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行動,然後認識自己。
——蒙田
一位年輕的父親在街上推著一輛娃娃車,可是小家夥在車裏大哭大鬧,吵個不停。父親低聲說道:“高峰,千萬別著急,千萬別生氣,馬上就會好的,馬上就會好的。”
一個女人看到這一切,很感動,上前說道:“先生,你真了不起,這麽溫柔地跟孩子說話,真是又體貼又有愛心。”然後她俯下身,對小孩說:“高峰寶寶,別哭了,你爸爸多好呀!”
年輕的父親說:“不是啦,他叫順順,我才是高峰。”
當別人心靈受傷,難過時,安慰別人,並不困難,難的是寬慰自己,控製自己。
有一個美國醫生皮爾叟曾做過一個研究:200名參加宴會的賓客品嚐了同樣的食物之後,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卻安然無恙,他覺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奧妙,結果發現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態度較積極,對事情較看得開,處事較有彈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的心靈的力量,也就是心能(mentalpower
or
psychicpower)較大,較強。換句話說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為免疫係統較強些。其實心能的大小強弱對人的各方麵都有影響,醫生、心理學家早已提出各種理論與實驗結果。因此,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寬恕自己安慰自己的能力,以使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那麽如何讓孩子學會寬恕自己呢?
(1)幫孩子跳出“與別人比較”的模式,而成為與“自己比較”的獨立的自我。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與社會影響多半是與別人比較,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
(2)讓孩子寫下自己所有的優點。父母也要花一點時間想想孩子的優點。
(3)讓孩子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優點三遍,剛開始他們可能會覺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虛假,但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優點會慢慢增加。
(4)讓孩子每天記下自己所做的事,在好的表現如“努力”、“認真”、“勤勞”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需要改進的事及欠缺的方麵如“驕傲”、“懶惰”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晚上做一個總記錄,做完記錄之後,好好地欣賞與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對需要改進的事則告訴自己說:今天我犯了錯誤,明天我會改進,做得更好些。要謝謝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謝它們使自己有學習、改進和成長的機會。
(5)教孩子用幽默的態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而不要嚴肅地責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這毛病,怎麽搞的,你怎麽這麽笨,老是學不會,難怪別人都不喜歡你!——轉換成:哈!哈!哈!你看你,又自我中心了!你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點,更努力點,哈!哈!哈!
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你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熱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