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的一個中午,重慶紅嶺手外科醫院收治了一位年僅6歲的小女孩劉貞琴。她的左手小指頭已被砍掉,小拇指皮膚呈現4條刀痕,第二關節骨頭斷成6小段,手及手腕的血跡未幹。
“是誰造的孽呀?”值班醫生陳大夫眉頭緊蹙,用淩厲的目光向小女孩的父親問道。
“是她自己。”劉詳隨口答道。
“她自己?”值班大夫頓時驚呆了。他心裏默想,這指頭的傷情是揮刀砍了六下的結果,這對於一個小孩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堅強!
“真是你自己砍的嗎,小妹妹?”
女孩不答,隻是微微點了點頭,她的眼光充滿了堅毅。
小貞琴是一個十分可愛的農村孩子。爸爸在城裏打工,媽媽已懷孕七個月,婆婆是殘廢人,在家裏隻有她同爺爺是主要勞動力。她剛上一年級,成績都是A。每天中午還要返家做事,打豬草呀、揀柴火呀、給婆婆揉腳呀等,臨到上課了,又跑回學校。爸爸下班回家,她會用微笑迎接,“爸爸,您歇歇吧,我給您做飯”。
小貞琴是這麽優秀的一個孩子,怎麽會自殘手指呢?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上午,她一早就起床做作業,然後去後山坡打豬草。當她背著背簍汗流浹背地回家時,被母親叫住了。
“你拿了我桌上的錢沒有?”
“沒有。”
“五毛錢,你拿沒有?”
小貞琴不再答,轉身離開了。
母親追上女兒,一把拉住她的手:“錢給我拿出來!”接著又胡亂搜身。
“媽媽,不要冤枉我!”小貞琴憤憤說罷,扭身逃走了。
母親衝著女兒的背影激將道:“沒拿錢,你就把手剁了!”
家門前的黃桷樹下,蕭瑟秋風將黃葉吹落一地。小貞琴孤寂地坐在那兒,眼淚禁不住淌了出來。她可是一個堅強的孩子,從不好哭。去年有次打豬草,不幸從高坡上摔了下來,右腿脫臼,她都沒吭一聲。可是眼前,她卻感到世界是一片昏暗。偷就是賊!如果是哪個外人說出,她寧可同他拚命也要掙回清白!可這是出自媽媽的嘴呀!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心目中她是個好孩子、好榜樣,她還想今後到城裏讀大學,想當畫家。可怎麽能容忍自己是賊!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委屈和無助……要洗刷掉自己的壞名聲,唯一的選擇是剁掉這手指!
當小貞琴到廚房揮起菜刀的時候,她的右手顫抖著,她的額頭沁著冷汗-她才六歲呀,一般家庭六歲的孩子還在媽媽懷中撒嬌呢,我們的小貞琴卻擔當起了麵對劇痛維護尊嚴的義舉-這是常人、這是成人都難以踐行的選擇……貞琴手術後,母親挺著肚子來到她的病床前,懊悔和歉疚布滿她的臉頰。她給女兒帶來鹵雞翅和兩本童話書,竭力想用行動來換取孩子的諒解。
“貞貞,媽媽隻想嚇唬嚇唬你,你怎麽這樣極端!”母親回想在廚房看見女兒剁掉血淋淋指頭那一刻的驚恐場景,不禁悚然後怕。
女兒沉默不語,似乎想著心事。
“今後,可再別這樣了。”母親仿佛在哀求。
小貞琴依然不答。
“貞貞,你不原諒我?”母親一定要向女兒問個水落石出。
“您再不要冤枉我……”女兒說。
小貞琴的故事震撼了整個醫院的大夫護士,他們為這小女孩自尊的靈魂和氣節所感奮(她默默挺過手術和治療期間的劇痛),也讓她走出了傷痛的陰影。那天,陳大夫望著這沉思中的孩子問道:
“貞貞,你現在還擔心什麽?”
“擔心爸爸,他為我的醫療費好辛苦……還擔心我的功課,怕跟不上……”
“貞貞,你後悔嗎,對這次手指的事?”大夫像一個親切的教師。
小姑娘搖搖頭:“不。我隻想爸爸媽媽信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