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非凡之處。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裏說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環境是成長的土壤,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土壤。你施肥吧,鬆土、澆水,孩子就會開得花兒燦爛;你棄置不管,土質低劣,孩子就會病痛歪歪,發育不良。
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造幸福生話,這是培養傑出人才的最終目的,教育就是要安排多元智能的環境和學習管道,讓孩子透過多元的管道發揮他們的智能。
生兒育女,把孩子養育成人,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從母親懷孕開始,就會受到家人和親友的祝福、祝賀,然後就開始各種忙碌——自然是帶著喜悅的忙碌。在孩子的身上,寄托著父母的全部希望。
然而,教育孩子又是一件苦惱的事。許多父母費盡了心血,孩子卻總不能如自己所願。有的父母節衣縮食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孩子卻滿不在乎,仍然對父母不滿。有的父母的諄諄教導被孩子視為嘮叨。有的父母被自己的孩子瞧不起。他們問:現在的孩子怎麽啦?他們想,自己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因為,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方法,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習慣就是經過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培養好習慣,夯實人格之基,終生受益;而養成壞習慣,則貽害無窮。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起點,也是優秀素質的培養基地,應該從口歲開始,全麵培養孩子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素質,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得到改善,順利成長為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的傑出孩子。
生活就是如此零散,教育就在點點滴滴。隻要方法得當,平凡的家庭,也能培養出傑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