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是興趣的開始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動作是小孩子得著知識一個最緊要的門徑。”

每個孩子都對他們剛剛接觸的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這個世界有著千奇百怪的想法,他們用自己的想象小心翼翼的觸碰著這個陌生的世界。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動作是小孩子得著知識一個最緊要的門徑。”

“媽媽,為什麽雪是白的呀?”

“爸爸,你為什麽會長胡子呀?”

“為什麽人每天要吃飯呢?”

生活中,孩子總會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大人們看起來很平常的事,孩子也會問個不停。有位媽媽說:“每次聽到孩子問問題,立刻就緊張起來,孩子的問題千奇百怪,都不知道他哪來的奇怪念頭。”媽媽的話有些驕傲,也有一些無奈。

爸爸媽媽高興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強,證明孩子對知識有著新鮮感,能自覺的獲取知識。無奈的是讓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大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而這時爸爸媽媽們陷入了一個無法給孩子解釋清楚的境地。這時候有的爸爸媽媽就會含糊作答,想應付過去。甚至有時有的家長會惱羞成怒,對孩子進行指責。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斷喝聲中被毀滅了。

4歲的妞妞趴在地上逗弄剛抱養回來的小狗。忽然,她抬頭對媽媽說:“媽媽,我是怎麽來的?”“小孩子問這種問題做什麽?”媽媽有些緊張地嗬斥道。看到媽媽生氣的臉,妞妞不敢再問了。但是,她確實很想知道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妞妞會悄悄的問遇到每一位大人“你知道我是怎麽來的嗎?”

對孩子來說,自己從哪來是一個讓他們渴望知道的答案。有的媽媽為了應付孩子,就說:“你是撿來的。”或是“你從天上掉下來的。”這種答案雖然可以一時應付孩子,但是也讓孩子對自己的來曆產生更多的懷疑,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孩子的成長。

不搪塞孩子,要給孩子好奇心的提問以滿足的回答,這是滿足孩子自信心的關鍵。假如不懂,就帶孩子一起往找答案。

對待孩子想知道自己出生的問題,這是一位媽媽的回答:“因為爸爸媽媽相愛,所以我們想要一個寶寶。於是爸爸把一顆種子放到媽媽肚裏,經過十個月,種子就變成了你,後來醫生在媽媽肚子上劃了一刀,把你從肚裏取出來了。”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同時也懂得媽媽的辛苦。

對於孩子來說,好奇心就是他智力發展的動力。他會因為好奇,不斷地接觸新的事物而變得聰明,會因為敢於向新事物挑戰而走向成熟。一點點不耐煩或批評,就可能斷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機會。

今年6歲思涵獨自在客廳裏玩耍,他對遙控汽車產生了興趣,想拆開來看看為什麽自己一按鈕,車子就能夠自己跑。可是,拆開以後,並沒有找到原因,可是車子卻找不到了。

當在廚房做飯的媽媽回到客廳,看到的是被“肢解”的殘骸,便十分生氣地對思涵說:“你怎麽這麽頑皮。這可是爺爺送給你的生日禮物,剛買沒幾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麽收拾你。”

媽媽的話語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可以想象得到,當爸爸回來之前,思涵都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態。後來思涵再也不敢胡亂拆東西了。思涵的遭遇並不少見,因為很多父母會誤認為,孩子損害東西的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會變本加厲。

兒童為什麽喜歡損壞玩具呢?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是這樣解釋的:“這是因為他想知道這件東西的構造”,“他在尋找玩具裏麵是否有有趣的東西,因為從外觀上玩具不再有一點使他感興趣的地方。”孩子能拆開玩具,說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問題、研究問題。當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評,更不要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否則就像思涵一樣不敢胡亂拆玩具了。

當孩子把新買的玩具拆得亂七八糟時,父母的批評、痛斥甚至是打罵,可能會扼殺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進取心!當孩子剛剛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擊的時候,他或許就會變得規規矩矩,但也會就此丟掉了先天具有的天才的創造力。

所以,對於這種情況,父母首先不要對孩子進行指責,而是應該耐心問孩子拆掉玩具的原因,然後進一步解決孩子的疑問。最後才是教導孩子不應該隨便損壞玩具。

3歲的毛毛問爸爸,為什麽樹葉是綠色的,而天是藍的。爸爸沒有直接告訴他,而是帶著毛毛玩了一個遊戲。用綠色的塑料紙擋在手電筒前麵,結果屋裏所有的東西都變成綠色的了。用紅色的玻璃紙,就變成了紅色,毛毛看著高興起來,樹葉上麵有綠色的玻璃紙,所以看起來就是綠色。爸爸誇獎毛毛很聰明,鼓勵毛毛去書中找更多的答案。毛毛更興奮了,也越來越喜歡問問題,但更喜歡的是自己去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判斷。

爸爸的解釋並不是葉子顯示出綠色的正確原因,但是卻是毛毛的年齡能夠理解的最好解釋。疑問促使孩子產生好奇心,由好奇心又轉變成孩子的求知欲。爸爸的引導使得毛毛開始更多的去研究世界,發現他眼中神秘的世界。

要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培養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能夠思考、探索世界的孩子,則需要父母們的寬容、耐心以及正確的教導。試想,有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對什麽都不無所謂,都不好奇,這樣子的沒有需求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嗎?

無數事實也證明:當嬰幼兒在探索周圍環境時,受阻攔或受挫,那麽他做事就很容易放棄,這種性格甚至會貫穿其一生。對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的約束。也會影響他的學習勁頭,因為好奇心是孩子獲得紮實全麵教育的基礎。

兒童吃得過多會影響智力發育。

營養學家指出,兒童吃得過多,往往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會加重胃、腸、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大腦控製消化吸收的胃腸神經及食欲中樞的負擔。如果大腦內負責消化吸收的神經經常處於興奮狀態,會使大腦皮質的語言、記憶、思維等中樞神經智能活動處於抑製狀態。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