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孝莊太後下嫁多爾袞之謎

  清初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並且處於明清易代、清朝在中原立足未穩的非常時期。扶助幼帝、安定朝野上下,不能不歸功於孝莊太後。

  孝莊太後姓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蒙古科爾沁草原,她的父親寨桑是一個大部落的首領。這時努爾哈赤領導後金(清朝前身)與明王朝爭奪對蒙古草原各部落的控製權,鼓勵後金貴族與蒙古貴族聯姻,並且親自為兒子皇太極挑選了寨桑的妹妹為妻。這位博爾濟吉特氏命運不佳,因為多年不育受到皇太極的冷淡。皇太極練兵路過寨桑部落,無意中發現寨桑十三歲的女兒品貌俱佳,遊牧民族沒有嚴格的通婚限製,他不顧自己身為女孩姑父的事實,馬上派人送上聘禮,明天啟五年(1625)二月,小博爾濟吉特氏正式以妾的身份嫁給皇太極,不久,皇太極夫人病逝,她被扶為正室。明崇禎九年,(163),皇太極稱帝,年號由天聰改為崇德,是為清太宗,博爾濟吉特氏被封為莊妃。

  皇太極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仿效明朝的政治體製設立六部、大學士,翻譯漢文典籍,模仿科舉製考試實行滿、漢、蒙古三族的考秀才製度,依靠武力臣服蒙古部落和傾向明王朝的朝鮮王國,解決了與明朝作戰的後顧之憂。正當他與明軍作戰屢獲大勝,誌在奪取天下時,在崇德八年(1643)突然去世。皇位繼承人選成了大問題,滿族與漢族習俗不同,立弟立子均可,因此皇位爭奪戰更為激烈。

  皇太極有兄弟十六人,又有十一個兒子,長子豪格,勇猛善戰,頗受寵愛,皇太極曾命其與自己的三個同父異母兄弟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武英郡王阿濟格共同處理國家事務。繼位人選雖多,最有實力的是睿親王多爾袞,他手中握有正白、鑲白兩個旗,同時爭取到正黃和鎮黃兩旗的支持。奇怪的是,他本人沒有繼承皇位,轉而扶立皇太極年僅六歲的幼子福臨為帝,即清世宗,改元順治,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不久,豪格因被控告在背後咒罵多爾袞,被廢為庶人。

  多爾袞之所以立福臨為帝,恐怕與福臨的母親莊妃有很大關係。多爾袞在父親努爾哈赤過世、母親被逼自殺殉葬時,由皇太極接進宮中撫養,年僅十五歲,而莊妃年僅十四,兩人相處融洽。順治帝即位後,莊妃旋即晉升為孝莊太後。順治六年,多爾袞王妃、孝莊太後的妹妹博爾濟吉特氏去世,此後,他便在攝政王的頭銜上加上“皇父”二字,自稱“皇父攝政王”,死後,順治帝尊其為成宗義皇帝。其中種種費解之處難免啟人疑竇,關於此事的合理解釋是孝莊太後下嫁多爾袞。明末遺臣張煌言聞知此事,譏笑清廷悖德亂倫,作有《建州宮詞》,其中三首專記此事: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裏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後婚。

  清楚表明孝莊太後下嫁多爾袞確有其事。第三首“椒殿夢回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一句,暗示順治帝不是龍種,極盡訕笑。但在當時,太後下嫁的確是穩定當時朝政的最好辦法,何況兄死弟娶嫂是遊牧民族的風俗,本不足為怪。但隨著清朝統治者的漢化程度日漸加深,此事因違背中原禮俗遭到恥笑,乾隆帝銷毀了有關此事的所有官方材料,從此人們諱莫如深、三緘其口。清末宣統年間,內閣儲藏檔案的大庫圍牆倒塌,大臣劉啟瑞奉命檢庫藏,“既得順治時太後下嫁皇父攝政王詔,遂以聞於朝”。

  若是僅止於下嫁親王,此事便僅止於皇宮軼事,事實上,孝莊太後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成為清初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順治一朝,她基本居於幕後,偶爾出謀劃策。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三,年僅二十四歲的皇帝不幸染上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臨終前討論繼位人選,孝莊太後堅持立順治帝年僅八歲的第三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帝。順治帝極其信任的西方傳教士湯若望支持這一建議,以玄燁出過天花、今後不會有生命之憂的理由打動了順治皇帝。正月初七日,順治病故,玄燁即位,改元康熙,孝莊太後承擔起教育、撫育幼孫的重任。為避免出現朝臣專權局麵,順治帝規定,軍國大事經四位輔政大臣議定後,必須由孝莊太後最後裁決。四位輔政大臣,以鼇拜權勢最重,野心最大,他排擠掉其餘輔臣,獨斷專行,對小皇帝構成極大的威脅,康熙帝唯一可依賴的人便是祖母孝莊太後,在重要關頭,她教給小皇帝處置方略,每每奏效。

  康熙六年(1667)七月,康熙帝舉行親政大典,兩年後,他用宮廷遊戲的辦法一舉消滅鼇拜集團,十六歲的少年皇帝真正“親政”。孝莊太後正式退出政壇。康熙二十六年(1687),太後身體不適,她立下遺囑,要求葬在順治、康熙祖孫兩人的陵旁:“太宗(皇太極)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於孝陵(順治帝陵)近地安居,我心始無憾。”

  雍正二年,她的願望得到滿足,孝莊太後的靈柩被正式安葬於清東陵,稱為昭西陵。她的兒子順治帝和她的孫子康熙帝長眠在她的身旁。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