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右腳綁在左腳上
今天一回到家,畔畔便纏著我,要和我玩遊戲。我猜想,肯定是今天在幼兒園裏玩了一個新遊戲,而且小家夥還對此念念不忘呢。我也想停下來陪他玩,可晚飯還沒做呢,還是等老公回來滿足他的興趣吧。
“媽媽,媽媽,咱們玩個新遊戲吧!”畔畔拉著我的衣服,不肯放我走。
“畔畔,媽媽還要做飯呢!畔畔,你在幼兒園吃飽了自然可以不用再吃了,可爸爸上了一天班,等他回來肯定餓壞了,你說,媽媽是不是該先做飯呢?”我蹲下來,輕聲對畔畔說。
“恩,畔畔知道了,可畔畔特想給媽媽說呢!”畔畔顯得有點委屈。
突然,我有點不忍心破壞畔畔如此濃厚的興趣了。
就在我準備改變主意的時候,老公開門回來了,這時畔畔丟下我,衝向了老公,這孩子!
畔畔立即纏著還在換鞋子的老公,“爸爸,爸爸,和我玩個遊戲吧!媽媽要做飯,沒時間陪我,你陪我吧!”畔畔焦急地等待老公的同意。
老公看了我一眼,很快答應了。於是,父子倆玩起了令畔畔興趣盎然的遊戲。
隻見畔畔找來一塊長布條,將他的右腳和老公的左腳綁在了一起。我明白了讓畔畔著迷的遊戲是怎麽回事了。綁在一起後,倆人開始往前走。可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的步子大小不一,身高也有明顯差異,要想保持一致還真難。
“爸爸,你怎麽那麽高啊!”這個問題可真難啊,讓老公變矮根本不可能。
老公與畔畔來回幾次,終於克服了身高問題,步子問題,可以穩當地前行了。
畔畔找到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也在這樣的快樂中交到了遊戲的夥伴。
“反麵教材”
周末,我帶著畔畔去東東家,因為東東的母親生病了,在家養身體,我和她是好朋友,得知好朋友病了,當然要去看望一下。
東東的父親也在家,在陪東東做作業。好朋友躺在床上,靜靜地休息。
“雪,怎麽樣,好點了嗎?”
“你來了,你看我這樣子,我去給你拿點水果!”雪準備起身。
“你快躺下,剛才,林哥已經給我們拿了,你就別忙活了!”我扶雪躺下。
“阿姨,你要多休息,會好起來的!”畔畔在一旁安慰雪。
“恩,畔畔真懂事,有畔畔這句話啊,阿姨肯定很快就好起來了!唉,要是東東也和畔畔一樣活潑懂事就好了!”
“雪,東東不是挺好的嗎?怎麽這麽說啊!”我不解。
“你也看到了,他爸爸還在陪他做作業呢,那孩子不知怎麽回事,性格內向得很,就拿作業這事來說,如果不會,他也不問,也不知道與別人合作一下,一起解決問題,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雪顯得很是無奈。
“東東平時是不是不怎麽說話啊,在幼兒園呢?”
“恩,他就是個沉默的孩子,在幼兒園也喜歡一個人呆著,老師也拿他沒辦法;我們平時也沒顧得上管教他。這段時間,我病了在家,才發現這孩子和我們都是距離遠遠的。”
“你也別太擔心,孩子還小,轉變他的性格還來得及,這樣吧,讓畔畔先和東東熟悉熟悉,說不定很快就能玩到一起的!”
說著,便讓畔畔去陪東東看書。一開始,畔畔默默地坐在一旁,不打擾東東,過了一會兒,東東主動和畔畔說話了,還讓畔畔看他做的作業。
“這個作業我昨天做過呢!”畔畔回應著。
“這道題咱倆不一樣哦!你可以給我說說你是怎麽做的嗎?”畔畔這家夥還挺會交朋友呢。東東很快就開始與畔畔分享他的經驗了,倆人還合作完成了一道東東不太明白的題。
“榜樣力量”
加入到合作中!
也許,孩子並不清楚什麽是合作,也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合作,合作的概念往往是從一些兩人或幾人一起完成的遊戲開始,而孩子們也更樂於接受這樣的合作定義。
在他們懂得在遊戲中合作後,才會有更深的想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交往中去。一個善於合作的小朋友,會令同伴感覺舒服、愉快,會讓對方更願意與你在一起交往。
也許,有些孩子在集體遊戲中表現並不好,因為他們害怕、不好意思或者別的原因,那麽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與合作有關的遊戲,告訴他們其實就這麽簡單,和自己單獨玩玩具一樣簡單,隻是需要估計到另一個人的行為,二人和諧的行為才能達到目的。
“育兒理論”
把握共娛的方法!
孩子遊戲的模式是從自娛到共娛,他們的相處方式也是從一開始的隻認識自己、認識父母到認識別人及更多的夥伴,這樣的一個轉變的過程需要我們去引導,去培養,找到讓他們學會共娛,學會交往的方法。
為了參與同伴遊戲,孩子是必須逐步學會從自娛到共娛的,一個孩子隻緊緊地抱著自己的皮球,不肯放手,怎麽同別的孩子一起玩呢?必須引導他將球拋給另一個孩子,再讓對方扔回來,一來一往才能進入共娛情境,也自然產生社會交往的行為。
而如此的交往也需要雙方的合作意識,一個球過來,如何接得住?而如何扔,對方才能更順利地接住?這都是一個合作的問題。
教會孩子在遊戲中的合作,可以逐步使他們在與他人長期交往中學會合作,共同進步。
“舉一反三”
1.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特別是一些分組競賽活動,這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也可以促進他們合作觀念的形成。
2.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與孩子分工做一些事情,比如出門買東西,給孩子一個小塑料袋提著,培養他合作的行為,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家中,夫妻間也應形成一種合作關係,無論是家務事或遇到別的事情,不應該永遠隻是一方在承擔,讓孩子看到彼此合作去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美好感覺與效果,讓他們也將這樣的行為運用到與他人的交往中,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交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