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成績都不太好,爸媽也為此操盡了心,每次看見那讓人生氣的分數就準備好回家接受父母的“審問”。我甚至有幾次還幻想自己是好學生,受到老師的誇獎,最後還是不得不提醒這是假的。
爸媽很喜歡拿我和其他的孩子作比較。大概天底下的父母都這樣,自己孩子的優點也是缺點,缺點還是缺點。媽媽說這是禮貌,我說這是是非不分。一次,我明明考得很好,爸媽也很高興,當他們知道了另一位同學的成績時,臉又沉了下來,說我不如她,不就是差2分麽?表揚又沒有了。那2分就真的那麽重要麽?我不懂。他們重視的就隻有我的分數有沒有再高一點,其他一切不管不問。
其實我認為考試作弊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作弊的人自己也不想靠作弊來獲得榮譽,隻是不想被父母念叨、批評。隻要作弊取得好成績,就能得到父母難得的誇獎。
我也作過弊的,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一次英語聽力時,我發現自己忘了背單詞,便動了作弊的念頭,順利地過了關,老師也沒有發現。後來我經常作弊,終於一次不小心被老師發現了,結果不用說也知道,我被打了手心,還請了家長。從那以後,我再不敢作弊了。
細想起來,作弊是不對,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有那麽多學生有過:作弊的念頭?這些提問隻有留給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學校和社會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