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袁世凱“告密”之謎

  袁世凱因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的特殊地位,而成為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1898年是中國的戊戌年,清朝的統治即將走向滅亡,為了挽救愛新覺羅家的天下,年輕並想有所作為的光緒皇帝,在這一年中做出了他一生中最輝煌也最悲慘的一件事,那就是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3 天中,以康有為、譚嗣同為首的改良派通過光緒皇帝頒布了一係列變法維新的命令,稱為“百日維新”。百日維新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維新派六君子被殺害而告終。在政變的前前後後,有一個人最為活躍,他就是袁世凱,他與維新派和慈禧太後兩派都有密切的關係,在其中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傳統的說法是袁世凱以告密的行動把自己的舵轉向了慈禧太後,取得了慈禧太後的寵信。究竟袁世凱有沒有告密,怎樣告密,至今眾說紛紜,留下重重疑團。

  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確實很信任袁世凱,把袁世凱看作是他們的一員。事實上,袁世凱與維新黨人的聯係的確很密切。甲午戰爭以後,袁世凱就與維新派核心人物康有為結交。1895年,在康有為公開上書以後,當時的袁世凱在督辦軍務處當差,他覺得康有為的公開上書切中時弊,也曾向光緒皇帝上書,提出變法事宜,思想觀點和康有為十分接近。1895年康有為第四次上書,都察院、工部都不予代遞,袁世凱曾幫助向督辦軍務處要求代遞。1895年9月,康有為、梁啟超組織強學會,定期講演,印行書刊,介紹西學,製造輿論,聚集力量。袁世凱積極參加強學會,是發起人之一。後來袁世凱被派到天津小站練兵,康有為等為袁世凱設酒餞行,認為袁世凱是和他誌向相同的人。袁世凱與維新派建立了聯係後,維新派要借助袁的兵力,而袁則想通過維新派的薦舉,升官晉爵。但這種微妙的關係在慈禧太後政變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對維新派的態度,清朝廷內部存在著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兩派勢力的矛盾,1898年8月3日,光緒皇帝的又一個密詔送到康有為手裏,密詔中光緒皇帝以緊迫的語氣向康有為敘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難保住,慈禧太後隨時都會對他下毒手。維新派的幾位核心人物聚在一起,捧著皇帝的密詔,痛哭一場後,決定鋌而走險實行兵變,包圍頤和園,迫使慈禧太後交權。他們商議把實行兵變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凱身上,當夜,譚嗣同秘密趕到袁世凱的駐地法華寺麵見袁世凱,袁世凱當麵慷慨激昂,答應兵圍頤和園,殺掉慈禧太後的心腹榮祿,囚禁或殺掉慈禧太後。此後事情的發展在曆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傳統的說法是:袁世凱是個兩麵派,一麵答應維新派的要求,騙得光緒皇帝的信任,另一麵看到慈禧太後的勢力強大,決定投靠守舊派。他用假話支走了譚嗣同。8月5日,袁世凱乘火車回天津,向榮祿告密,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派。當夜,榮祿趕回北京向慈禧太後匯報。8月6日清晨,慈禧太後囚禁光緒皇帝,捕拿維新派,殺了變法六君子,百日維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袁世凱以六君子的鮮血染紅了自己官帽上的頂子,是袁世凱的告密導致了慈禧太後的政變。

  另一種說法認為,袁世凱的告密是消極的,是慈禧太後決定發動政變在前,袁世凱告密在後,戊戌政變並非由袁世凱告密所引起,那時慈禧太後並不知道康有為等要劫持她。傳統說法的依據是袁世凱所寫的《戊戌日記》,在這些日記中,袁世凱並未諱言自己告密,並且他告密是積極的、主動的,回天津後立即找了榮祿。反對傳統說法的人認為,袁世凱在寫此日記時是在清朝統治時期,他誇大自己告密的主動性,無非是向慈禧太後表示他對大清王朝的一片忠心。而且日記中明顯存在著許多疑點:維新派包圍頤和園,殺慈禧太後,是何等重大而緊急的事,袁世凱告密如果是積極的、主動的,為什麽第二天不在北京告密,而要繞遠到天津找榮祿告密呢?8月6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時,命令捉拿康有為、康廣仁兄弟,罪名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如果真是袁世凱告密導致了慈禧太後發動政變,那麽慈禧太後的上諭中為什麽不指名捕拿譚嗣同?告譚嗣同企圖說服自己兵變囚禁慈禧太後,這可是袁世凱邀功請賞最好的砝碼……

  事情的真實惰況可能是這樣的:袁世凱8月5日返回天津,第二天在榮祿處談事,恰逢一個名叫楊崇伊的人從北京到了榮祿府上,向榮祿稟告了慈禧太後政變的消息。在場的袁世凱一聽嚇壞了,他害怕康有為供出譚嗣同去法華寺,同其密謀兵變之謀。於是就將當時守舊派尚不知道的圍攻頤和園、殺慈禧太後的秘密,全盤托出,並大哭失聲,長跪不起,這是他的保命之計。由於袁世凱的告密,事態擴大,並不經審訊把六君子給處決了。袁世凱雖非主動告密,但把周圍密謀全盤托出,總算將功補過,不但被守舊派寬容,而且受到重用。

  戊戌變法中袁世凱的告密是關鍵情節,袁世凱告密的真相如何?因缺乏真實可信的記載,這個問題還將爭論下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