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鎮,一位親生母親因兒子考分不佳以凶器毆打致死的消息轟動了各地媒體,震驚了全國。
慘死兒童夏禹(化名)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性格內向,卻是一個十分聽話又懂事的孩子。雖然其母自父親離異後性格越發暴躁和爭強好勝,夏禹都能逆來順受。夏母規定兒子每次考試必須進前五名,否則便用棍棒懲罰。夏禹小學的五個年頭,就是在母親暴力的威嚇和皮肉痛苦的警示下走過來的。
1987年3月夏母下崗後去了一家餐館打工,為了保住這份工作,經常早去晚歸。夏禹放學後,有時得擠出時間來料理家務和做自己的晚飯。沒規律的生活使他接連兩次考試成績下降,免不了又遭到母親的兩次暴打。
1987年6月期末考試後,學校開了一次家長會,並讓考分在前十名的家長在前排就座。夏禹自知成績沒有達到媽媽的期望值,怕媽媽生氣,怕媽媽責打,便謊稱自己總評成績考了第四名,母親當之無愧地去了前排就坐。可當校長宣布考取前十名的學生中沒有夏禹時,夏母驚呆了。在全場的哄笑聲中,她退出了前排,一把拉起十歲的兒子逃離了會場。
恥辱、失望和被欺騙的烈火在夏母心中點燃了!一路上夏母將兒子邊拉邊打,像打一個小偷一樣。當她到家後,隨手抓起放在窗台上的鐵製的三角形木銼大打出手。打一下一條血痕,打一下一聲慘叫!
“媽媽,求求您!別打了!”
“媽媽,我保證再不撒謊了!”
“媽媽,我受不了啦!我下次一定考前五名!不吃飯、不睡覺,都要考……媽媽,求您,我……不行……了……”
夏母完全喪失了理智,竟然扒光了兒子的衣服,發瘋似地毆打,全然不顧孩子的求饒,全然不聽孩子的保證,像打一個牲口,不,在她的眼中,像在給一個汽車輪胎打氣-氣灌足了,車子才好開。這麽多年來,她都是這樣做的-打了,就聽話了,成績就好。
打、打、打,一個多小時的刑法,直到兒子沒有聲息。夏母也累了,攤在了地上。之後,她像往常一樣,盛水給兒子揩搽血痕的臉,一邊哭說:
“兒子,媽媽不想打你,媽媽也痛……可媽媽沒法,要想你成材……你可是媽媽的唯一希望啊!你下次可一定要考上前五名呀,兒子,兒子……”
然而,兒子再沒有答應她,也再沒有醒來。
一個可愛的鮮活的生命在現實“分數至上”的毒化理念中就這樣無辜地泯滅了!
夏禹的媽媽在失去兒子後不久,精神失常,伴隨她的是孤獨慘淡的一生……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