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次的詳細介紹,老譚夫婦已經深深地體會到,孩子被暴力教育時的痛苦心情。他們現在非常渴望知道,有什麽巧妙的方法,能在最快的時間裏,彌補錯誤體罰教育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影響,使寶貝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就這個問題繼續進行交流。
“體罰,對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都會造成傷害,而孩子在受到體罰後,除了迅速產生痛苦、恐懼、緊張、怨恨等一係列不良感受外,根本無法理解父母體罰他的初衷,那麽體罰就變得沒有任何積極意義了。”寶寶爸爸認真地思索。
“是的,除了可以幫助父母發泄憤怒外,我們幾乎發現不了體罰的正麵作用。”我笑著說。
“所以,如何解決體罰現象,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麵對自己的怒火,父母應如何克製住責打孩子的衝動;二是由於長期責打孩子,已經對孩子造成創傷的,應如何彌補。”
“在這裏先提一句,有些父母,隻是非常偶然在氣頭上打了孩子幾下,而且下手也不是那麽嚴重的,是沒有關係的。一般情形下,非常偶爾的體罰,不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心靈幹淨而善忘的孩子,是不會為之耿耿於懷的。
“我們解決的重點,主要是針對有體罰孩子習慣的父母。”
“我們明白,您先說說,我應該怎麽克製打孩子的衝動?”寶寶爸爸焦急地問。
“你不用緊張,隻要意識到了打孩子的危害,首先立即停止體罰,事情就已經解決了一半,因為體罰停止後,新的傷害不會再繼續。我們隻要通過一係列巧妙的方法和遊戲,來幫助爸爸克製憤怒衝動,再幫助孩子彌補往昔的創傷,教會孩子以後如何應對大人的怒火即可。”我笑著安慰寶寶爸爸。
“不過今天的方法,不針對那種天天喝醉了就盲目打孩子的混蛋父親。”我微笑地補充。
“我們家寶寶爸爸不是這樣的。”寶寶媽媽趕緊替老公解釋。
“唉,我每次打寶寶,都是被氣急了。就說罰他跪那次吧,我熬了幾夜畫的圖,被他一個墨水瓶就報銷了,實在是火從心頭起呀。還有一次,我在外麵辦事,特別不順利,一肚子氣回到家,進門一看,嗬,好好的玩具,被他破壞得一塌糊塗,看了就生氣呀,忍不住,就對著他的小P股一頓揍。
“再說昨天吧,我在外麵很疲憊,回到家,剛想坐下,他就拿著玩具水槍,對著我亂噴,噴得我剛買的新西裝上全是髒水。我製止他,他還不聽,玩得更過分了。我一下子沒壓住火,給了他好幾巴掌。後來,看見孩子鼻子出血了,他媽媽直說我,我自己心裏其實也挺後悔的。”寶寶爸爸客觀地向我敘述每次打孩子的原因。
“是呀,沒有一對父母是容易的,他們為了生活和寶貝的幸福,成年累月地辛苦奔波、日夜操勞。寶貝若是一味地淘氣、搗亂和惹禍,必然會激怒大人。”我非常理解為人父母的苦衷。
“所以呀,應對‘父親打孩子的衝動’,咱們可以這麽做。
“首先,要從媽媽做起,我們的很多媽媽呀,其實非常愛自己的老公,但一看見老公傷害了孩子,氣憤的話就會脫口而出,什麽虎毒不食子啦,什麽自己的孩子你怎麽這麽打呀,什麽我和你拚了,什麽我要和你離婚啦。
“這些話,傳到孩子的耳朵中,就會變成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會更加忽略和忘記自己的錯誤,放大爸爸的懲罰對自己的傷害。因為,他會認為:‘連媽媽都這麽認為了,我一定受傷很重呢’。結果,體罰對孩子的負麵影響,就又加重了一層。
“所以,媽媽們一定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麵前的說話方式。”
寶寶媽媽連連點頭,說自己平時真的沒有注意這點。
“媽媽在家中積極發布正麵輿論,同時,在每次老公歸家前,適當檢查一下家中,寶寶有沒有又新做了什麽‘壞事’,幫助收拾一下,盡可能減少引起老公發火的源頭。
“另外,媽媽還要注意,如果孩子爸爸進門臉色不太好,一定是在外麵不順利了,媽媽最好把寶貝帶到自己的屋子裏玩,並提醒孩子:‘爸爸今天不舒服,寶貝要盡可能少招惹爸爸哦’。盡量杜絕‘火源’。”
“沒問題,這個包在我身上了。”寶寶媽媽輕鬆接過任務。
“然後呀,你們可以去買一個拳擊沙袋,家裏房間小的,可以買一個拳擊靶子。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因為經常體罰孩子的大人,脾氣基本上都屬於遇事容易急,遇麻煩容易焦躁的那種,他們的火一旦上來,要被強行按捺下去,對他們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非常不利。”
“是呀,強壓怒火也傷身呢。”寶寶媽媽很感慨。
“父親的火氣,每次都因怕孩子受傷,而被自己壓製在心中,對肝、心、血管都會形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有火,必須發。發在孩子身上呢,後果嚴重,那麽就宣泄在沙袋、靶子上吧。戴上拳擊手套,對著沙袋拳打腳踢,盡情宣泄自己吧!”
“要想克製打孩子的衝動,就必須找到合適的替代宣泄的渠道。沙袋是一種用力量直接宣泄的方式,非常簡單而又明確有效。
“但是,如果家中條件實在不適合放沙袋的,可以盡可能裝修出一間能隔音的屋子,不需要單獨一間,比如就是平常的儲藏間,但牆壁材料要隔音些。那麽當火上心頭時,父親可以到隔音間大聲地喊叫,大聲罵出自己想罵的話。
“如果某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離自己家不遠,爸爸可以立刻外出,到水邊坐坐,到樹林邊、湖邊、人少的公園裏坐坐,清醒一下頭腦。
“在這裏要格外提醒的是,在怒火中衝出家門,爸爸一定一定不要自己開車出去。怒火會使人反應速度比平常遲鈍很多,容易滋生危險。為了這個小家,為了心愛的人,爸爸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
“另外,將淋浴龍頭開到最大,根據個人體質和喜好,選擇洗一個徹底溫暖或涼爽的澡,是平複心情很不錯的方法。
“還有一個可以簡便、迅速緩解憤怒的小遊戲:找個安靜的屋子坐下,深深地吸氣,深深地呼氣。同時,將手用力握成拳頭,再慢慢地鬆開,再用力地握緊,再慢慢地鬆開,記住,要慢慢地鬆,重複到手有些酸澀和出汗了為止,整個過程一定要配合著深呼吸。
“口訣是‘深深吸氣——同時握緊拳頭——緩緩吐氣——同時緩緩鬆開拳頭’,不斷重複即可宣泄一定的怒火,還可以緩解壓力,平靜思緒呢。”我細致地介紹著。
“哦,您說得太對了,每次強壓火氣時,覺得胸口很悶,很難受呢。”寶寶爸爸說。
“是的,有火一定要發出來,否則真的很容易傷身體的。”
“那他打沙袋時,我們該怎麽辦呢?”寶寶媽媽問。
“當父親在家中打沙袋或做其他宣泄的時候,媽媽最好帶孩子出去散散步。
“在散步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和寶貝講講,他剛才又犯了什麽錯誤,錯在什麽地方,爸爸為什麽很生氣。但是,完全沒有必要急著一次把道理講透,因為,孩子的每一種毛病,我們都另有高明的遊戲和辦法,幫助他們改正。這時,媽媽的講解隻要做到讓寶貝意識到自己錯了,爸爸很生氣,生氣對爸爸身體很不好,所以應該向爸爸道歉,再讓他清楚道歉內容是什麽,即可。
“讓孩子事後給父親道歉,有兩個目的:一是進一步平息父親的怒火;二是讓孩子對錯誤先有個基本印象。以後集中幫助他改正毛病時,可以拿出來做例子。”我笑著提醒。
接下來,我幫寶寶父母總結了幫助父親“克製打孩子的衝動”的方法,那就是:
一重視。父親要充分認識體罰對孩子的危害,從思想上高度重視;
二宣傳。母親不能火上澆油,且必須負責完成對孩子正麵輿論的宣傳過程;
三預查。母親多多巡查,預先減少和熄滅家中的“火源”;
四宣泄。給父親尋找宣泄怒火的渠道和自我快速解壓的方式;
五道歉。母親要做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敦促其道歉的工作,為父親徹底平息怒火。
“五個步驟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結合起來,就能夠有效地減少家庭體罰現象,幫助爸爸媽媽們建立一個快樂、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總結完後,我給寶寶爸爸媽媽進一步講解道。
“一重視、二宣傳、三預查、四宣泄、五道歉,嗬嗬,我們記住了。”
“幫助父親克製怒火,除了上麵的方法外,還應該通過‘吃’和‘伴侶安撫’來加強效果,使‘消火’速度大大加快呢!”我笑著再進一步為夫妻倆講解。
“吃?您是說飲食也能幫助克製怒火?”寶寶母親好奇地問。
“當然,營養學家們早就告訴過我們呢。”
“最好的‘降火’食品呀,首先是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鎂,鎂是一種能使人頭腦和身體放鬆的礦物質。同時,菠菜還富含另一種幫助降壓的營養物質,那就是維生素C。”
“那麽,菠菜應該怎麽做,‘降火’效果最好呢?”寶寶媽媽非常開心地問。
“很簡單,須用旺火快炒,熟了立即出鍋,不要久煮,否則菠菜裏的關鍵營養成分容易被高溫破壞。”
“還有其他什麽食品,也有這樣的妙用呢?”
“幾乎所有的紫色食物,都能令人心態平靜;另外,富含煙酸和膽堿的食物,如瘦肉、粗麵粉、魚類、雞蛋等,都可以快速改善人的憤怒心態。”
“寶寶爸爸最愛吃鯽魚,我可以多燉鯽魚湯,來幫助他,對不對?”
“嗬嗬,可以的,最好再加上些蒜和枸杞,效果會更好的!”
“有時,我也會氣上心頭,有什麽訣竅,也可以幫助到我的呢?”寶寶媽媽不好意思地問。
“以上食品對媽媽都一樣適用。但是,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可以使媽媽怒火消得更快!”
“哦?是什麽?快告訴我們。”寶寶爸爸很興奮。
“你隻要看見寶寶媽媽開始發火,就立即遞上一包瓜子。”
“啊?瓜子可以幫助人不發火?”
“瓜子裏富含可以消除火氣的維生素B和鎂,非常有助於平靜心情呢。”
“其實,因為鎂能激活體內的多種酶,並參與蛋白質合成、肌肉收縮和體溫調節。所以,隻要是富含鎂的食物,全部可以調節人們的憤怒呢。紫菜、蕎麥、小米、黃豆、花生,核桃,各個都是‘消火’高手。吃得巧妙,是可以使人神清氣爽的,功效奇妙著呢!”
“我明白了,那您說的‘伴侶安撫’要怎麽做呢?”
“嗬嗬,是指如果寶寶爸爸怒火中燒時,你可以幫他做一些愛心按摩,使他平複情緒。”
“應該按摩那些部位呢?”
“第一個是太衝穴,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的中間,是肝經的重要穴位,它可是人體的‘消氣穴’哦。按壓太衝穴,肯定很痛,痛就說明對了。每次要點按五至十分鍾,幫助肝疏瀉毒素,快速平息肝火。
“第二個是合穀穴,在手上,在太衝穴對應的位置,與太衝穴相配,能讓人平靜,讓人理性。每次按兩三分鍾左右。
“第三個重要穴位是內關穴:位置很好找,你可以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並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每次按揉時間掌握在20分鍾左右。按揉時,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壓右內關穴上,再用右手按壓左側的穴位,輕揉即可。”
“我明白了。”寶寶媽媽高興地說。
“我很想請教一招,如果孩子犯錯誤了,有什麽巧妙方法,可以先對他略施小小的懲罰,讓他明確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呢?”寶寶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
“嗬嗬,辦法倒是有一個。每個孩子在天性裏,都是與父母很近的,如果你們一向對他很好,在他犯了錯後,突然不理他,不和他說話了,他一定會非常難受。
“開始,為了麵子,他會自己先折騰一會兒,順便偷偷觀察大人的表情。
“如果你們一直沒有任何表情,孩子就會發毛:‘咦,我犯了那麽大的錯誤,他們怎麽沒什麽動靜呀?說爸爸媽媽不在乎吧,也不可能,他們都不和我說話,不和我玩了呢。’
“這時,你們要扛得住,就是不主動和他說話。
“過不了多久,小家夥就會悄悄蹭到你們附近,討好討好什麽的,繼續別理他,小家夥為了讓你們能和他說話,就該反省反省自己了。
“一般事情的轉機,都出現在快吃飯時。
“你們一定還是要叫他吃飯的,這是父母的姿態,給小家夥一個下台的機會嘛。嗬嗬,吃完飯,媽媽可以溫柔地看著小家夥,摸摸他的小腦袋問:‘寶寶,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嗎?’你就放心吧,母親這一親昵,一下子就消除了因你們不理他那麽長時間給他帶來的猜測和害怕。小家夥基本上立即就會向你們‘繳械投誠’。
“有一個提醒,雖然這段時間,你們不理睬他,但一定注意,不要離孩子太遠,基本上要在彼此的視線範圍內,這樣效果更好,也能順便保障孩子的安全。”
“嗬嗬,這是一個好方法。”寶寶爸爸很開心。
重點提示:
1.體罰除了幫助父母發泄憤怒外幾乎沒有任何正麵作用,反而會對孩子身體心靈造成嚴重傷害。
2.家長要學會克製打孩子的衝動,做對孩子不打不罵的父母。對於愛打孩子的父親,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做起,克製打孩子的衝動:
一重視。父親要充分認識體罰對孩子的危害,從思想上高度重視;
二宣傳。母親不能火上澆油,且必須負責完成對孩子正麵輿論的宣傳過程;
三預查。母親多多巡查,預先減少和熄滅家中的“火源”;
四宣泄。給父親尋找宣泄怒火的渠道和自我快速解壓的方式;
五道歉。母親要做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敦促其道歉的工作,為父親徹底平息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