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錢宇平的對手是小林光一。
1991年的小林光一,是日本棋壇毋庸置疑的第一人,棋戰收入超過了一億日元,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從1984年在擂台賽上失利以後,剃發明誌的小林光一似乎一夜之間覺醒了。
他首先擊敗了加藤,獲得十段的稱號,那是他告別千年老二的第一次奪冠。在頒獎儀式上,小林光一哽咽著說不出一句話,隻是一個勁兒地流淚,日本的報紙稱之為“小林揮淚斬十段”。
從那時開始,小林光一逐漸取代了趙治勳的棋壇霸主地位,連續奪得名人、十段、天元等冠軍稱號。
1986年,小林在日本排行第一的棋聖戰挑戰賽上,擊敗了蟬聯三屆棋聖的趙治勳,加冕棋聖稱號,成為又一個棋聖、名人雙料冠軍。
從那時開始,一直到這一屆富士通杯,小林就一直保持著棋聖的稱號,他擊敗的曆年挑戰者包括武宮正樹、加藤正夫、大竹英雄等超一流棋手,已經蟬聯了六屆,而且,他還將繼續蟬聯下去。
他的名人稱號截至此時,也蟬聯了四屆,而且,也將繼續蟬聯下去。
而趙治勳從1989年開始也在逐漸恢複自己的狀態,此時他一直霸占著本因坊的位置,也已經蟬聯三屆了。令人驚歎的是,他接下來一直保持十屆本因坊,因此成了第25世本因坊。
20世紀90年代初,是趙治勳和小林光一爭奪最激烈的時期。
錢宇平要麵對的,就是這兩個神一樣的人物。
1991年7月6日,錢宇平來到大阪,與小林光一爭奪決賽的入場券。
從北京出發的時候,國內的報紙采訪錢宇平,他笑著說,“日本的櫻花是非常美麗的,而日本的女孩子更美麗,我想下次還要去日本看一看。”
小林光一在此之前除了在1984年擂台賽上輸給聶衛平一局之後,就再也沒有輸給過中國棋手。在中日圍棋天元戰的三番棋裏麵,他對劉小光和馬曉春都是2:0,一盤也不讓贏。
這一盤棋,中央電視台再一次做了實況轉播。
經過猜先,錢宇平執黑棋。
小林光一的棋以堅實著稱,但是,錢宇平的棋更加厚重,他的鈍刀緩慢而沉重地壓過來,讓小林有一種頂不起來的感覺。
隨著棋局的進行,小林突然發現自己落後得越來越多了,他隻得放出了勝負手。但是,錢宇平依然沉穩而厚重,小林沒有任何機會。
僅僅走了183手,小林光一就停止了,他決定認輸。
號稱“不可戰勝”的小林終於也走下了神壇,被錢宇平的鈍刀砍得沒有一點脾氣。
這盤棋,使得錢宇平成為繼聶衛平之後第二個戰勝小林光一的中國棋手。
這盤棋,也使得錢宇平成為繼聶衛平之後第二個進入世界大賽決賽的中國選手。在那之前,除了聶衛平,其他中國棋手還沒有進入過前四名。
這一天,趙治勳也戰勝了王立誠進入決賽。
1991年8月3日,東京日本棋院。
第四屆富士通杯的決賽在這裏進行。
趙治勳坐在棋枰的前麵等待著他的對手——錢宇平。
時間已經到了,他的對手卻還沒有來。
按照賽程的規則,遲到的時間將從對局時間裏加倍扣除。
而加倍後的時間超過一小時,遲到者將被判負。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趙治勳不相信他的對手會不來,因為這樣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尤其是如此重大的世界冠軍的頭銜賽事,對手無故不來,對於趙治勳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打死他也不會相信的。
1945年的本因坊決戰,大批轟炸機從廣島的藍天上掠過,橋本宇太郎和岩本薰依然在下棋,包括裁判瀨越憲作都沒有逃跑,以至於受到了原子彈的衝擊。
1986年,趙治勳遭遇車禍,但是,棋聖戰沒有推遲時間,照常進行,人們以為趙治勳會放棄。可比賽的那天,趙治勳渾身繃帶,坐著輪椅出現在挑戰者小林光一的麵前。
趙治勳的堅強讓他的對手小林光一和周圍所有日本棋手震驚和敬佩。
所以,今天,趙治勳同樣不相信錢宇平會不來,他的心髒在怦怦地跳動,天下會有這麽美妙的事情,錢宇平替他幹掉了最強勁的對手——小林光一,卻放棄了決賽,把冠軍拱手讓給自己?
時間終於到了,錢宇平還是沒有過來。
裁判長神原章二站起來宣布,本屆富士通杯的冠軍屬於趙治勳,亞軍屬於中國的錢宇平。
時間追溯到兩天前的早晨八點,中國北京。
聶衛平早早起來,跑到了錢宇平的房門前猛烈地敲門,馬上就要上飛機了,錢宇平居然還沒有起床。
錢宇平懶洋洋地打開門,聶衛平驚異地發現,他居然沒有收拾任何行李。
聶衛平說,“你趕快收拾一下,咱們立馬就上飛機了。”
錢宇平懶懶地說,“我不去了,我跟領導說過了,我放棄比賽。”
聶衛平想不通,他以為發生了什麽意外的事情,可是,什麽也沒發生,什麽原因也沒有,錢宇平就是想放棄。
所有人都在給錢宇平做工作,可是沒用,他就是不想去了。
8月3日,中國圍棋協會給富士通杯的主辦單位發去了一封電報:錢宇平因頭痛難忍已經住院,我們放棄這個決賽。
這一天,無數中國棋迷期待著錢宇平的精彩對局,那時的錢宇平在棋迷的心中已經開始逐漸代替聶衛平、馬曉春的地位,是他們心中新的偶像。
然而,等到晚上,他們隻等來一句模糊不清的解釋:錢宇平因頭痛難忍放棄了比賽。
人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錢宇平卻從此漸漸遠去了,人們的希望再次落空,他們隻有期待中國圍棋有更新的王者出現。
後來,人們知道,錢宇平的精神出現了問題。也許在第一屆擂台賽上,在錢宇平贏棋認輸的那一刻開始就埋下了種子。
其實,說穿了,他的崩潰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原因,圍棋勝負的孤獨和殘酷本來就讓人無法忍受,而龐大的輿論壓力更加讓他無處排遣。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吳清源。
吳清源在20世紀30年代曾幾次出現過“接靈”的狀態,然後,精神處於崩潰之中。但是,後來他通過信教,加入了“紅卍字會”而解決了信仰危機。
從錢宇平以後,中國圍棋的新王者始終沒有出現,聶衛平的勺子越來越多,馬妖刀雖然妖氣十足卻總是缺乏一種王者之氣,劉小光雖然力量強悍,發揮卻總不穩定。
然而,韓國卻出現了一個真正的王者,一個少年王者。
1990年,已經舉辦兩期的韓國東洋證券杯賽大幅提高了獎金額度,並邀請中日兩國的高手參加,使之正式成為繼富士通杯和應氏杯之後第三個世界圍棋錦標賽。
中日兩國也盡遣高手參加了第三期東洋證券杯的比賽,中國派出的是聶衛平、馬曉春、曹大元、錢宇平。但是,他們四個戰績都不是太理想,曹、馬一早就被淘汰,聶衛平和錢宇平在八強戰裏麵遭遇到了曹薰鉉和李昌鎬師徒,雙雙遭淘汰。
進入四強的除了曹薰鉉和李昌鎬師徒之外,還有日本的林海峰和趙治勳。
半決賽的抽簽結果居然是師徒火並,曹薰鉉對李昌鎬,另外那一對是幾十年的老對手:林海峰對趙治勳。
結果是徒弟戰勝了師傅,李昌鎬擊敗自己的老師,林海峰也擊敗了趙治勳,兩人闖入決賽。
在五番勝負的決鬥裏,李昌鎬兩度落後,又兩度扳回,最終以3:2擊敗了“二枚腰”林海峰,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世界冠軍。而那一年,李昌鎬僅僅17歲。
第二年的第四屆東洋證券杯,進入半決賽的依然是曹薰鉉、李昌鎬師徒和趙治勳,唯一變化的是聶衛平取代了林海峰。
和上一屆一樣,半決賽依然是曹、李師徒大戰,李昌鎬再一次擊敗自己的恩師。
聶衛平則不敵趙治勳,隻能與曹薰鉉爭奪第三名了。
在決賽裏麵,李昌鎬連勝三局,零封趙治勳,讓中日的圍棋國手們全部目瞪口呆。
特別是中國棋手,他們發現,他們還沒有真正趕超日本,韓國人就衝上來了。
不過,那個時候中國棋手還顧不上搭理韓國人,他們最大的敵人還是小林光一,這是個讓中國棋手刻骨銘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