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日誌”
出門學規矩
我喜歡帶著畔畔出門辦事,這常常是好的教育機會,因為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不過,我也會擔心孩子出門會亂跑。
在出門前,先讓孩子認識到他不是媽媽的“小跟班”,而是可以幫助媽媽辦事的小幫手。當孩子有了肩負重任的感覺時,就不會自己亂跑,因為他覺得你是需要他幫忙的。
為了避免好動的畔畔不合作,我事先就讓孩子知道我要去哪,去辦什麽事。
“畔畔,我們今天去銀行好嗎?”我征詢寶寶的意見。
“銀行是什麽、在什麽地方、我們去那做什麽呢……”我一開口,好奇心極重的他就開始問。他的為什麽多得讓人應接不暇,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表情,如果不認真回答,他是絕不肯罷休的,否則還不會乖乖地跟你走呢。
我了解不仔細回答的後果,因此一一給他解釋著,兩人相約一定緊緊相隨,絕不掉隊。
很快,我們來到了銀行。
這時,銀行裏有位小朋友被人群擋住了視線,可能是看不見媽媽了,一個勁兒地大哭起來,母親聽到兒子哭聲,急忙趕過去,才平息了孩子的恐懼感。這時,畔畔說:“他真可憐,差點找不到媽媽了。”我趁機稱讚他:“你一直陪伴媽媽,沒亂跑,真乖。”
“可媽媽,如果真找不到了,怎麽辦呢?”
“站在原地或者找警察叔叔,還記得媽媽的電話嗎?那可是媽媽已經教了你很多次的了!”
“恩,記得,88964682!”畔畔已經將這個號碼牢牢記下了!
“反麵教材”
“砰、砰、砰”,我正準備給畔畔洗澡,忽然聽見有人敲門,誰會這麽晚了還來串門呢?老公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對門一臉淚痕的玲玲。
玲玲今年三歲,玲玲的媽媽和畔畔的爸爸在一個單位工作。
“玲玲,你怎麽了?誰欺負你了,你媽媽呢?”老公一看她的樣子著急地問了一大串。
“叔叔,我和媽媽走散了,我找不到媽媽了,我害怕。”玲玲又哭了起來。
“玲玲乖,先不哭,告訴阿姨,你和媽媽在哪裏走散的呢?”我用紙擦幹了她的淚珠,帶她來到客廳,老公急忙給玲玲媽媽打電話。
“在超市。”
“那你請超市的叔叔、阿姨們幫忙了嗎?”畔畔用自己學到的一點小常識問玲玲,玲玲搖了搖頭。
“喂,是劉芳嗎……”電話打通了,玲玲媽媽的聲音聽起來很著急。
十分鍾後,我家的門鈴再次響了,看見玲玲媽媽一張焦急的臉,她告訴我們她在選完麵包回過頭來就發現玲玲不見了,急得在超市找了幾遍,多虧我們給她打了電話。幸虧超市就在家門旁,否則玲玲也不會找到回來的路!
晚上,躺在床上,畔畔問我:“媽媽,玲玲怎麽一個人就回來了?”
我告訴他:“玲玲和媽媽逛超市的時候,自己亂跑和媽媽走散了,但是她沒有請服務員幫忙,而是自己先回來了,所以她的媽媽很著急,以後你和媽媽出門能亂跑嗎?”
“不能!”
“榜樣力量”
改變一下我們自己!
帶著孩子出門,的確不是件方便的事情,但是總不能自己出去就把孩子關在家裏吧!孩子也需要去見識外麵的世界!可是帶他們出去,需要注意的問題太多了!
有時,我們會和孩子談“條件”,來約束孩子的行為,雖說通常三歲的孩子已懂得“談條件”,但很多父母一著急就用“不乖就不帶你回家”這種無法做到的條件來做約定,或要挾孩子,結果因言而無信,而不起作用。
另一方麵,對孩子來說,先前的約定不見得能信守到底,昨天能做到,並不表示今天也能做到。
所以,應采取主動的方式:第一,改變外出辦事的時間,避開人流高峰;第二,估計辦事時間會較長,給他選一本故事書、迷宮畫或玩具,以備他不耐煩或無聊時用。孩子的基本要求,比如:水、零食,這些也事先準備好,免得臨時需要,不方便,而且小孩子的忍耐度低,餓了、渴了都對大人會造成無謂的困擾。
總之,不能改變孩子,就改變我們自己吧。讓我們自己做得更好!
“育兒理論”
肯定他的“重要性”!
孩子好奇,難免好動,但如果因此不帶他出門,就不能讓他知道規矩,也沒有機會去觀察、去弄懂心中的疑惑,那他們又如何成長呢?
孩子精力充沛,東跑西跳,大多是出於好奇,所以,何不將他們這種好奇心帶入學習的領域,把您身邊的“小麻煩”,變成您最好的助手。說不定你還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更獨立了、也更有責任感了。
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孩子而讓他們與外界隔絕,我們應將他們帶出去,在外界讓其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走出一個小圈子,找到新的領地。
“舉一反三”
1.排隊遊戲。可以要求孩子先幫父母排隊,自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等,待他背完兩首古詩後,再換我去排,依此類推。如此,孩子便沒有精力去到處亂跑,不但有幫了大人忙的成就感,也建立起基本的責任心。
2.讓孩子接受明確的指示與規定,如“不可以在圖書館亂跑,這是規定”,“路上要和媽媽牽手,這是規定”,等等。有了規定就是有了行為準則,而父母也是這規定的執行人,同樣不可亂跑,要簽手。
3.讓孩子成為你的小助手。在銀行,你填表格時,就讓孩子先排隊等候;在郵局,你在寄包裹,就請孩子在信上貼郵票,再投入郵筒內,讓他覺得自己沒有白來,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不忘以讚賞的口吻鼓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