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明初“胡藍之獄”之謎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明朝曆史正式開始。從元至正十二年(1352),身為遊方僧的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建立大明政權,朱元璋戎馬征戰,是在馬上得的天下。他能在元末各路義軍群雄並起的複雜局麵中,異軍突起,並最終建立明王朝,與他身邊有一批運籌帷幄、能征善戰的文臣武將是分不開的。這批人因幫朱元璋爭奪天下有功,都得到了很多的封賞,在政治、經濟及至軍事上都有很大的勢力。其中以出身於朱元璋家鄉濠州、鳳陽一帶的居多,據洪武四年(1371)的政府統計數據,共有六個國公和二十八個侯,以李善長、胡惟庸諸人為中心,組成勢力強大的“淮西幫”控製政壇,極力排擠非“淮西幫”大臣,朱元璋的親信謀士、浙江青田人劉基因此於洪武四年(1371)告老還鄉。

  淮西幫公侯的權力過大對皇權形成極大的威脅,隨著新王朝外部敵人的依次平定,朱元津對王朝內部權勢顯赫的王侯將相的猜忌也越來越重,擔心他們中的部分人恃功居傲,不服統治,甚至搶奪皇位。加上朱元璋本人權力欲極強,削奪淮西邦功臣的權力,就成為明太祖的重要任務。淮西集團首領李善長是洪武元年(1368)到洪武四年(1371)的左丞相,在朝臣中位列第一。胡惟庸為人頗有權謀,拉攏李善長,把兄長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侄子。由於李善長的極力推薦,胡惟庸得到明太祖的信任,洪武六年(1373)升任左丞相,負責處理具體的行政事物,汪廣洋為右丞相。在胡惟庸之前的四位丞相中,李善長小心謹慎,汪廣洋懦弱嗜酒,徐達常年統兵在外,與明太祖的衝突還不激烈。

  胡惟庸性格飛揚跋扈,他充分利用丞相的權力,擅自處理政務、獨掌生殺大權。對於各部及地方給皇帝的奏折,往往先自行拆閱,徑自處理,若發現對自己不利的就隱匿不報;對於官員的生殺升黜大事,也時常不經奏報便獨斷專行。大將軍徐達把胡惟庸的種種劣跡上告朱元璋。胡惟庸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收買徐達的敵人陷害徐達,使得徐的告發沒有成功。同時胡惟庸在朝廷中不斷培植私人勢力,並與軍界來往密切。一些希望出人頭地的投機者紛紛投奔於他的門下,於是,在他的手下出現了一個集文臣、武將於一體的小集團。胡惟庸的專權僭越引起了朱元璋的不安,他認為朝臣專權是前代的弊端之一,也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下定決心,消除這一心腹之患。皇權與相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殺了左丞相胡惟庸,並對和他來往密切的一些官員也進行抄家滅族。以後,又加胡惟庸以“通倭”、“通虜”和“謀反”的罪名,不斷牽連擴大,幾興大獄。到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常遇春、葉升等人也以與胡惟庸“交通謀反”被殺。當時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被賜自縊,而家屬七十餘人皆被殺。大批淮西幫的異姓公侯家族被處以極刑。最無辜的是明初著名儒臣、文學家宋濂,因為受孫子宋慎連累,耄耋之年被貶到四川茂州,葬身異鄉。胡惟庸案前後延續了十年之久,因“胡黨”罪名被滅的有幾十家王公貴族,前後被殺達三萬多人。朱元璋以《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誅連蔓引數年未清。朱元璋還下令,從此廢除中書省,不設丞相,政務由皇帝親自裁決,並立下法規,嗣君也不得再設丞相,群臣敢有請立者處以重刑。中國封建社會實行千餘年的丞相製度至此畫上句號。

  胡惟庸案才告一段落,藍玉之案繼之而起。藍玉是明朝開國勳臣常遇春的妻弟,驍勇善戰,明朝開國後,繼續與傅友德、徐達、沐英等將領南征北戰、平定邊疆,明太祖曾比之為漢代良將衛青、唐代良將李靖,因功被封為涼國公。但藍玉為人驕橫,霸占民田,廣蓄莊奴,有許多義子仗勢欺人,趕走前來執行公務的禦史,掌握所屬軍隊將校的任免權。朱元璋極為反感,多次加以申斥。洪武二十六年(1393),錦衣衛指揮出麵控告藍玉謀反,嚴刑之下,藍玉承認與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吏部尚書詹徽等人組成謀反集團,想趁太祖舉行籍田儀式時起事。如果聯想到錦衣衛指揮是明太祖親自操控的特務頭子,藍玉之案的性質也就昭然若揭。藍玉全家被殺,列侯以下被族誅的不可勝數,受藍玉案誅連被殺者達一萬五千人,明太祖公布《逆臣錄》向天下詔告逆臣之罪。這一案幾乎把軍中勇武剛強之將殺了個精光,淮西集團的軍事力量基本被摧毀。

  胡惟庸和藍玉兩案,史稱“胡藍之獄”,前後達十四年之久,誅殺四萬五千餘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功臣也被以各種借口除去。如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當年在與陳友諒大戰中,曾堅守南昌八十五日,立有大功,卻被加以“親近儒生,胸懷怨望”而被鞭死;開國第一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當年起義的患難與共的戰友,洪武十八年時生背疽。據說這種病最忌吃蒸鵝,朱元璋卻特賜蒸鵝給他,徐達流著淚當著使者的麵吃下,沒多久就病死了。這樣,經過多次大小獄案,明朝的開國功臣宿將幾被誅殺殆盡。能終老林下的開國功臣隻有告老回鄉的湯和一人。

  明太祖屢興大獄,並不是簡單地處置幾個不忠的大臣,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胡藍之獄是朱元璋加強專製中央集權,不斷刷新機構的一種措施,這跟朱元璋統治集團的特點有很大關係。朱元璋是中國封建社會唯一貧民出身的皇帝,他和淮西集團的許多人一起出生入死,稱帝前地位是平等的。但政體要求把朱元璋神聖化,而許多功臣大將從心理到行為都沒有適應這種劇變。“起自閭巷而貴為天子”是他們所親身經曆的,昔日平起平坐的朋友,突然之間要匍匐稱臣,這是起自民間的朱元璋與出身於統治階級的皇帝建國後所麵臨的不同情況。如李世民等人,起兵之初跟他那些攀龍附鳳的人之間的君臣關係就已確定下來,他們已習慣了這種上下等級,故君臣之間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而明初的諸多功臣大將在平定天下後成為新貴,占有大量良田美宅,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擴張都與皇室的統治集團的利益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像胡惟庸的“擅權撓政”,藍玉的“進退自恣”,都是專製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另一方麵,朱元璋也是出於其後代能否坐穩江山的考慮。朱元璋稱帝時已41歲,從明王朝建立到天下大定已60歲。他出身貧窮,以“起自田畝”的淮右布衣一躍而躋身帝王之列。他不像李世民那樣有關隴集團作為政權的可靠屏障,也不像李世民那麽年輕,18 歲起兵,24 歲定天下,諸功臣到他年老時亦皆衰老,對子孫即位無後顧之憂;他也沒有像趙匡胤那樣,33歲黃袍加身,身邊還有其弟趙光義駕禦功臣。而朱元璋當時所麵臨的子弱孫幼情況,使他對其子孫能否坐穩江山問題的考慮更多,也更迫切。當朱元璋大開殺戒的時候,文弱儒雅的太子朱標曾勸諫他不要濫殺無辜,以免傷了君臣和氣。朱元璋當時沒有聲響,第二天,他拿著一根滿是荊棘的棍杖丟在地下,讓朱標去撿,朱標看到上麵都是刺,麵有難色。朱元璋拿起棘杖,用利劍削去上麵的荊棘,交給太子說:“你怕刺不敢拿,我替你把這些刺削掉,再交給你,豈不更好!我殺的都是好惡之人,把內部整頓好了,你才能當這個家。”

  正是上述這些複雜的因素,促使他做了許多在當時乃至以後看來都是很過火的事情。總體而言,胡藍之獄是絕對皇權的產物,是朱元璋為建立絕對皇權勢在必行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