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孩,父母為她限定了生活的軌道,但她覺得這並不是她追求的生活。所以,她決定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這被父母稱之為“叛逆”。
是不是我們的生活都應以父母“仿製”的生活為範,然後依葫蘆畫瓢?是不是我們的想法都應以父母的想法為中心,然後隨著“引力”而旋轉?是不是我們的種種行為都應經過父母的允許,判斷是否正確才實行?難道這就是父母評價小孩好壞的標準嗎?
自從進入高中後,她本來信心滿滿地為自己製訂了完美的學習目標,可當她真正學習後,才真正明白生活並不是按自己的意願而運行。她看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她想張開翅膀盡情地飛舞,她要活出自己個性的一麵,可父母都說她是翅膀變硬了,愛炫耀了。她不明白,她否認。她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對於不足、缺點她內心很自卑,她想讓自己在別人的心中是一個快樂、優異的女孩。於是,她便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於是,她便喜歡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
而父母卻叫她低調些,認為被別人知道短處也沒什麽壞處。
可女孩很是不理解,她認為父母不了解她內心真正所需要的……於是,她和父母便出現了代溝、爭吵,父母便說她思想變了。
她說她從來都不曾改變,隻是這些一直是她內心真正想擁有的,想過的生活。她隻是想這樣體驗一下,她不管結果如何,她萬萬沒想到的是,父母卻認為她變壞了。她曾認真的考慮過,也問過身邊的好友,可結論卻是她沒變,隻是父母從未真正站在她的立場上想過,漸漸的,她越來越認為父母所給她的並非自己想要的,父母也認為她變壞了,並不再是她們心中的乖乖女了。其實她一點都沒變,她還是原來的她,隻是她長大了,多了自己的思考了,經過了一次青春的洗禮罷了!父母啊,您沒有讀懂您的女兒!
這個女孩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