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日本的七大冠軍頭銜,小林光一擁有三個——棋聖、名人、碁聖,趙治勳擁有兩個——天元、十段,武宮擁有一個——本因坊,剩下的一個王座是加藤正夫。
這四個人是應氏杯的主要角逐者。
韓國的圍棋界,曹薰鉉是唯一的強者。
中國台灣,王立誠、王銘琬是最新崛起的一代,而林海峰剛剛在富士通杯上淘汰了聶衛平。
而大陸,主要是聶、馬、劉的天下。
第一輪,聶衛平戰勝了邁克雷蒙,趙治勳戰勝了吳淞笙,林海峰戰勝了橋本昌二,江鑄久戰勝了富士通的冠軍武宮正樹,藤澤戰勝了馬曉春,曹薰鉉擊敗王銘琬,小林光一擊敗了王立誠。
在進入第二輪的人員裏麵,聶衛平、趙治勳、小林光一、林海峰是最熱門的冠軍。
在此之前,聶衛平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大出風頭。而趙治勳則是20世紀80年代的最強者。林海峰是常青樹,發揮最為穩定。而小林光一正統領著日本棋壇的小林時代,是應氏杯最有力的競爭者。
在第二輪廝殺中,聶衛平艱難地戰勝了自己的宿敵——趙治勳。
聶衛平通過他出色的大局觀,早早就確立了優勢,接下來,麵對趙治勳一波又一波的強硬攻勢,聶衛平穩如泰山。
直到最後的讀秒,趙治勳依然沒有任何機會。
當他絕望的時候,計時員繼續著殘酷的讀秒聲。趙治勳望著棋盤,一動也不動。
計時員讀到最後一秒,看著發呆的趙治勳,看到眼淚從其眼中流出,又落在一顆顆黑白棋子上,愣在了那裏。
計時員關切地問趙治勳,“先生,你認輸了嗎?”
趙治勳依然沒有作聲,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失敗之後的趙治勳完全崩潰了,他哭泣著對曹薰鉉說,“我完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是個傻瓜!”
那天夜裏,趙治勳徹夜不眠。
曹薰鉉對小林光一,中盤的時候,曹薰鉉已經慘敗得找不著北了。
完全絕望的曹薰鉉祭出了他最後的法寶——翻盤術,反正好幾處都是死棋,全都不去管它,拚了吧,繼續打入。
小林光一被這種拚命的戰術搞得頭暈,你既然打入,我就全殲來犯之敵。結果是,曹薰鉉打入的棋最終還是被幹掉了,但是,原來的死棋卻在戰鬥中補強了自己,一一活了過來,最終居然以一又六分之一點的優勢擊敗已經徹底變傻的小林光一。
林海峰以自己的功力戰勝了江鑄久,藤澤依靠自己不遜於加藤的殺力幹掉了“劊子手”加藤正夫。
進入四強的恰好代表了各自的地區:大陸的聶衛平,中國台灣的林海峰,日本的藤澤,韓國的曹薰鉉。
半決賽是三番棋,聶衛平對藤澤秀行,林海峰對曹薰鉉。
聶衛平和藤澤的三番棋,聶衛平以2:0擊敗了藤澤。
這兩盤棋,聶衛平贏得相當艱苦,每盤都是一點勝。僅僅是一個點啊,可以說,這兩盤棋都是毫厘之間的勝負。
而曹薰鉉,也以2:0擊敗了林海峰。
中國棋手對曹薰鉉的勝利感到驚訝,因為,聶衛平設想的對手應該是林海峰。他們認為林海峰是由於完全不在狀態,才輸給了曹薰鉉。
但是,聶衛平對曹薰鉉也不得不重視起來,雖然中國人對這個韓國人還不太熟悉,不過,他們今後將以持續多年的慘敗來牢記這個對手。
但是,目前來說,這個陌生的對手,中國人還不知道怎樣去重視他。
聶衛平對曹薰鉉唯一的了解就是:他好像是個力戰型的棋手。
聶衛平不知道的是,從1976年曹薰鉉回國服兵役的第三年開始,一直到應氏杯開賽的1988年,韓國圍棋一直籠罩在曹薰鉉的鐵蹄之下。
多少年過去了,韓國棋壇變得索然無味。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韓國各大頭銜戰,隻有兩個人參加,曹薰鉉和徐奉洙。
年輕的棋手一年年脫穎而出,他們又一茬茬被這兩個人消滅。
韓國棋壇憤怒了,為什麽,為什麽,這兩個人一直統治著鐵血的江湖?他倆的殘酷和冷血,讓圍棋新人永無出頭之日。長此以往,韓國的圍棋將變得蒼白而無奈。
與日本和中國的頭銜戰熱熱鬧鬧、繁華喧鬧的盛況相比,韓國的頭銜戰根本沒有人去看:每次都是這兩個人對戰,看得頭都大了。甚至連貫鐵洞的職業棋手也不去看他倆的對戰——隨便吧,反正多年也沒我們什麽事!
唯一感到津津有味的就是徐奉洙,沒有曹薰鉉,他的棋力達不到這個地步,雖然不停地慘敗給曹薰鉉,但是,他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直到有一天,他最後的信心被李昌鎬擊碎,這是後話了。
應氏杯的決賽是五番勝負。
1989年4月24日,決賽第一局在杭州香格裏拉酒店開戰。
這一次,號稱圍棋王國的日本竟然被晾在了一邊,成為看客。
中韓兩國都派出了龐大的記者團,來到現場做即時報道。
杭州是中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在飛來峰和北高峰之中,有一座中國著名的寺院——靈隱寺。
靈隱寺曆史悠久,長年香火旺盛。
這一天,細雨蒙蒙,將整個杭州城籠罩在如輕煙般的雨霧之中,有一個婦女來到這裏,虔誠地給裏麵的佛像上香,恭恭敬敬地磕頭。
這個婦女就是曹薰鉉的妻子鄭美和。
按應氏杯的計點製規則,猜先由年長者抓子,年輕者猜。聶衛平和曹薰鉉是同一年生人,聶衛平大曹薰鉉幾個月,所以,聶衛平抓子。曹薰鉉一口猜對,由曹薰鉉選擇,由於應氏杯黑棋要貼八點,故曹薰鉉選擇了白棋。
這盤棋,聶衛平執黑在第33手的時候就出現了重大的失誤,而號稱快槍的曹薰鉉稍加思索便撚起一顆棋子,在要打到38位的一瞬間,突把手縮了回去,他發現了聶衛平的失誤,改走34靠,黑棋頓時失去了根據地,一下子走上了奔逃的道路。
隨後聶衛平發起了一輪輪反擊,但是都被曹薰鉉一一化解,最終以三點惜敗。
鄭美和雖然不懂圍棋,卻一直在緊張地關注著局勢進展,看到自己的丈夫贏了,她欣慰地鬆了一口氣,連忙在雨中再次跑到靈隱寺,二度拜佛燒香。
而孔祥明也一直緊緊繃著神經,焦慮地望著聶衛平走出的每一步棋,最終等到的卻是失敗。
三天後,4月28日,決賽第二局開始。
輪到曹薰鉉執黑棋,仗著先行之利,曹薰鉉發揮出柔風快槍的本色,密集的槍花疾風一般刺向聶衛平,而聶衛平穩固地防守,輕靈地騰挪,將對方的攻勢一一化解。
幾次捅出的快槍都無功而返,由於有貼八目的負擔,急於求戰的曹薰鉉槍法開始散亂,被聶衛平的屠龍刀逐漸壓得抬不起頭來,中盤戰鬥結束之後,曹薰鉉不要說貼目,連盤麵的優勢也喪失了。
中方的研究室裏,吳清源領著中國棋手分析著局勢,毫無疑問,曹薰鉉已經必輸無疑。
這盤棋的結果是曹薰鉉輸九點。
應昌期的故鄉是寧波,所以,他提出後三盤棋都在自己的家鄉舉辦,但是,他的提議遭到韓國棋院的強烈反對。
最終,隻有第三盤在寧波舉辦。
5月2日,兩名選手在寧波開始第三局的較量。
曹薰鉉執白,依然是急速地尋求戰鬥,從第30手碰開始,他再次挑起紛爭,然而,聶衛平依然厚重地穩穩保持著優勢,不給曹薰鉉任何可乘之機。
曹薰鉉的快槍再一次被聶衛平力大勢沉的刀法砍得失去了章法,最終以三點告負。
當聶衛平勝利的消息傳出,人們再一次像迎接英雄一樣,站在賓館的外麵等待著他,到處是美麗的鮮花和熱烈的掌聲。
而失敗之後的曹薰鉉,一言不發,陪著妻子默默回到了住宿的房間,他凝重的臉上有著一絲痛苦的表情。
他的亂戰在聶衛平強大的力量下,毫無用處,破綻百出。
第二天,他匆匆返回韓國。
四個月以後,他們要在新加坡進行最後兩局的較量。
回家不久,曹薰鉉奔赴日本,花高價請來幾個高段棋手,專門研究聶衛平的棋。
然後,這幾個日本高手模仿聶衛平的棋風,由曹薰鉉與他們進行車輪大戰,試圖逐漸適應聶衛平的招法,並從中找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