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死要麵子活受罪”。當父母習慣於“死要麵子”,用孩子的成績為自己的臉上貼金時,“活受罪”的肯定是孩子。
據一位媽媽說,平時她和同事們在一起,談論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家聚會的時候也都帶著自己的孩子。孩子成績出色的,父母說話高聲大嗓,眉飛色舞,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孩子成績不如人的,父母不是沉默,就是低聲歎息,總覺得自己矮人三分。
喜歡用孩子的成績來為自己臉上貼金,這是中國一些父母的一個陋習。當孩子在別人麵前為父母爭足了麵子、讓父母覺得臉上有“光”的時候,父母就會對孩子寵愛有加,大加獎勵一番!當孩子讓父母在人前丟了麵子的時候,父母又會氣急敗壞,對孩子大呼小叫甚至打罵。
在中國的家庭裏,孩子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話:“小子,好!這樣的分數真給你爸爭氣!我們總算沒有白辛苦。”或者“你這沒出息的!怎麽才考了這麽點分?你叫我怎麽去見人?”無形中,父母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麵子”成了深入潛意識裏的因素。殊不知,這也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摧殘。
在目前的應試教育機製下,孩子的學習負擔、心理負擔已經十分沉重。作為父母,又怎能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再強加一副“為父母掙麵子”的沉重負荷呢?如果父母有了這種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會為了“麵子”,而苦了孩子。
我曾經驚詫於鄰居一個4歲孩童竟然能背誦三字經,也能計算20以內的加減乘除。每當這個小孩兒在背詩或做運算時,我們都會暗暗稱讚,說這對父母生了一個聰明的孩子,真是好福氣。每每此時,這個小孩兒的父母臉上,總是洋溢著難以名狀的自豪和驕傲。
可是事後我們才知道,就是為了這人前的自豪,每天晚上,這對父母都逼著自己的孩子背詩,做題。才4歲啊,一個原本應該天真可愛、歡蹦亂跳、自由玩耍的孩子就“累死”在了父母的麵子上了。
對於孩子的辛苦,很多家長的說辭是:“現在的孩子累,我也知道,也心疼,但能怎麽辦?現在苦一點累一點,將來不就有著落了嗎?現在要是不學習,將來就在路邊擺個小攤,賣點麻辣燙和烤肉,有什麽出息呢?別說我們沒麵子,就是他自己長大懂事了,也會怪我們做父母的當時沒教育好他。”“所以,別人孩子學的,我們家孩子也要學,我們又不比他們差!”
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以“為孩子好”為名義,堂而皇之地要求孩子做這做那,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是為了自己的麵子。
從古至今,從富到貧,父母總是習慣於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想著有一天他們能夠出人頭地,能有一番作為,為人父母的臉上也有了光。有了麵子,在別人麵前也就能挺直了腰杆講話。但是“死要麵子活受罪”,這個“活受罪”的人是誰呢?——是那些“死要麵子”的父母和他們受罪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孩子,他們要受到更多管教、受到更多約束,累得喘不過氣來,生活沒有自己的空間,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同籠中的金絲雀,沒有絲毫的自由。
誠然,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已經是眾多家長認可的教育方式,但是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承受能力,把握好尺度。如果隻是為了讓自己有“麵子”,就逼迫孩子學這學那,這是極為不明智的。因為這樣會使孩子很小就在高度緊張的壓力下成長,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應該是快樂而積極向上的,現代家庭都不應該再提倡用這種逼迫的方式,使孩子學到技能,而是要讓孩子在愉快、有樂趣的氛圍中學到有用的本領。更不該讓孩子以“活受罪”為代價去換得成績。
有一對夫婦都是大學裏的教授,男的教中文,女的教英語,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從小學會雙語交流,以便在人前顯示驕傲,不埋沒自己的一世英名。有一天,女兒想吃蘋果,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吃蘋果!”媽媽一臉的不高興,說:“什麽蘋果?說‘apple’就給你吃!”於是女兒不敢向媽媽要了,過了一會兒又向爸爸要蘋果,她吸取了先前的教訓,於是跟爸爸說:“爸爸,我想吃‘apple’!”爸爸又一臉的不高興,說:“‘蘋果’都讀不準,還要什麽‘apple’呢?”後來,這個小女孩兒上學了,其他孩子都有說有笑,天真活潑,惟獨她課上課後都是一言不發,孤單地躲在角落。經心理醫生診斷,她得了嚴重的自閉症。
父母隻關注自己的感受,總是壓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把自己的麵子和榮耀排在孩子的興趣和個性之上,這種“侏儒思維下的兒女”的性格、人生、未來又怎麽會好呢?
王女士參加了女兒期末考試後的家長會。父母們聚在一起,無非也就是說說孩子的學習,相互取取經、發發牢騷,當然也總免不了比比孩子的成績。因為王女士的女兒的學習成績一向優異,大家都對她羨慕不已,這個說“看人家的孩子多讓人省心”,那個說“你有什麽教育孩子的好辦法也教教我們”,這讓王女士感到很得意。可是一公布成績,王女士傻眼了:女兒這次隻考了個二十幾名!盡管老師對王女士說,孩子隻是因為數學考試中的一道大題意外失手,才把成績拉了下來,其他幾門課都考得很好。可王女士卻覺得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回到家,就把女兒叫到身邊大聲訓斥起來:“你這次考試怎回事?怎麽會這麽馬虎,把一道大題的分都丟了!平時你都能考個前三名,這回竟然隻考了二十幾名!你知道我去開家長會時多沒麵子,別的家長還要向我取經,結果我女兒考得還不如人家呢!”
像王女士這樣,用孩子的分數來為自己掙麵子的父母,可以說還真不少。其實這種“變態”心理會使孩子變得畏縮,不自信,是一種很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事實上,正因為孩子表現不盡如人意,父母才更應該與老師多接觸,與孩子多溝通,更加關心和鼓勵孩子。如果認為孩子表現不好,同時家長又錯誤地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做了自己的臉麵,一味的訓斥孩子,隻會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自暴自棄,越來越學不好。這樣自己累,孩子更累。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麵比不上別人的孩子時,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衝著孩子發火,要先審視自己,有沒有與人攀比和爭麵子的心態。如果有,就要冷靜地思考和控製這種情緒。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然後找到問題的根源,鼓勵孩子自己克服困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彩色冷飲會降低孩子的食欲。
彩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劑、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經加充二氧化碳氣體做成的。除含一定的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麽營養。這裏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賽蜜和甜味素等。這些物質不被人體吸收利用,不是人體的營養素,對人體無益,多飲用還對健康有害。
那些色澤特別鮮豔的汽水裏麵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會給孩子帶來潛在傷害,過量色素和香精進入兒童體內後,容易沉著在他們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幹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對新陳代謝和體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