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海踏浪”
有一天,雲岩禪師正在寺院裏自己編織草鞋,洞山禪師走到他麵前說:“老師!我可以跟您要一樣東西嗎?”
雲岩禪師頭也不抬地回答道:“你說說看,什麽東西?”
洞山不客氣地說道:“我想要你的眼珠。”
雲岩禪師還是不抬頭,很平靜地問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洞山肯定地回答:“我沒有眼珠!”
雲岩禪師淡淡一笑,說:“要是你有眼珠,會把它安置在哪裏?”
洞山搔搔頭,無言以對。
雲岩禪師這才抬起頭,非常嚴肅地說道:“我想你要的眼珠,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禪師又改變口氣道:“事實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雲岩禪師猛然對洞山禪師大喝一聲道:“你給我出去!”
洞山禪師站在原地不動,非常誠懇地說道:“我也想出去,可是我沒有眼珠,看不清前麵的道路啊,你叫我往哪裏走呢?”
雲岩禪師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說道:“這不早就給你了嗎?還說什麽看不到!”
洞山禪師終於言下省悟。
“慧心小語”
洞山要的眼珠,顯然不是常人用來看世界的眼珠,而是用來尋找自性(佛性)的“法眼”。因為,他一直苦惱於找不到佛性而開悟,所以,他就想找他的老師雲岩要“眼珠”,也就是要老師幫他點撥。老師用手摸心就是告訴他,尋找佛性的“眼珠”就在你心中,佛也在你心中,拿別人的眼珠永遠找不到自己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