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孩子如何對待鳥、花和樹木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道德水準。
——蘇霍姆林斯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殘酷地對待小動物,這樣的鏡頭相信許多家長都見到過:
在太陽底下,有一隻聚光鏡的焦點追趕一隻慌亂無助的螞蟻,把螞蟻活活地燒死。
一個小女孩追趕著一隻美麗的蝴蝶,把它抓到手裏後,用幾個大頭針釘住它,然後看著它痛苦地掙紮至死,而後成為了標本。
抓住各種昆蟲,用小刀把它們大卸八塊,身首異處。
幾個頑皮的孩子把一隻小貓折磨得奄奄一息之後,仍不罷手,他們把汽油倒在小貓身上,然後點燃了小貓的尾巴,看著小貓在火舌中奔跑、慘叫,孩子們就開心地大笑。
幼稚而好奇的小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什麽是殘忍,他們隻覺得好玩。但是家長如果對這種行為漠然視之,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就會把這種行為延續下去,長大後就有可能因此而具有暴力傾向。
按照生態學理論的解釋,攻擊是人本能的反映,這種本能必須依靠道德的約束加以壓抑。有些孩子表現出來的殘忍行為,顯然與他們的認知能力低和道德觀念薄弱有關。心理學家研究還發現,孩子的殘忍行為往往是其壓抑感的一種行為表現,父母感情不和、離異、單親家庭等,對孩子缺乏關心,家庭中冷漠、不健康的氣氛,讓孩子心理產生壓抑,從而通過一些行為來發泄心中的壓抑和不滿。
成都市某中學,兩名15歲的中學生在長達1年多的時間裏,對同校一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進行了殘忍的虐待,將他扔進水池,在他背上寫上“殺”字並畫上骷髏圖案,用煙頭燙他的手臂,用燒燙的筷子烙他的脖子……而那兩名施虐者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
自卑感、受歧視也是產生殘忍行為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因為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上受到歧視,從而產生自卑心理,自覺低人一等,這時他們尋求比自己弱小的對象來發泄,借此來消除自卑,尋找心理平衡。
另外,父母和老師對孩子施行體罰;孩子周圍的環境中,人性過於冷淡,缺乏同情心;影視劇中暴力情節的影響等,都可能成為孩子殘忍行為的原因。
對待孩子的殘忍行為,父母應該及早地給予糾正和消除。否則,即使這個孩子是聰明的,有著很高的智商,而且擁有勇敢和堅強的品質,對於本人、家庭和社會來說也是一種危險。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他看見他的班上有一個學生,用彈弓打死了一隻麻雀,便領著這個學生找到了那個雀巢,裏邊有幾隻雛雀正嗷嗷待哺。蘇霍姆林斯基對這名學生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沒有辦法救活它們了。”目睹這番情景,這名學生非常傷心。20多年後,這名學生找到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時您嚴厲地懲罰我,那麽,這麽多年來我就不會因此感到內疚了,可是,您沒有那麽做,從那時起,我心裏一直感到不安,我總覺得自從我打了那一彈弓後,世界上的小鳥變得少了……”
故事爺爺孫敬修也遇到過類似的一件事:他看到幾個孩子在用力地搖晃一棵小樹。他走過去,什麽也沒有說,把耳朵貼在樹幹上傾聽,孩子們奇怪地問他在聽什麽。孫敬修說:“我聽見小樹在哭,它感到很疼,快要死了。”孩子們聽了,慚愧地低下頭。從此以後,這幾個孩子便用心嗬護這棵小樹,常為它澆水、培土。
蘇霍姆林斯基說;“從一個孩子如何對待鳥、花和樹木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道德水準。”
那麽,父母如何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呢?建議從下麵幾個方麵對孩子進行教育:
(1)培養孩子善良的品德
古今中外,善育人者首重德,能成才者德為先。對一個有著善良品德的孩子來說,他的心靈是溫柔的,對世間的每個生命都有關愛之心。教育孩子有善良的品德,先要讓孩子考慮別人的感情和感受,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來體會。很多時候,我們的善良行為是不自覺完成的,這樣不容易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有意地強調這些行為。比如:照看朋友的孩子,給心情不好的朋友打電話,把見到的垃圾拾起來,扶著老人過馬路等。這些行為在無形中就對孩子進行了教育。
(2)培養孩子良好的感覺能力
經常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給他講生命的意義,讓他知道任何動物都是有感覺的,它們和人一樣能感覺到疼痛。和孩子一起去觀察小動物,哪怕是樹葉上的一隻小蟲子,要讓孩子仔細觀察(注意,不要去捉蟲子)蟲子身上有幾個花斑、幾條腿等。孩子通過對小生命的觀察,感覺能力就會逐漸增強。
(3)化解孩子的內心衝突
孩子的情緒是不穩定的,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往往會陷入內心衝突之中,表現為慌亂、亢奮、易激怒,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會采取一些攻擊行為,甚至萌生犯罪念頭。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發泄內心的不滿,鼓勵孩子講出心裏話,以消除緊張心理,避免殘忍、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