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布局
故宮占地一千多畝,建築麵積為十五萬平方米,南北長九百六十米,東西寬七百五十米,周長三千四百二十米。
故宮首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至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曆史。實際上元世祖在北京建造大內宮殿時,已為故宮奠定了基礎。清朝沿襲明製,雖有幾次修葺,但沒有大的改動。
宮殿的建築式樣嚴格遵循“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的格局,今天的故宮依然保持昔日的原貌。布局嚴整,從正南午門到正北神武門,是一條貫穿南北、九百六十米長的筆直的中軸線,所有的建築都連結在中軸線上。午門是故宮正門,稍北是太和門,太和門後是著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同時建成。太和殿也稱金鑾殿,殿堂高二十八米,殿內麵積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是故宮最高最大的宮殿,也是全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以及重大典禮均在此殿舉行。太和殿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今名。宮殿建在約兩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四周是立龍立鳳望柱。中和殿初名華蓋殿,嘉靖時改名中極殿,順治時改今名,是皇帝舉行大典前休息之地,也是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初名謹身殿,嘉靖時改名建極殿,順治時稱今名,是皇帝賜宴和科舉殿試的試場。三大殿組成故宮的外朝,即“前朝”。再往北便是內廷,內外的分界線就是保和殿以北的乾清門。
內廷的宮殿建築群,可分為中路、東路、西路三個區域。乾清門以北是中路起點,主要由三座宮殿組成: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和日常活動之地,也是皇帝死後的停靈處。解放後曾據清代宮廷檔案重新加以修繕,金色紋飾重帖金箔,殿中高懸的“正大光明”匾額。雍正帝以後實行秘密立儲法,皇帝的立儲上諭一式兩份,一份藏在這塊匾額的後麵。交泰殿,是放置禦璽之處,存放著乾隆帝精心挑選的二十五方禦璽。坤寧宮,明朝皇後所居正宮,崇禎周後即自縊於此殿。清朝把坤寧宮改為祭神的場所,其中的東暖閣是皇帝結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都在此舉行大婚典禮。位於三座宮殿兩邊的東六宮和西六宮,為嬪妃居住,俗稱三宮六院。從坤寧宮北行,就是禦花園,花園內有二十多座大小建築,花徑都是由大小不等、色彩各異的河卵石、精心打磨的石條鑲嵌而成,有“七七圖”、“十樣景”、“博古圖”、“帶形圖”等各種圖樣。另有取材於《三國演義》、《西廂記》、《聊齋》中的“胭脂”等各種連續畫麵。出禦花園為神武門,已到達故宮的最北端。
東路位於乾清宮以東,過景運門經奉先殿車行,有著名的九龍壁,為我國四大九龍壁之一。北麵有皇極殿,皇極殿以北有寧壽宮,寧壽宮後的水井,俗稱“珍妃井”,據說慈禧太後將光緒帝愛妃珍妃投入此井。西路位於乾清門以西,稍北有養心殿,是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末代皇帝溥儀在此殿被迫決定退位,辮子元帥張勳的複辟鬧劇也在此上演,養心殿以北是太極殿和體元殿,慈禧早年曾在此居住。北有長春宮及後妃們居住的翊坤宮、體和宮、儲秀宮等建築。
傳說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據實地測算,實際有房八千六百多間。為了求得布局的對稱美觀,故宮以奇數建房,以中軸為基點,對稱地分布在中軸線兩旁。但文淵閣是貯藏《四庫全書》的藏書處,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建了六間房屋,打破了建築上的平衡,為了彌補這一點,把西頭一間造得非常小,就是人們傳說的半間房。
故宮外是十米高,周長三公裏的圍牆和五十二米寬的護城河。東西南北各開四座城門,分別是東華門、西華門、午門和神武門,神武門明代稱為玄武門。城牆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巍峨的角樓照映著城河垂柳,別有情趣。
故宮的色彩
故宮建築一律用黃琉璃瓦覆頂,牆體塗以紅色。按照五行理論,黃色代表中央,中央屬土,土為萬物之本,黃色逐漸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彩,據宋人王楙《野客叢書》記載,唐高祖武德初年,采用隋朝製度,天子常服用黃袍,禁止百姓用黃色,可見在唐初黃色已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宋代,皇宮開始用黃琉璃瓦覆頂,明清兩代則明文規定,隻有皇宮、皇陵、奉旨興建的宗教場所才能使用,違者要處以極刑。紅色則是中國傳統的喜慶色彩,從周代開始,宮殿建築采用紅色,漢代宮中普遍使用,流傳數千年不變。
但也有例外,文淵閣與南三所分別用的是黑色與綠色的琉璃瓦。文淵閣明末遭受火災,乾隆三十五為儲藏《四庫全書》,仿著名藏書樓寧波無一閣重新興建。藏書之地最怕火災,因為五行中黑色代表水,所以文淵閣以黑瓦覆頂,表達藏書人將書籍傳之久遠的心願。文華殿在東華殿內,原為太子的讀書之所,因為方位在東,色為青色,象征生機,所以最初以青瓦覆頂。是嘉靖時改為黃禮,成為皇帝舉辦經筵即聽侍讀學士講課的場所。南三所是清代皇子的住地,按照儀製隻能用綠瓦,反映了皇族內部等級的不同。
故宮的“金磚”和雲龍階石
傳說故宮用金磚鋪地,實際上是當時民間對皇宮的想象之詞。但故宮的地磚,光潤如墨,質地細膩密實,叩擊後有金石之聲,是特製的上品,對材質、工藝有相當要求。鋪地金磚在蘇州附近五府燒製,因為蘇州土質細膩,可塑性強,燒製技術精良,製成的磚質量上乘,並且可以通過附近的京杭大運河經由水路直接輸送到北京。當時戶部郎中張向之主持燒磚,有《造磚圖說》描繪燒製的詳細過程。經過草熏、柴燒,到金磚出爐共需一百三十天。金磚運到北京,不能直接使用,要經過砍磨加工,磨磚對縫,墁好地刮平之後,最後浸以生桐油,才算正式完工。明代嘉靖年間,用三年時間燒五萬塊地磚,一塊磚需白銀九錢六分,相當於一石大米的價格。
保和殿後階陛間鑲嵌著一塊石雕,長十六點五七米,寬三點七米,重達二百五十噸,上刻流雲、海水和山崖,九條龍翱翔其間,栩栩如生,是明代石雕藝術的精品。故宮石料多采自京郊房山一帶,每塊重萬斤以上,當時運輸不便,搬運選擇冬天,每隔一裏鑿井一口,汲水灑於路上凍成冰道,用騾馬在冰道上緩緩拖曳,約一個月運到故宮。
故宮的火災和防火措施
木結構宮殿容易起火,據明清兩朝的宮廷檔案和有關史料,故宮曆經火災劫難。明永樂十八年(1420),故宮建成,明成祖從南京遷入北京新宮殿。四月,金鑾殿因為受雷擊發生大火,蔓延到外廷三大殿,全部毀於火災。直至二十一年後的正統六年(1441),才完成重建工作。正德六年(1514),因上元節懸掛的喜慶宮燈著火,內廷的主要宮殿乾清宮、坤寧宮毀於火災。嘉靖三十六年(1557)夏,再次發生大火災,外朝基本被燒毀,清掃灰燼就動用了三萬多名軍工,征用小車五千多輛,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重新建成三大殿。萬曆二十五年(1597),三大殿再次毀於大火,內廷的乾清、坤寧二宮也同時被毀。崇禎十七年,明王朝滅亡,李自成農民軍進駐故宮,不久戰敗西撤,撤退時放火燒毀了幾乎整個故宮。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十二月,光緒帝大婚前夕,故宮發生大火災。民國十二年(1923)六月,故宮突發大火,燒毀建福宮花園內的一大批建築,陳設貯藏於此的不少文物也同時毀之一炬。溥儀懷疑是太監為了遮掩偷竊文物的行徑有意縱火。以上所舉隻是損失重大的火災,其他小火災更是不勝枚舉。
故宮宮殿外多備有粗重的水缸,明代多用鐵或青銅製成,缸邊兩耳加上鐵環,式樣古樸;清代則改為鎏金大銅缸或燒古青銅缸,兩耳為獸麵銅環,較為華麗。據清代宮廷檔案記載,口徑一點六米的銅缸重達三千三百九十二公斤,造價折合白銀五百多兩。每個殿外的缸多少、大小均不同。陳設這些缸並非為了美觀,而是有實用價值。平時缸內貯滿清水,冬季時罩上棉罩,下邊石道內放上炭火,以防結冰。這些都是古代消防措施,為了隨時撲滅火災。但是,事與願違,故宮火災不斷。
故宮曾是明清兩代的政治樞紐,現在它成為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它既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代表作,也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