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章 辭呈

  三個月以後,吳清源和藤澤再次登上了殘酷的擂台。

  藤澤庫之助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人也聰明,加上自身非常勤奮上進。

  所以,兒童時期的藤澤從進入棋院的那一天開始,秀哉名人就對他十分嗬護,關愛有加。

  晚年的名人很少對局,但唯獨對藤澤庫之助,下了很多盤指導棋,名人本來最屬意的本因坊繼承者是小岸壯二,然而小岸壯二英年早逝,對晚年的名人打擊非常沉重,所以他把很多期望寄予了年少的藤澤庫之助。

  在日本戰敗之前,很多棋手都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還有很多棋手加入了部隊,走上了戰場,比如梶原武雄就是侵華日軍的一員,他們之中有死有傷,而藤澤庫之助卻可以專心致誌在家打譜研究。

  然而正是這種太過順利的環境,反而造成了他最終難以大成的結局。圍棋這種東西,就像寫詩一樣,功夫在詩外,圍棋的技藝其實也在棋盤之外,當棋力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決定勝負的不再是對棋盤的研究,而是精神,是毅力和忍耐的堅持,是寬闊心胸的較量,是人生感悟的境界,是對“道”最終極的理解!

  1952年10月10日,新潟市小甚別館柳雲莊,吳、藤澤的十番棋再次開戰。

  藤澤的交手棋份為先相先。

  對藤澤來說,這是一次以棋士性命為賭注的決鬥。

  不幸的是,棋局開始不久執黑的他就陷入了苦戰,白棋的軍隊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龐大攻勢,黑棋疲於奔命。

  180手之後,藤澤的黑龍被屠,中盤認負。

  第二局,長野的善光寺。

  依然執黑的藤澤終於顯現出當年黑先無敵的氣勢,中盤戰勝吳清源。然而,此局僅僅是他的回光返照而已,接下來他再次遭遇三連敗,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至第五局結束的時候,藤澤一勝四負,麵對日本棋院的一片斥責之聲,他痛苦的臉色慘不忍睹。

  第六局,靜岡縣清流莊。

  此局如藤澤再敗,將會被降至定先。

  對局開始之前,藤澤的表情十分平靜,棋院的棋士們和他寒暄,他隻簡單說了一句話:“我已經在家寫好了辭呈,就裝在口袋裏。”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驚呆了,皆默然無語。

  尤其是,這至關重要的一局輪到吳清源執黑,眾所周知,這兩個人都是號稱執黑無敵的。

  但藤澤這次出奇地冷靜,雙方交手100多著,執白棋的藤澤逐漸確立了優勢。

  藤澤有一個習慣,那就是長考,早早就把時間用完了,到106手時,他的時間僅剩一分鍾了。而吳清源卻還有八個小時。

  所以,沒多久,他就進入了讀秒。

  在催命般的讀秒聲中,藤澤終於出現了失誤,走了令他終生難忘的白148手,吳清源立即抓住機會,走出黑149、151的鬼手。

  藤澤發覺到自己的失誤,一下子愣在那裏,半晌,突然用手猛烈地擊打自己的膝蓋,悔恨和悲憤的心情糾結在他的內心。

  但是他並不甘心,這局棋完全有可能是他最後的一盤棋,他要拚命咬牙堅持,在機械般的讀秒聲中掙紮。

  然而,現實是殘酷無情的,最終,221手,藤澤庫之助回天乏術,無奈地投子認負。

  藤澤知道,自己作為日本棋院唯一一個九段,居然被對手降至定先,棋院的榮譽徹底被吳清源擊成了四散的碎片。所有責任都需要自己去承擔,他隻能選擇離去。

  藤澤庫之助走了,人們看到的隻是他憂鬱的、孤獨的背影,他告別了日本棋院,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報紙上也隻是登出了棋譜,沒有對他的去向作更多的報道。

  從此,這個叫藤澤庫之助的人徹底消失於日本棋壇。

  五年後,一個叫藤澤朋齋的人出現了,這是後話。

  在與藤澤庫之助的十番棋決鬥時,吳清源曾抽空去了一次台灣,與家人團聚,台灣當局當即授予吳清源“棋聖”稱號,吳清源不敢接受。是啊,棋士的生涯是殘酷的,他也不知道哪天會被誰打下擂台,到那時,無疑會使棋聖這個稱號蒙羞,所以,他拒絕了。

  最終,台灣當局改為授予其“大國手”稱號,這個稱號吳清源接受了。

  在台灣,吳清源和一個十歲的小孩子下了一盤讓子棋,覺得這個孩子很有潛力,便把他帶回了日本,這個孩子名叫林海峰。

  新中國成立以前,自吳清源走後,顧水如再次坐上中國棋壇的頭把交椅,當然,這與他的大後台段祺瑞的支持不無關係。

  不過,舊時代的這種座次是很難劃分得很清楚的,因為畢竟不同於日本,他們沒有正式的段位,也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交鋒。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飯吃,很多都是靠下圍棋賭彩討生活。同時期與他不相上下的就有劉棣懷、王子晏等人。

  作為南方圍棋界的領軍人物,王子晏同樣也有一個後台老板,即上海著名的資本家張澹如。

  張澹如家世顯赫,其兄張靜江乃國民黨元老,曾巨資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張澹如酷愛圍棋,水平也相當高,他後來甚至被瀨越憲作評為四段,許多日本棋人知道中國上海有這麽一個闊佬,都想來找他增加一些收入,他也是來者不拒。

  20世紀20年代,一些日本的職業三段、四段來到上海,張澹如都是讓王子晏出馬迎戰,王子晏倒也不負眾望,居然經常戰勝他們。雖然都是一些日本的三四流角色,但畢竟是職業選手,所以,一時之間,他與北方的顧水如遙相呼應,人稱“南王北顧”。

  1927年,顧水如南下上海專門找王子晏決鬥,一定要分出個高低,兩人共下了五盤棋,王子晏以三勝兩敗領先。

  顧水如敗回北方,王子晏的聲望達到高峰,他後來甚至曾逼和瀨越憲作派遣的弟子——年輕的橋本宇太郎四段。

  於是,上海成為當時中國的圍棋中心,在張澹如、王子晏的身邊,一時聚集了許多國內的高手,諸如潘朗東、過旭初、過惕生等人。

  由於時局動蕩,北方的另一名高手也因貧困潦倒,無奈南下上海,希望在這繁華錦繡的十裏洋場混口飯吃。

  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一子不舍”的大將劉棣懷。

  劉棣懷身材魁梧,性格豪爽,與顧水如、王子晏不同,他完全是靠在江湖上打拚,琢磨的也是中國的古譜,以力戰著稱!

  上海的圍棋高手們都集中在天蟾茶樓,劉棣懷一來到上海,就直奔天蟾茶樓,他知道,要想揚名立萬,必須先從這裏打起!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