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對人的熱情,對人的信任,形象點說,是愛撫、溫存的翅膀賴以飛翔的空氣。
上帝創造每一個人時都賦予了他天才的基因,而信任就是啟動這個基因的密碼。
在美國,許多人可以不知道副總統甚至總統是誰,但卻一定知道拿破侖·希爾這位飲譽全球的成功學教育家。希爾在少年時代,在眾人的眼裏是一個應該下地獄的壞小子。
無論是母牛從牧場上跑了,或是堤壩裂了,或者一棵樹被神秘吹倒了,人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懷疑:這是希爾幹的。後來,父親為他找了一個繼母,當她第一次走進家門的時候,父親向她數落著希爾的劣跡,可她卻將雙手放在希爾肩上,兩眼閃耀著光輝說道:“這是最壞的孩子嗎?完全不是。我看他恰是這些孩子中最聰明伶俐的一個。”繼母陽光般溫暖的信任,從此徹底改變了希爾。
2008年六一兒童節,重慶市渝中區某學校在學生中作了一次對其父母的“希望”調查。在孩子們所有的希望詞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信任”。可見一個孩子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最渴望父母給予的是認同感和信心。
然而,我們從來信中卻發現很多孩子苦惱著自己的能力總是被父母輕視,正常的成長變化總是被父母懷疑為“變壞”。於是,孩子們呐喊:
“我一直都在做你們嘮叨的壞事,其實我是想要父母在意我、關心我啊!可是,你們總是認為我是真壞,從沒對我信任一點、從沒體諒過我。”
“其實她(我)一點都沒變,她還是原來的她,隻是她長大了,多了自己的思考,經過了一次青春的洗禮罷了!”
“我隻是想打扮一下自己而已……請你們不要老是以警察的眼光來看我,我並不壞!”
隨著生命的成長,孩子的自我開始覺醒,個性開始張揚,總愛用標新立異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需要別人對他們生命的關注和認同。請信任自己的孩子吧!有位教育家說過,“你期望孩子成為什麽樣子,他最後就會成為什麽樣子”。
《隻有您能欣賞我》一文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堅信上述結論。文中患有多動症的徐彪正是在母親信任和鼓勵的目光中,才從全班最差的一名學生成長為一名清華學子。其實上帝創造每一個人時都賦予了他天才的基因,而信任就是啟動這個基因的密碼。
然而成人世界的懷疑和猜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父母們的判斷力,抑或是自己成長中的陰影又開始不自覺地籠罩在自己孩子身上。
《媽媽,我沒偷錢》中,小女孩貞貞的斷指行為更讓人不寒而栗。她僅僅是為了讓媽媽相信自己沒有拿5角錢就砍掉自己的小手指。因為在這個倔強的孩子心中,被母親懷疑比砍手指還難受。
年輕的父母啊,難道我們在生活中真該吝惜那點對孩子的信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