怎麽老是改不了。看,又把牙刷放在外麵了。我不是對你說過牙刷用後要放到杯子裏嗎?”

兒子正在想問題,聽見媽媽的話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兒子在刷完牙後,將牙刷認真地放到杯子裏了,但這並沒有引起母親的重視。到了第三天,牙刷又被扔到杯子外麵。

“怎麽搞的,你又忘了把牙刷放回去?”媽媽生氣地說道。

“我以為你忘記了。”兒子說道。“因為昨天我把牙刷放在杯子裏了,而你卻什麽也沒有說!”

習慣就是習慣,丟棄它並不容易!任何人都無法把它一下子拋出窗外,而要像下台階一樣,一步一階,慢慢去改。孩子總歸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要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實行2l天法則。

成功教育往往是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傳授孩子知識,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據研究,大腦構築一條新的神經通道需要2l天時間。所以,人的行為暗示,經2l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而90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第一階段:l一7天,這個階段我們必須不時提醒孩子注意改變,並刻意要求自己。因為一不留意,孩子的壞情緒、壞毛病就會浮出水麵,一切都又回到從前。我們要學著提醒孩子、嚴格要求自己。當然此時孩子也許會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但這是正常的現象。

第二階段:7—2l天,經過一周的刻意要求,孩子會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要告誡孩子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壞情緒、壞毛病還會再來破壞孩子的習慣,讓孩子回到從前。所以,此時我們還要刻意提醒孩子,嚴格要求自己。

第三階段:2l一90天,這一階段是習慣的穩定期,它會使新習慣成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階段,已經不必刻意要求,它已經像抬手看表一樣的自然了。

“身教重於言教”,現代父母都懂這個道理。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少父母也願注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然而每天晚上他們把孩子關在小房間裏學習,而自己或在隔壁房間看電視,或呼朋引伴搓麻將,這樣效果會好嗎?有些父母則不然,他們帶頭讀書寫作,子女耳濡目染,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養成。

電影《寶貝計劃》中有這麽一幕,愛賭錢的成龍帶著偷來的孩子進入了賭場,而孩子卻因此哭了起來。而為了這個孩子,成龍飾演的角色開始戒賭,並在短期內取得極大成效。一個賭徒尚可為一個孩子做出這種犧牲,更何況我們這些身為父母的呢?

天下之大,眾生芸芸,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成功,那麽,現在就從開始和孩子一起從培養良好習慣做起吧!

製造讓孩子自在的家庭氛圍。

1、讓孩子輕鬆地參與家庭中的日常談話。他的話要受到同樣的尊重,說得不當時,不允許笑話他和責備他,應該和氣而友好地糾正。

2、應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要鼓勵他,並謝謝他關心大人的生活。適當地讓孩子知道家裏的困難,並讓他參與克服困難。

3、不要做“督學”和“監工”,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指導孩子進行學習。

4、不要再孩子麵前爭吵。

5、熱情對待孩子的夥伴或同學,孩子的朋友也是我們的“小”朋友。

6、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盡可能讓孩子保持在“最佳情緒線上”。

  §§第八章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為父母,這些陋習要不得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