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走出家校合作的誤區

  “爸爸媽媽和老師,我知道你們的所謂合作是什麽。這種合作幾乎從我上小學就開始了。就是你們的合作,使我沒有了屬於自己的周末和閑暇時間。你們一直就合作得很緊密,特別是爸爸,不但天天守著我學習,還沒事就往老師那裏跑,數落我的種種不是,你們還要怎樣更緊密地合作呢?如果家校合作僅僅是學校在家裏的無限延長的話,我現在就聲明‘我反對這樣的合作’。”

這是一個15歲高中生對家校合作問題上的不同看法。家長與學校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麽關係?怎樣合作才能最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父母到底在家校合作中處於什麽地位,充當什麽角色?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確實有合作的必要,隨著社會的開放,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和紛至遝來的大量信息,在刺激著孩子們的感官,同時也對孩子們的心理、思維、情緒、行為等起著影響和幹擾的作用。“孩子們到底在想什麽”越來越成為一個謎,使老師們不解,令家長們困惑。在這種情況下,家校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需要雙方形成一種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尋求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教育方法,這也是家校合作的首要目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家長和老師一合作,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提高了多少,甚至就成了“才”。家長在與學校的合作中學會教育,老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種高質量的合力,這樣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誤區一:家校合作目標不明確或不一致

“哪個當爹媽的不盼著自己的孩子好啊!”這是家長們常說的一句話;“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出色呀!”這也是老師們的心裏所想。這樣看起來好像目標絕對一致,相互配合應該不成問題。可實際情況卻並不那麽盡如人意。家長和老師之間互相埋怨、指責的事情時有發生。

誤區二:“家長陪讀”就是合作

今天的家長真不容易,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打拚之餘,有相當多的人,花費相當大的精力在孩子的學習上,花錢擇校、請家教等不說,就是“陪讀”——檢查作業,親自輔導,額外加作業,甚至就坐在孩子旁邊監督學習的,也絕不在少數。以某個初中畢業班為例:全班49人,家庭環境相對寬鬆,不直接過問和幹涉孩子學習的寥寥無幾。

誤區三:老師與家長聯係=告狀

其實學生最煩老師找家長告狀。也許有人馬上會提出質疑:難道老師能做到不告狀嗎?不能,確實不能。如果一定要用“告狀”這個詞的話,那麽要“告出水平,告出效果,不做無用功”。

家校合作的基礎是溝通,但許多家長和教師對家校合作認識膚淺,對家校合作的理解片麵狹隘,對家校合作活動中各自的職責認識不清,致使家長和教師合作的態度不積極。因此,提高家長和教師對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各自的職責便成為當務之急。家校合作雙方首先應清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在家校合作中,雙方若處於一種低度信任的狀態,都在以一種挑剔的眼光看待對方,那麽家校之間必然經常發生矛盾和衝突。相反,雙方若處於一種高度信任的狀態,那麽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關係一定是友好、融洽的,因為雙方都會用一種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的行為,看到的積極成分要遠遠多於消極成分。在增進信任的問題上,學校應首先放下架子,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向家長開放,提高學校管理的透明度,這種開放的態度可以增加雙方溝通的頻度。接觸的頻度低,信任就可能處於一種低水平狀態,從而導致家校對立和衝突的產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