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爸爸媽媽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

  一位哲人曾說過:“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是付出了代價才擁有了現在的生活。”隻有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工作是多麽辛苦,他才會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

對於孩子來說,錢是個神奇的東西,可以換到自己喜歡的喜羊羊,灰太狼,也可以換到自己喜歡吃的冰激淩,蛋糕……但是他們還不懂金錢到底是什麽?錢是怎麽來的?他們隻知道錢會從爸爸媽媽口袋裏冒出來,可以換到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

下麵是一個孩子和一個媽媽的對話:“媽媽,我想要一套喜羊羊與灰太狼。”

“可以啊,但是寶貝,媽媽現在沒錢了啊?”

孩子不以為然地說:“可以上銀行去取啊!”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像是萬能的,隻要自己有需要就能變出錢來花,滿足自己的願望。這種觀念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父母就會在孩子眼裏變成了無限度的提款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缺少一種感恩的心,隻會索取,卻不懂得回報。

每晚吃飯的時候,兵兵總會聞到一股肉香,那是從對門鄰居的廚房裏飄出的,兵兵不明白,為什麽鄰居家的餐桌上總會有那麽多魚肉,而自己家卻每天隻吃些素菜。

有一天,兵兵終於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麽鄰居家的餐桌上總會有肉吃,而我們家卻沒有呢?”媽媽卻沒有回答。

一天,媽媽問:“今晚你想不想吃肉?想吃就跟我來。”

兵兵高興地地跟著媽媽來到一個工地上,媽媽向工頭要了一份搬磚的活,總共有1000塊磚,都搬完了可得80元。媽媽對兵兵說:“快搬吧,搬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兵兵搬了一段時間後,腿腳有些發麻,媽媽鼓勵他:“已經搬了100塊,可以得8元了。搬吧,再努力又可以得8元了。”兵兵又支撐了一會兒,終於搬不動了。

“媽媽,幹這事太辛苦了。”兵兵伸伸胳膊說道。

“歇一下吧,歇一下再搬。”媽媽說。

兵兵就這樣歇一會兒,又搬一會兒,而媽媽總是不停地搬。真是太累了,兵兵真想不幹了。他試探著把話說出去,媽媽說:“孩子,不通過辛勤勞動,哪能夠得到幸福?”

到了傍晚,母子兩個終於把活幹完了。媽媽從工頭那兒領了80元。這時候,兵兵累得都直不起腰了。晚上,看著餐桌上擺上了香噴噴的魚和肉,兵兵終於明白了,原來錢不是那麽容易得來的!

兵兵通過勞動得知金錢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媽媽的辛苦。從此,他開始懂得了如何去更好地使用錢。每一個天真的孩子都像一張白紙,對於他們的思想,父母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非得讓孩子吃多少苦。

有個孩子平常總喜歡和其他人攀比,總喜歡向父母提一些無理的要求。一天,母親就把孩子帶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孩子在一旁,目不轉睛的看著媽媽不停的忙碌。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不再做聲,隻問了一句:“媽媽這樣一天能賺多少錢?”從那之後,這個孩子很少再向爸爸媽媽提無理要求。

有這樣一位爸爸,第一次為孩子繳幼兒園費時,同時也帶上了孩子。孩子看到爸爸給幼兒園老師厚厚一疊錢,就問:“為什麽要把這麽多的錢給幼兒園?”

爸爸就告訴他,這些錢主要是用於支付他在幼兒園的生活費,這樣幼兒園的阿姨們才能有工資,他才能在幼兒園裏玩玩具、吃水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換回來的。這樣孩子就明白了,上幼兒園是要花錢的,而錢是爸爸媽媽像幼兒園的阿姨一樣工作得來的,不是被大風吹來的。

孩子都是天真善良的,因為不知道金錢的獲取是需要付出辛苦勞動,所以孩子不懂得珍惜;因為不清楚父母承擔著養活全家的生活壓力,所以孩子不理解金錢的得來不易;因為不了解生活殘酷與現實的一麵,所以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生活多麽舒適幸福……所以我們常看到的富豪教子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讓孩子通過勞動換取金錢。

有位溺愛孩子的父親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一段時間我生意失敗了,受到很大的損失。就在我一籌莫展時兒子對我說:“我看中了一款MP3,需要500元錢。”我對孩子說:“兒子,咱家最近出了點事你是知道的,怎麽你還……”結果兒子說:“我知道你沒錢,但500元你應該拿得出吧。我就要買個新的MP3,看他們誰還能在我麵前顯擺。”

聽著兒子理直氣壯的回答,我隻有哀歎不已!

麵對家庭困境,兒子不僅不聞不問,而且還理直氣壯地跟我要錢去攀比。我開始後悔自己當初沒有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教育。

生活中像這位孩子一樣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互相攀比、貪圖虛榮、講究排場的孩子並不算少數。究其原因我們會發現,孩子之所以會形成這種不良的消費習慣,其根源就在於孩子並不知道金錢來之不易的道理。

注意觀察我們常會發現,往往是那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最愛帶頭互相攀比。父母剛剛給過他的零用錢一下子就花光了,然後又伸手來要,好似錢是大風刮來的一樣容易。

這些“富二代”從小就被金錢淹沒,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孩子的金錢觀,教育不善便會導致孩子養成紈絝子弟的惡劣習氣。這是很多“富裕家庭”的子女普遍存在的問題。小的時候,他們比吃、比穿、比玩;長大了他們就比名牌、比車子、比排場。理直氣壯地做起了不學無術的寄生蟲。

電視劇《貧富人生》中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富二代”的故事:林紅和陳建國結婚二十餘年,夫妻兩人經過多年打拚,擁有了一家數以千萬資產的製衣廠,在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的光環之下,林紅麵對的卻是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由於工作的繁忙,獨子陳凡由於從小被姥姥寵溺,成了不可救藥的問題少年。最後工廠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林紅卻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噩耗,這更堅定了林紅拯救兒子陳凡的信念。林紅隱瞞了自己身患絕症的事實,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限,身體力行,把兒子陳凡從一個紈絝子弟變成了一個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有為青年。

這個故事從側麵演繹了當今社會中的一些家庭悲劇。“有錢”的父母也應該切記:不要因為自己工作忙,就用給錢的方式來彌補對孩子照顧不足的愧疚。這樣做,他隻會冷漠地拿著大筆的零花錢去揮霍。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成為遊手好閑的敗家子。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即便是一些金錢無憂的家長,也應當在生活中施行這一教育原則。要知道,即使你有實力讓孩子永遠遠離缺錢的煩惱,但再多的金錢都不能給予孩子一顆感恩的心!

記得作家餘華的小說《活著》中寫到的地主少爺富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等到債主登門要債時,他父親痛定思痛,把十萬兩的銀票換成沉甸甸的銅子,再用麻袋裝起來,讓他兒子富貴背著一大麻袋子的錢幣,走上十幾裏地路,去給債主還錢。當沉甸甸的麻袋壓得富貴肩膀滿是血痕時富貴這才悔悟到這些錢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不僅是經濟方麵的事,而且牽涉到思想品質。

文壇巨匠魯迅的一條棉褲穿了好幾十年,是魯迅連一條棉褲也穿不起嗎?當然不是。是魯迅吝嗇嗎?當然更不是。魯迅對青年,對革命,向來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魯迅深刻地領悟到: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物質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們在工作、學習上的精力;還會讓人養成拖拉懶散的作風。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很多青少年犯罪都是由於那些孩子平時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一旦父母不給錢滿足他們的需求,有些孩子就忍不住去騙、去偷、去搶劫,結果抱憾終生。

所以,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珍惜並尊重大人為此付出的勞動,進而養成從小節儉的好習慣。這是每個父母應該近早教給孩子的道理。

冬季帶孩子曬太陽有講究。

冬季,臭氧層出現季節性薄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易給人的身體帶來不同的損傷。因此,在冬季曬太陽要注意科學選擇時段。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

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一時間段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

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