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要成功就需要先付出,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
鄭裕彤在香港超級富賈中排名第三,個人身價達300億港元。港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會和家喻戶曉的“周大福珠寶”相聯係。在他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團更是集酒店、房地產、黃金珠寶業等多元化全方位發展的跨國集團。
鄭裕彤不善高談闊論,不了解他的人,總以為他輝煌業績的背後是數不清的運氣。對此,他說:“一個人的一生,幸運碰上一兩次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你希望永遠幸運,你一定要付出永恒的‘勤’與‘誠’,那幸運才會常伴你左右。”
芳芳和婷婷一起聊天。她們相互說起了自己的理想。婷婷說自己長大了要當一名空姐,因為空姐都非常的漂亮。芳芳卻說自己像媽媽一樣做白領,因為她認為媽媽每天坐在辦公桌前就能夠拿到工資,給自己買好吃的,好玩的,這樣的工作太輕鬆了。
這就是孩子們天真的想法,在他們眼中,他們看到的是爸爸媽媽外表的風光,卻不懂得爸爸媽媽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在對於孩子們的教育上,通常我們會強調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培養,讓孩子成為我們希望的彬彬有禮的人。可是,我們忽視了讓孩子對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就如芳芳一樣看到的隻是媽媽優越的工作環境,卻不理解媽媽工作的辛苦。
成功背後隱藏著汗水,光鮮背後更多的是付出,這是懵懂期的孩子們所無法理解的。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小“計謀”,而這種錯誤的“成功”如果沒有受到重視會影響到孩子們的一生。
一位監獄的犯人回憶自己受到父母的影響: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頰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竊、搶劫,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下麵是一位成功人士回憶小時候媽媽對他們的教育的故事: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做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這個最紅最好吃的大蘋果!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同時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裏,你想要什麽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麽、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相應努力和代價!
這個孩子長大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總統最為倚重的幕僚。同樣是分蘋果,結果卻造就了兩個人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我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要成功就需要先付出,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
美國知名教育家勞倫斯?利柯納認為:“中國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但卻是最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在美國一個富裕人家的男孩,十六七歲就能靠自己騎著自行車早晨挨家挨戶送報紙賺來的錢,供自己讀完大學。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獨立的精神,還培養了孩子的堅強意誌。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這一點,不在一味地讓孩子享受舒適的生活,開始讓孩子嚐試著品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孩童時期就開始有意識的塑造孩子對金錢、物質的價值觀。我們沒有必要讓孩子很小就去打工賺錢。但是對於孩子的能力培養,我們也不能視若等閑。我們不妨學習那位聰明的媽媽,巧妙的引導孩子們在玩樂中明白工作才能得到收獲。
孩子鞋子過大影響走路姿勢。
一些父母總習慣給孩子買大一點的鞋穿,認為孩子穿著舒適,長大一點還可以接著穿。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會影響孩子的走路姿勢。
兒童的腳長得快,最好2-3個月換一雙鞋。買鞋時,鞋比腳趾長出1厘米就可以了。鞋子過大,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而且會妨礙孩子走路的正確姿勢,形成不正常腿形。
此外,買童鞋也不是越軟越好,因為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處於發育時期,平衡穩定能力不強,鞋後幫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也容易引起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另外,買童鞋時要挑好鞋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這樣容易影響兒童嬌弱的足弓。合理的彎折部位是腳前掌,這裏和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