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畔畔,你錯了
畔畔最初到幼兒園生活,也給我們捅了一些婁子。可能是才從一個小家庭進入到一個大家庭,一時還不知道如何與其他的小朋友相處。
就在畔畔進幼兒園的第三天,老師就告訴我,畔畔在幼兒園惹事了。當然,這並沒有當著畔畔的麵說,在我的詢問下,才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剛認識,老師們就分配了一些玩具讓大家玩,希望這樣可以讓大家盡快地融入這個大家庭裏,互相熟悉、互相了解。
可我的畔畔在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沒有和別人說一聲,就直接將那個小朋友手裏的玩具拿走,自己去玩了。他根本沒有發現,那個小朋友當時的表情是不願意,不同意。於是,小朋友便傷心地哭了,因為有人侵占了他的領土。
我心想,剛開始,有如此行為也是正常現象吧。小孩子嘛,才認識幾天,肯定不知道該怎麽和別人溝通,有要求時,也不知道如何去傾訴,更不知道要他人同意之後才可以取走。我的確有點不以為然。
回到家,我和老公說了一下這個情況,老公和我的意見截然相反,“我覺得,這個問題挺嚴重,咱們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應教他如何去和小朋友交往,這樣他會進步得快些。”
我思考著老公的話,而老公已經將畔畔叫了過來,認真地給他分析了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畔畔,平時你在家,問媽媽要東西玩的時候,不是也經過媽媽同意了再去拿的嗎?同樣,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要尊重他們的情緒哦,他們同意了,才能拿走,你說呢?”
畔畔似乎有點明白了,我們建議畔畔第二天去給那個小朋友道歉。而事實證明,老公的決定是對的,畔畔和那個小朋友和好了,也不會再為玩具發生矛盾了。
“反麵教材”
下午,接畔畔回來,剛進小區,便聽見有人在爭吵。是小小與強強的父母在吵,身邊站著各自的孩子,不知道為了什麽。
仔細聆聽下,才知道是兩個孩子發生矛盾了。孩子打架了,受了委屈:小小的身上都是灰,強強手裏的皮球爛了。原來小小把強強的皮球弄壞了,於是強強便要求小小賠償,那可是強強的父親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可小小就是不陪,於是,強強發火了,便將小小打倒在地。
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個皮球引發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孩子間發展到兩家大人間。兩邊的父母都說自己的孩子是對的,是對方有錯在先,應該給自己賠禮道歉,一邊說陪皮球,一邊說要去醫院檢查,看有沒有打傷。
兩邊越吵越凶,都不肯讓步,兩個孩子都低著頭,不知所措。究竟誰對誰錯呢?應該都有錯吧,而雙方的父母都在袒護各自的孩子,一副絕不讓自家孩子受欺負的架勢。
我實在不願讓畔畔看到這樣的場景,“走,畔畔,咱們回家!”
“媽媽,他們為什麽吵啊!怎麽不一起玩啊!”畔畔以為一起玩耍就可以解決問題。
“他們呀,鬧矛盾了,不開心啦!”
“可為什麽,阿姨在吵架呢?”畔畔的問題可真多。
“阿姨們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如此爭吵並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榜樣力量”
勿一味袒護!
在這個逐漸自我中心的時代,很多父母可能會拋棄傳統的交往理念,轉而走入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為了維護自家孩子的利益,保證他的心理健康而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
實際上,孩子的交往衝突對於他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處的,正是通過爭奪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才讓孩子們了解了他我關係、物我關係,學會了客觀、獨立地看待問題。
而過於袒護會引起不良的後果,會使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識膨脹,以為自己什麽行為都是正確的,而別人什麽行為都是錯誤的。這樣反而從客觀上降低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育兒理論”
寬容與約束要有機結合!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在寬容與約束方麵要做到有機結合。
寬與嚴的優劣比較,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致的意見,而當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過寬就是過嚴,極端化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父母應該很好地理解寬嚴的對立統一,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平等對待和寬容孩子的同時,又要給予必需的限製。事實證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過分的寬容容易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容易導致寡愛。
失度是失敗的根源。家長要領會幼兒園所倡導的表揚為主原則,在可控的條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勵,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於他們的人際交往。
“舉一反三”
1.如孩子在與小朋友發生矛盾衝突向你哭訴求助時,你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矛盾所在,並客觀地指出雙方的是與非,告訴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事實說教中讓孩子逐步積累與他人和睦相處的經驗。
2.當孩子與小朋友發生矛盾時,不要立即做出判斷,認為孩子錯或對,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後過。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錯,一定要指出錯誤,並引導他賠禮道歉,彌補自己的過失。
3.千萬不要將孩子之間的矛盾,激化為家長之間的矛盾,這會阻礙孩子以後的和好以及繼續相處,並在他們的心裏種下埋怨。這樣非常不利於他們的交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