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是明成祖的親信內監。鄭和本姓馬,遠祖是中亞回教徒,隨忽必烈征戰雲南定居於此。鄭和從小當了明朝的俘虜,送入宮中成為宦官,分派到燕王朱棣府邸,因聰明乖巧,受到賞識。燕王推翻建文帝取得政權後,鄭和因隨同燕王“靖難”有功,賜姓鄭,官居正四品的“內官監太監”。永樂元年(1403),鄭和師從成祖的謀臣、道衍和尚姚廣孝,皈依佛教,別名三寶(三保),也被稱為“三寶太監”(三保太監)。
明成祖即位後,派了蔣賓興、王樞等人到東南亞一帶宣諭這一重大政治事件,希望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聯係,也借此炫耀大明帝國的國威。隨後,成祖以鄭和為使節,開始了一連串大規模的海上活動,有七次,前後延續二十八年,因主要活動區域在今天的加裏曼丹島以西海域,舊稱西洋,因此這些航海活動總稱“鄭和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鄭和首次奉成祖之命下西洋,隨行副官侯顯也是一位能幹的內監。隨行人員中有阿拉伯語翻譯數位,因為蘇門答臘以西都是回教國家,隨從中有人對阿拉伯文化較為熟悉,或本人就是回教徒,如馬歡、鄭崇禮等人。隨同鄭和下西洋的馬歡撰有《瀛涯勝覽》、費信有《星槎勝覽》、鞏珍有《西洋番國誌》,對下西樣的過程和西洋各國有詳盡描繪,保存了珍貴文獻資料。
鄭和首次出行,統帥都指揮使二人,指揮九十三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若幹,共有士兵二萬七千八百多人,二百零八艘船隻。從太倉劉家港出發,經過福建長樂,首站到達占城國首都,以下航站依次是爪哇蘇魯馬、蘇門答臘南部舊港、馬來半島西岸的滿剌加。在滿剌加,船隊稍事休整,設立兵營、倉庫,儲藏貿易貨物,而後繼續西行,到達錫蘭山,繞過印度半島向北到達葛蘭、柯枝,終點站是古裏。鄭和部分隨行船隊分成兩隊,一支繼續向西北航行,到達伊朗,繞過阿拉伯半島進入紅海,終點是回教聖地麥加;另一支向西南航行,直達非洲東海岸。
鄭和船隊與所到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並參與到當地的政治鬥爭和貿易體係之中。首次航行到蘇門答臘舊港,打敗前來奪寶的當地華人首領陳祖義,隨船押解到南京正法。第三次航行,打敗搶劫船物的錫蘭國王亞烈苦奈爾,攻占錫蘭首都,活捉國王及其妻小,押回南京,明成祖另立亞烈苦奈爾的親戚為王。滿剌加國成為明王朝最忠實的藩邦,明朝公主下嫁滿剌加蘇丹,從永樂三年(1405)到正德六年(1511),雙方來往貢使不斷,當地至今有三保山、三保祠等古跡。與中國發生朝貢貿易的還有蘇門答臘、阿魯等國,南洋商人經常跟隨自己國家的貢使到中國貿易。明政府為管理日益增多的來往商人,在寧波、泉州、廣州三地各設一人提舉市舶司,免費提供食宿,為這些貢使商人享受免稅的優惠待遇。中國文化因此影響到東南亞一帶,三佛齊等國成為明朝的屬國。印尼的伊斯蘭學者哈姆加認為“印尼和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的發展,與中國的一位穆斯林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明代中後期,中國商人到東南亞經商也十分踴躍,尤其是東南沿海福建一帶,有不少中國人移民到當地,雖然未必是鄭和下西洋的直接影響,但與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開放風潮大有關聯。
明成祖時,鄭和七下西洋,分別是永樂三年(1405)、五年(1407)、六年(1408)、十年(1412)、十九年(1421)、二十二年(1424),航行時間一到二年不等。永樂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去世,其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他聽從朝中某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年號宣德,作為明王朝開放政策的餘波,宣德五年(1431)十二月再次派鄭和下西洋,二萬七千餘人分乘六十一艘船隻從南京起航出發,鄭和在返航途中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此後明朝開始關閉帝國的大門,明中期進一步實行海禁政策。
據有關資料記載,鄭和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樹立九根大桅杆,由位於南京龍灣的龍江船廠製造。排水量約為一萬四千噸,載重量在七千噸以上,論形製之巨大製作之精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有關研究人員已成功複製鄭和寶船。載於茅元儀《武備誌》中的《鄭和航海圖》,繪製地圖二十餘幅,是中國首部航海圖。
鄭和下西洋證明了在 15 世紀,中國具有世界領先的航海科技和船隻製造技術,比歐洲地理大發現早一個世紀,基本與世界新航路的開辟處於同一時間段。但是,中國很快失去了下西洋的動力,以後再無大規模的海上征伐與貿易。
我們至今不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確切原因,有人認為是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有人認為是為了搜尋明朝建國前割據東南一方的張士誠或方國珍的餘部,也有人認為是為了促進海上貿易,建立海上大聯盟。不管原因如何,中國自動開始了航海的黃金時代,也自動結束了一段燦爛的海上航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