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畔畔的抽象畫
今天是周末,但我們不用到外麵去玩,因為昨天就給朋友們打電話請他們上我家來聚一聚,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小寶寶,帶上孩子們,讓小朋友們也聚一聚。
“畔畔,今天會有很多的小朋友上我們家來,你要好好地接待他們,好嗎?”
“為什麽要好好地接待他們呢?”畔畔習慣性地問著。畔畔現在的“為什麽”可多了,你告訴他一件事,他一定為反對來問你為什麽。
看到畔畔滿腦子的為什麽,我和老公挺高興的,因為他知道問為什麽,就說明他的腦子在想問題,有自己的思維了,不像以前那樣告訴他怎麽做,他就怎麽做,沒有自己的意見,而且他還願意說出來,說明他很願意和我們交流、和我們溝通。
“媽媽和爸爸是大人,要照顧好大客人;而你是小朋友,就要幫媽媽照顧好小客人呀。”我蹲下來告訴寶寶。
“好的,他們是我的好朋友。”畔畔想了想我的話,自己還加上了一句。
沒過多一會兒,朋友們帶著小寶寶陸陸續續地來到我家。
“阿姨好,叔叔好,鵬鵬好……”畔畔很有禮貌的招呼著客人。
“鵬鵬,請你幫我搬一下玩具。”畔畔的玩具箱有點重,他開始請求幫助了,完了告訴鵬鵬:“謝謝。”
“我們來畫畫好不好?”畔畔找出畫紙和畫筆,幾個小朋友就開始了繪畫,過了一會兒小朋友手裏都有一張畫好的畫。
“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們各自都畫的是什麽,好嗎?讓我們和你們一起分享一下你們的勞動成果,好不好?”我提了一個建議。
開始幾個小朋友們都還不好意思,都不說話。“畔畔,你是小主人帶個頭,好嗎?再說你畫了漂亮的畫,是不是也應該和我們分享一下呀?”我拉過畔畔小聲地和他商量。
“這是我上次在奶奶家看到的大母雞,還有一群小鴨子……”畔畔拿出他的畫,一邊指一邊告訴我們他畫的內容,可圖畫太抽象了,沒他這個解說員,沒人能看懂他的畫。
“畔畔太厲害了,還有什麽東西沒畫上呢?”我問畔畔,看樣子是畔畔記不起來了:“是不是還有一顆結滿橘子的橘子樹呀?”
看到畔畔解說了他的畫,其他幾個孩子也活躍了起來,也爭著拿出自己的畫邊說邊和大家分享。分享完後幾個小朋友也相互交流起來了,我教你畫樹,你教我畫小白兔……
“反麵教材”
今天是周末,我和老公吃完早飯帶著畔畔來到公園。
“媽媽,我想到兒童樂園。”畔畔牽著我的手晃了晃,我想這可能才是他今天讓我們帶他來公園的主要目的吧。
“可以,那由你帶爸爸媽媽過去好不好?”為了讓他感到他自己能起很大的作用,我和他商量著。
“好的!”畔畔高興地回答。
跟著畔畔來到了兒童樂園,裏麵已經有了很多的小朋友,有坐搖搖椅的,有騎馬的,有滑滑梯的……裏麵的玩具可真不少。
我把錢給畔畔,他自己買門票進去了。我和老公坐到兒童樂園外的凳子上,一看四周也有不少和我們一樣等寶寶的家長。
畔畔在裏麵一會兒和騎馬的小朋友商量換著玩,一會兒和坐搖搖椅的小朋友商量他們換著坐、換著搖對方,看來他玩得很盡興。
“你這個小孩怎麽這麽沒禮貌!”一位婆婆忽然從我們旁邊的凳子上站了起來,邊說邊往兒童樂園裏麵走去。
原來是兩個小朋友搶玩具,婆婆看見自己的小孫女可能要受欺負,就不樂意了。
“兩個小孩玩玩具,讓他們自己去商量去解決就行了,你用得著這麽凶嗎?”小男孩的媽媽當然不願意了,她繼續說:“本來是兩個小孩子可以自己商量解決的事,你大人幹嘛要去插一腳。”
兩個大人在外麵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
“媽媽,阿姨為什麽要和婆婆吵架呢?”畔畔出來後,不解地問。
“因為兩個朋友都想玩同一個玩具,婆婆怕妹妹吃虧,後來就和阿姨吵上了。”我把看到的告訴了畔畔。
“哥哥和妹妹商量一個先玩一個後玩不就行了嗎?”
“因為阿姨和婆婆都沒給他們和對方小朋友商量的機會呀。”我告訴畔畔,“如果是你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想玩同一個玩具怎麽辦?”
“我會和他商量,我們輪流著玩。”其實畔畔在遊樂園也真的做到了。
“這樣很好,問題就能解決了。”我和老公很讚賞地看著畔畔,帶著玩累了的他回家了。
“榜樣力量”
給寶寶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孩子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調動孩子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和必要條件。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往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父母的語言可以為孩子語言的學習起到示範作用,讓孩子通過觀察、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驗,理解語言的意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事實上,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正是他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孩子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成人就應為幼兒創設敢說、願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育兒理論”
相互作用,相互學習。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寶寶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
孩子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兩個孩子為一件玩具發生了矛盾,一方想從對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則千方百計不讓對方拿走。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交往的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應為孩子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孩子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當孩子詞不達意或說出不太完整的語句時,父母不要急於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給孩子以挫折感或壓抑感,使孩子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孩子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舉一反三”
1.父母應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如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孩子的觀察對象,這樣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就有更多的話題,有助於寶寶和小朋友之間的溝通。
2.在公共場所遇到兩個小朋友發生矛盾的時候,首先大人們不能很急躁地出麵解決問題,應該留一個空間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把想法告訴對方和對方一起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3.在人多,孩子不好意思表現自己的時候,你可以把他拉到身邊小聲地和他商量,並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他,我們都很願意和他分享他的成果,比如唱歌,背詩,手工……給他一個溫和的環境,他也很願意表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