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
他不用幫助就知道怎樣穿鞋子,怎樣穿衣服,怎樣脫衣服。在他的歡樂中,映照出人類的尊嚴,因為人類的尊嚴是從一個人的獨立自主的情操中產生的。
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辦。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曾經看過關於美洲豹的故事:母豹每當抓住獵物後,隻要有孩子在身旁,她都不會將獵物立刻咬死,而是留下一半的生命,將其放生,讓幼豹自己去追逐、與之格鬥。她的做法看似有些荒唐,食物都到手了,為何又要費那麽多力氣才讓小孩吃呢?其實,那是母豹在刻意鍛煉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便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熊媽媽把兒子哺育到兩歲時,就會將它趕出家門。無論是冬日或是雨季,也無論兒子怎麽眷戀、哀求,熊媽媽都是冷麵鐵心的。小熊崽的唯一選擇是惜別母親,投進門外的世界,獨自去大自然中生存-這就是動物界的生存法則。而我們人類有太多的優越、特別是那些不懂得生存法則的家長,他們將子女永遠當成是“孩子”-他們必須庇護的對象。所以才有了:
或者當著同學的麵給六年級的孩子係鞋帶;或者不顧孩子的反對每天開車接送已經高一的孩子;或者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時,對孩子說以後機會多的是,但現在不行;甚至於在孩子犯了錯誤做了錯事,父母親為其開脫,李代桃僵。
麵對父母們永不放心的照顧,孩子們是怎樣一種態度呢?
“讓我用我的方式為你分擔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讓我成為一個可以獨立的人,讓我成為一個離開家也能打理好自己的人。媽媽,請讓我自己來!”
“媽媽,你不應該代替我處理自己做錯的事。雖然這樣讓我要輕鬆些,但是我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每次都無視我的感受。看著同學們都有自己的一番小天地,自己還在父母的繈褓裏生活著……爸媽,放我一馬好嗎?”
“無論現實生活給我們是香甜、是刺痛、還是辛酸,我毫無畏懼,痛苦和歡笑必伴隨著我一起成長,走向成熟。”
看看,對於各位父母的“關心”和“好意”,孩子們並不領情,因為孩子的天性要成長,要獨立,誰也阻止不了一個個生命成長的天性!
《神童的悲劇》中少年大學生魏永康,2歲就能認1000個漢字,4歲基本學完初中課程,8歲連跳幾級進入縣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便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係,17歲便成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最年少的碩博連讀研究生。是什麽導致他中途被學校勸其退學,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這是母親包辦的代價!
日本人拉納麵對兒子砸壞鄰居的玻璃,卻不同一般父親那樣自己去處理,而是讓小拉納自己背著玻璃去鄰居家賠償,並接受他們的訓教(詳見《拉納父子》)……-這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責任自己負。
怎樣的關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護,願各位讀者閱後去深思評說。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