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正被要求退票的喧鬧聲逼得無計可施,董文淵寥寥幾句話,猶如烈火中傾下一桶冰塊,觀眾們一瞬間全部屏住氣息,沒了一絲兒喧鬧聲。
周德裕對董文淵的挑戰當然沒有絲毫準備,但在此情況下,更不可能拒戰,那將使他名譽掃地,所以他隻得點頭同意。
於是,周德裕對董文淵的十局勝負大戰立即開始。
當日下的兩盤,由於周德裕心理壓力太大,董文淵連勝兩盤,凱旋而歸。
次日,雙方再戰,董文淵再勝兩局,4:0.
結果一出,港島嘩然,周德裕已經坐鎮香港好幾年,連續殺敗各省象棋名家,他在香港印的《象棋開局法》等書非常暢銷,已成港人心目中不敗之戰神,如今被一個白衣小將連挑四局,簡直如同六月飛雪一樣堪稱奇跡。
經過各大報紙的渲染,到第三天的時候,文園酒家的門口早早就擠滿了好奇的觀眾,後來又加印了一些票,還是很快賣完了。
第三日,周德裕憂心忡忡地來到了文園酒家,隻見一襲白衣的董文淵一早就已經坐在那裏,做好了準備。
周德裕鎮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告誡自己,已經不能再敗了,如果再輸一盤,就沒有勝利可言了,如果再輸兩盤,這十局棋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他想故作輕鬆地跟董文淵打個招呼,不料,董文淵卻先開口了:“周兄,你知道我心中在想些什麽嗎?”
周德裕迷惑地說:“我怎麽知道?”
董文淵輕輕一笑:“請看!”說畢,將手掌張開,直直展開給周德裕。
周德裕隻見他的手心中濕漉漉寫有五個字:誓殺周德裕!
周德裕一時羞憤難當、心旌搖動,剛剛鎮定的心神頓時崩潰了。
可是比賽已經開始,他已經沒時間平複情緒了。結果周德裕再次連敗兩局。以總分0:6結束了這場十局大戰。
這番大戰給了周德裕致命一擊,讓他從此一蹶不振,也使董文淵一舉成名,威震華夏。他和張澹如一起返回上海後,便開始在上海擺擂台,收入頗豐。
這一時期的董文淵年輕氣盛,卻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愛逛青樓,因為錢來得快、來得多,他又喜歡在漂亮女孩麵前擺譜,所以錢財對他來說就如過眼煙雲,經手就散了。
一天,張澹如因急著用錢,就把董文淵喊來,交給他一個巨大的鑽石戒指,要他去換成現錢,董文淵領命而去。
眼看要到當鋪的時候,他卻進了一個青樓,因為那裏麵有一個他心儀的女子——阮香,這個女孩子很會討好他,兩人攀談起來還總有些同病相憐的意思。原來董文淵雖稱“雙槍將”,卻出身低微,一般人總看不起他,所以董文淵也是一副冷眼示人的表情,唯獨對阮香嗬護有加。
兩人聊了一會兒,董文淵正要起身,阮香卻無意間看到了那個鑽戒,幽怨地說:“這鑽戒怕不是給我買的?”說得董文淵一怔,想了半晌,卻無言以對,隻得默然告退。
半個小時以後,他出了當鋪的門,拿著鑽戒換回的錢,腦子裏卻想著阮香期待的眼神,他心中就像有一把刀子不停地在剜一樣,就這樣一步一步慢慢往回走。
他忽然想:如果可以贏到同樣數目的錢,他就可以去把那個鑽戒贖回,送給阮香,他為想到這個絕妙的辦法興奮不已。
他想去天蟾茶樓,可是他知道誰也不可能一把壓這麽大的數目跟他賭一盤棋。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為什麽不去賭場試試呢?
於是他轉身進了一家賭場。
可惜威猛的“雙槍將”這次失敗了,那個巨大的輪盤賭就像一個吸血鬼一樣,很快就把他用鑽戒換的錢吸光了。
當他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一絲一毫賭注的時候,他蒙了,張澹如還在別墅裏麵等著他回去呢,天色漸漸黑了,而他卻已是身無分文。從哪裏拿錢去還上這個窟窿呢?
對於他這樣一個除了下棋什麽都不會的人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跑!
其實他也沒跑多遠,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杭州。
在杭州,他依然是設擂賭彩,掙些錢打發肚子而已。
幾年以後,上海再次爆發了一場轟動一時的圍棋大對決,而這次對決的主角分別是董文淵和過惕生。
這次是國民黨江蘇財政廳的廳長趙棣華點名讓兩個人來一場超級豪華大對賭!
對賭是這樣規定的:輸的一方要交給贏的一方十塊大洋,然後按棋子計算,多出多少子,按每顆子兩塊大洋累計。
一時之間,許多賭場、私人賭局紛紛也開出了賭檔,分別可以押董文淵或者過惕生。
一盤棋卷起了數十萬大洋的賭博資金!
過惕生是清末皖南的歙縣人,同樣也是天才。
過惕生八歲時就無敵於鄉裏,引得附近縣城的高手紛紛前去較量。從那時起,他就開始了賭棋博彩的生涯,其父過銘軒要求和兒子下棋的棋手要押彩金,少則四五角,多則一兩元,用以貼補家用。
17歲那年他接到哥哥召喚的書信,來到大上海闖世界。
那是1926年,他來到上海的那天,哥哥不在家,他放下行李就上了大馬路,閑逛之下進入了一個賭棋的茶館,正遇大上海的另一個圍棋棋王——王子晏的老師——吳祥麟。這吳祥麟雖然威名赫赫,在舊中國也不過是一個靠賭棋、騙棋為生的老頭罷了。所以,當他看到一個土得掉渣的農村少年懵懂之中闖入茶館並聲稱要找最高手賭一盤的時候,隻覺得上帝又給他送來了一碟大盤雞。
雙方下過賭注之後,過惕生執黑棋,在棋盤上放下一顆黑子後就不動了。吳祥麟這才知道對方不準備讓自己讓子,他知道遇上了一條鄉下大魚,便把賭金再往上加了一倍,心中得意地想,今天要小小地賺一筆大的了。
不料年少的過惕生三下五除二就把吳祥麟老頭給撂倒了,把那老頭輸得心疼了好多天,從此記住了過惕生的大名。
然後,過惕生又往北走,一直來到北京,他要會會當時的中華第一高手——顧水如。不料,顧水如這個人高明得很,他也害怕一個閃失栽在一個少年手裏,便派出了一個更小的小孩——去日本之前的吳清源!
那時的過惕生還不知道吳清源是誰,他一看自己的對手居然是一個這麽小的孩子,非常失望,不料,更讓他感到恥辱的是,顧水如居然對小孩子說,“你讓這個過先生兩子。”
所幸過惕生總算以半目的優勢拿下了這一局,可是,回到住處的過惕生卻心潮難平,想自己心比天高,一心一意要挑戰中國第一高手,想不到居然被一個小孩子差點以讓兩子的棋份拿下。
那一瞬間,所有的抱負,所有的雄心壯誌,都化為了一汪委屈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