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殺名將關羽
三國時期,出生於江東世家大族的陸遜,21歲時便被吸收到孫權幕府中任職,後曆任東西曹令史、海昌頓田都尉。不久,山越之亂爆發,陸遜奉命領軍前往討伐,所到之處,皆被降服。陸遜初經驅使,便顯示出其過人的才幹,孫權對他的卓越幹才十分讚賞,又晉升他為定威校尉,令其率軍駐紮利浦。
赤壁之戰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麵形成。在赤壁之戰中,吳、蜀兩國雖曾一度聯合抗曹,但後因荊州之故,時起紛爭。吳據長江之險,易守難攻;蜀有山隘之阻,一時難圖。因而雙方都奈何對方不得,隻得在惺惺相惜、矛盾交錯中維持並不牢固的聯盟關係。公元214年,劉備占領益州,吳蜀聯盟曾一度破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次年,孫權派呂蒙帶兵襲取了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不久,劉備和孫權又達成了協議,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長沙、江夏和桂陽屬孫權,南郡、零陵和武陵歸劉備。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魯肅死,接任的呂蒙便千方百計想奪取荊州,無奈關羽防範極嚴,一時不得下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關羽受命率軍出擊襄樊,北圖宛、洛。關羽兵馬一動,呂蒙認為時機已到,揚言病重,趕回建業,會見孫權,密商對策。陸遜追到建業,力勸呂蒙利用關羽驕傲、全力北進的機會,出其不意,襲取荊州。呂蒙再見吳侯時,力薦陸遜接替其職,駐守陸口。於是,陸遜被孫權任命為帳下右都督,替代呂蒙。陸遜一到陸口,便致書關羽,信中寫到:“以前敬仰您觀察對方形勢而行動,依據法則指揮大軍,輕輕的舉動即大獲全勝,何等崇高的威風!敵國吃了敗仗,我們的同盟有利,聽到您勝利的喜訊而擊節叫好,想您由此而完成席卷天下的功業,共輔朝廷同振綱紀。最近我這愚笨之人,受命西來此地,非常仰慕您的風采,頗想受到您的有益教誨。”又說:“於禁等人為您俘獲,遠近都對您欽佩讚歎,認為將軍您的功勳永世長存,即使是當年晉文公出師濮城,淮陰侯謀取趙國,也未能超過將軍的功績。聽說徐晃等以少數騎兵駐紮,窺測您的動向。曹操這個狡猾的敵人,因失敗而仇恨不會想到危難,恐怕會暗中增添兵馬,以求達到他的野心。雖說他的軍隊出戰過久,但還有一些驍悍之將卒。況且人們在打了勝仗之後,常常會產生輕敵思想,古人根據兵法,軍隊獲勝後倍加警惕,希望將軍多方采取措施,以保住自己的全勝。我書生意氣粗疏遲鈍,頗為慚愧自己力不勝任這職位,十分高興與將軍為鄰,欽佩您的威望德行,樂意向您傾訴心中所想,所說的雖不能合乎您的策略,但仍然可以看出我的心情,倘若承蒙您的關注,您會明察其意的。”關羽看過陸遜的信,內容含有謙虛依附的意思,心中十分高興安定,再加上陸遜年少名薄,名不見經傳,關羽更感到無後顧之憂,遂掉以輕心,將荊州大半兵力北調樊城。至此,陸遜見調虎離山計告成,於是聯合呂蒙部將偷襲了關羽的根據地江陵。關羽倉皇收兵回救,敗走麥城。荊州從此全部歸入孫吳版圖。蜀國痛失一名大將和荊州,實力大為削弱。
大敗劉備的夷陵之戰
麵對劉備大軍壓境,東吳政權危在旦夕。陸遜臨危受命,擔當大都督一職。他針對蜀軍連戰皆勝,氣勢如虹的現狀,擇險駐守,避開與蜀軍的決戰。這無疑是十分正確的戰術安排。
東吳奪取了荊州,使劉備怒火中燒。結義兄弟關羽的慘死,又使得劉備喪失了冷靜的判斷力。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執意要討伐東吳。不久,張飛因鞭笞士卒,被範疆、張達殺死,後二人投奔東吳。一時間,東吳與蜀漢由盟友轉為仇敵。
黃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提兵40萬東下,先發製人,深入吳境數百裏。強敵壓境,吳國麵臨兵燹之災,求和不成,朝廷上下一籌莫展。陸遜再次被推到了政治和軍事漩渦中心。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授假節權銜,率領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於丹、孫桓等將5萬人前往抵禦。臨出發前,吳王孫權給陸遜大權:“閫之內,孤主之;閫之外,將軍製之。”
蜀主劉備從巫峽、建軍布陣至夷陵轄界,設置幾十處兵營,連綿相接,又令馬良用重金、封官賞賜等辦法到五陵郡(今湖南學德西)發動五溪蠻等少數民族豪酋參戰。零陵一帶少數民族不堪東吳西陵峽口,命令孫桓領少數民族兵力屯駐夷道,切斷零、桂一帶少數民族和蜀軍的聯係,陰遏劉備東下。這一布置頗為得當,使參與蜀方的少數民族兵力大減,劉備先聲奪人的聲勢被阻遏。次年二月,劉備進至夷陵,命大將吳班等百般挑戰。陸遜堅守不出,亦不為部下求戰的呼聲所動,以逸待勞,避開蜀軍鋒芒,力避與蜀軍交戰。劉備計窮,親自指揮主力改攻夷道,屯兵亭。夷道被封,孫桓求援。陸遜不理睬,置若罔聞,因為夷道不過是為牽製劉備防其東下而設置的一條次要防線。
此時,雙方已相持七八月之久。夷陵過不去,夷道久攻不下。劉備氣勢衰竭,隻得在巫峽至夷陵700裏間紮營50座,兵力由此分散。再加上蜀軍久屯堅城之下,師老兵疲,士氣日漸低沉。這時,陸遜認為反擊良機已到,便令吳將率兵先攻蜀軍營,刺探虛實,繼而根據風向和地勢大膽采取火攻,連破劉備40餘營。劉備大敗,退回白帝,不久羞憤而死。吳軍大勝,部將紛紛要求追擊直搗白帝城,生擒劉備,揮師進西川。孫權欣聞前方捷報,也頗有躍躍欲試之念。陸遜考慮到曹魏不會坐視,於是見好就收,毅然回師。果然,不出陸遜所料,在陸遜回師之際,曹丕三路大軍已撲向江陵。陸遜率軍趕回才化險為夷。夷陵之戰,陸遜功不可沒,被孫權封為國將軍、江陵侯,領荊州收。此後,蜀漢被封於夔門之內,吳蜀的疆界大體上固定下來。
沉著應對,鬥智襄陽
黃武七年(公元228年),孫權命令鄱陽太守周魴誑騙魏大司馬曹休,曹休果然中計,率軍入皖。孫權召見陸遜,授予黃鉞,封為大都督,令他率軍抗擊曹休。曹休覺察中計,惱羞大怒。陸遜於是親率中軍,命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路並進,大敗10萬曹師,斃俘曹兵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上萬輛。曹休敗還,不久因背上長毒瘡死去。陸遜回師經過武昌,孫權命令左右用帝王專用的傘蓋為陸遜遮覆出入殿門,並將自己用的其他珍品賜陸遜。這種殊榮,在當時是無人可比的。
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稱帝,都建業(今南京)。這一年,陸遜被任命為上大將軍、右都護。
陸遜不僅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之勇,更有神機妙算的孔明之智。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孫權北征,派陸遜同諸葛謹率軍攻打襄陽。陸遜派遣親信韓扁向孫權送交報告,韓扁在沔中遭遇敵人被擒獲。諸葛謹正待要趕往襄陽,得知此事後十分擔心,立即給陸遜寫信說:“聖上已返回,敵人捉去韓扁,清楚了我們的底細。而且江水幹涸,應當迅速撤走。”陸遜沒有答複,而是像平常一樣催促部下種植蕪菁和豆類,與將軍們下棋、猜謎、做遊戲。諸葛瑾不解,心想:“陸遜多才善謀,這其中必有道理。”為了摸清陸遜葫蘆裏裝的是何種錦囊妙計,諸葛瑾親往襄陽吳軍中會見陸遜。陸遜解釋道:“為避免我方兵將心神不安,我應當以自己的鎮定穩住將士的情緒。現在顯示撤退的跡象,敵人當然會認為我們恐懼,一來進逼,我們就必敗。”諸葛瑾聽後恍然大悟,對陸遜更是言聽計從。兩人商定:諸葛瑾引出船隊,陸遜舒緩地整頓隊伍,有意識地擺出一派威不可侵的氣勢,向船隊走去。敵人不明就裏,更不敢輕舉妄動。這樣,陸遜的軍隊一路順暢地到了白圍,並故意放出風聲說是駐軍行獵,暗中卻派遣將軍周峻、張梁等襲擊江夏郡的新常、安陸、石陽。吳軍抵達石陽城時,正好碰上趕集的日子,石陽城中軍民毫無防備。吳軍迅速攻占石陽城,戰後清點,斬殺、生俘總計1000餘人。
陸遜一生經曆大小戰役無數,全憑有勇有謀克敵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