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又名《忠義水滸傳》,但是《水滸傳》的作者是誰、版本問題都是有爭議的。
關於作者是誰,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水滸傳》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至少施耐庵是這部書主要的作者。
《水滸傳》的成書時間比較長,大體上經曆了從南宋初年到元末一百多年的時間。《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也比較複雜,它不是由某個作家單獨創作的,而是民眾創作與文人作家創作相結合的產物。水滸故事先在人民群眾中口頭流傳,而後經過民間說話藝人的加工成為話本,最後再到文人的加工創作,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創作過程。所以《水滸傳》的創作者是誰的問題,很是複雜,因而也就出現了種種不同的看法,引起了學術界的長期爭論。
《水滸傳》故事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一次農民起義。宋江等三十六人起義反抗北宋朝廷,曆史上確有其事,《宋史》的《徽宗本紀》和《張叔夜傳》等文獻對此事均有記載。宋江等人的起義給當時的封建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但不久起義就失敗了。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南宋時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並不斷豐富起來,後來被民間說話藝人演繹成說話的形式。到宋末元初時,宋江等三十六人起義的故事,則被寫入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宋江起義的故事在流傳過程中逐漸地完整和豐富起來的。元代是我國戲劇的繁榮時代,當時表演的雜劇中就有不少的《水滸》戲。元末明初,百回本《水滸傳》問世,這是在以往長期流傳的民間故事、說話藝人話本和元代戲劇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成果。《水滸傳》時對以往水滸故事的一個高質量的總結,是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一工作的完成者是誰呢?
明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此後胡氏的觀點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直到今天,所有版本的《水滸傳》基本上都冠有施耐庵的名字。
但是也有人認為,《水滸傳》是明人郭勳組織其門客編寫的,作者應是郭勳等人,而不是施耐庵。其理由有二:其一,郭勳的百回本《水滸傳》應是《水滸傳》的最早版本,明初時尚無人提及《水滸傳》,而現在可能見到的最早談到《水滸傳》的文獻是出現在嘉靖年間(1522~1566 年),而此時距明初已一百多年,所以《水滸傳》不會產生在元末明初;其二,有人考證《水滸傳》中的不少地名都是明朝的建製,這是元末明初人不可能寫的出來的。這樣足以證明《水滸傳》不是元末人施耐庵所作。甚至還有人懷疑施耐庵存在的真偽問題。有考證稱,明代嘉靖時還沒有公開在小說卷首署上作者真名的慣例,所以《水滸傳》上所屬的施耐庵也許並非真名實姓,或是為逃避文網迫害的偽托名字。
還有人認為,《水滸傳》的作者是羅貫中。羅爾綱先生就持這種觀點。他將《三遂平妖傳》和《水滸傳》兩書的讚詞、敘事以及書中表現出來的政治態度進行對照比較,發現《三遂平妖傳》的二十一篇讚詞中,有十三篇被插入到《水滸傳》中。他認為這就說明了兩書是出於同一位作者之手的。既然《三遂平妖傳》肯定是羅貫中所作,那麽就可以斷定《水滸傳》也同樣是羅貫中的作品。
另外,也有人認為《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兩個人合作的。支持這一論點的人有以下根據:明人高儒《百川書誌》著錄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題為:“施耐庵撰,羅貫中編次。”一般研究者都認為《百川書誌》所載當是《水滸傳》的祖本,因此這一材料很有權威性。天都外臣作序的《水滸傳》,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水滸傳》版本,此本題署:“施耐庵集傳,羅貫中纂修”,這又是一證。
除《水滸傳》的作者之爭,《水滸傳》的版本問題學術界也不能達成一致。《水滸傳》的版本不僅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一百一十五回等不同版本流傳,而且還有繁本和簡本兩個係統。繁本與簡本是相對概念,兩者的區別,在於敘述故事情節時的文字詳略不同。現在學術界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在繁本係統中百回本是明代出現的最早版本,後來有人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水滸英雄征剿田虎和王慶的內容,於是出現了一百二十回本,明末又出現了金聖歎刪改的七十回本,繁本係統內部的發展脈絡基本清楚。簡本係統中也有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不同版本。然而繁本與簡本的產生先後的問題又是一樁不明不白的懸案。
有兩種觀點一直進行著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水滸傳》先有簡本後有繁本,繁本是在簡本基礎上加工增補而成的,《水滸》版本的發展順序是由簡到繁;另一種觀點認為,《水滸傳》是先有繁本後有簡本,簡本是由繁本刪節而成的,其發展過程是由繁到簡。
《水滸傳》先有簡本後有繁本的由簡到繁的觀點,是在學術界占統治地位的觀點。魯迅先生最早提出了這一觀點。他認為簡本與繁本在用字造句上有很大差異,如果是經刪改的,會很麻煩的。一百一十五回的簡本《忠義水滸傳》與《三國演義》在明崇禎年間曾被合刊,名為《英雄譜》。魯迅先生對五種版本的《水滸傳》進行了分析比較後認為,簡本一百一十五回本文筆粗糙,保留初成時的原貌,應該是最早的版本,至少也接近於最早的版本。鄭振鐸先生認為簡本是羅貫中的《水滸傳》原本,或者說是最接近羅貫中原本的本子,那麽繁本當然就出現在這之後了。
另一種觀點與此相反,認為簡本是繁本的刪節本。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是孫楷第先生。孫楷第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水滸》校勘,發現容與堂本和鍾伯敬評本的正文有的地方作有刪節符號,而所見的簡本則刪掉了相應的內容,因而得出結論為文簡事繁的百回本,就是百回本的刪節,也就是說繁本是底本,而簡本是後出本。王根林、張國光等人也先後聲援這一觀點。張國光認為,就長篇小說創作的一般規律而言,是從小到大,從低級到高級,文字逐漸精細,故事情節逐漸合理,複雜,思想性、藝術性逐漸提高。但也有特殊情況,《水滸》的演進過程就是特例,不完全符合上述規律。張國光根據明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和清人周亮工《因樹屋書影》所提供的材料作為依據,認為《水滸》出現刪繁為簡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出版商們出於謀利目的而采取了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的手段。此外他還分析了胡適的《一百二十回水滸傳序》和鄭振鐸《水滸全傳序》等文章,認為鄭振鐸晚年對《水滸傳》版本問題的提法已有所改變。
近些年,刪繁為簡說的呼聲漸高,由簡到繁說則再次遭到了挑戰和衝擊。爭論並沒有停止,謎底還未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