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明主”是其人生之幸
李善長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在他人生的前40年可說鬱鬱不得誌,自從跟隨朱元璋,可謂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得以放開手腳施展平生抱負;而朱元璋更是因此得到了一個建功開國不可缺少的有力幫手。
找對地方才能“用武”,李善長深明這一點。而曆史也沒有辜負於他。投奔朱元璋這個聰明的決策,打開了他人生的局麵。
李善長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博覽群書,智謀過人。在諸子百家中,李善長最愛讀法家著作,長年精研不輟,頗有心得。青年時期,李善長常在親朋好友麵前預測時局,“策事多中”,成了遠近聞名的“術士”。
但李善長又決非一般術士可比,他胸有大誌,腹藏韜略,等候時機,投靠明主,欲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由於元朝統治的黑暗,各地紅巾軍紛紛揭竿而起,定遠富豪郭子興也乘時起兵抗元,襲取濠州。擅長預測分析的李善長推斷這位同鄉難成大器,遂未去投奔。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興與孫德涯等起義將領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達、湯和等24名主力人物離開濠州,往南到定遠一帶發展。通過此舉,李善長一眼就看出出身貧寒、暫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業的氣勢,絕非等閑之輩,心中頓生歸附之意。朱元璋率軍進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長率家鄉老小前往迎謁。朱元璋得知李善長是頗有聲望的鄉賢,對他優禮以待。歡聲笑語之際,李善長以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啟迪朱元璋。朱元璋雖讀書不多,卻通壑明很快對法家的法、術、勢產生濃厚興趣。朱元璋對李善長如獲至寶,將他留在身邊,執掌書記,負責軍中文字事務。
這一年,李善長已40歲,正值不惑之年。他投靠明主朱元璋,興奮不已,決心從此施展自己的宏偉抱負。
加入紅巾軍後,戰事頻繁。每逢戰鬥,李善長運籌帷幄,表現出驚人的政治和治軍才幹,逐漸成為朱元璋深為倚重的謀士。
其後,李善長追隨朱元璋督軍攻打滁州,“為參謀,預機畫,主饋餉,甚見親信”。經戰連年,朱元璋羽翼漸豐,常遇春、馮國勝等前來歸附的將領越來越多。李善長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材,告訴朱元璋這些人適宜何種職位。李善長在人才甄別方麵獨具慧眼,不僅使朱元璋滿心歡喜,而且使前來歸附的豪傑義士各盡其才,各遂其願。有時,武將之間難免會有齟齬,李善長以三寸不爛之舌從中化解矛盾,使軍隊指揮係統趨於穩定。
當時,朱元璋累建戰功,陸續收複了滁州之外的一些城鎮,手下兵強馬壯,自成一番氣候。功高震主,郭子興聽信流言,懷疑朱元璋謀奪其位,便欲削奪其兵權,私下策動李善長離開朱元璋,前來輔佐自己。李善長堅信實為人中俊傑的朱元璋,“固謝弗往”,仍然不離朱元璋左右。正身遭厄運的朱元璋對此極為感動,愈發倚重李善長。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收降巢湖水師後,擁有步、騎、水軍各兵種,聲威大振。此時,李善長力主朱元璋急速渡江,攻取集慶(今南京),作為平定天下的大本營。這一充滿遠見卓識的英明決策獲得大將徐達等人的支持,胸有遠謀、誌得天下的朱元璋當即采納李善長的意見,旋即揮師渡江,拔采石,趨太平,次年二月,一舉攻克江南重鎮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大軍進城三日,李善長忙於起草布告,軍令,嚴禁士卒擾民。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此時,李善長官拜右相國,處理政務,“裁決如流”。他深謀遠慮,又嫻於辭令,許多重要文件都由他負責起草。朱元璋常率大軍征討四方,每次征討,他都像劉邦信任蕭何那樣,把留守後方的重擔托付給李善長。李善長每次都不辜負朱元璋的希望,他治理後方,從容調度,不僅擊敗應天府周圍敵軍的騷擾,而且使“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李善長不僅注重政治運作,而且注重貨殖理財。他榷淮鹽,立茶法,斟酌元製,去其弊端。又恢複製錢法,開鐵冶,定漁稅,使“國用益澆,而民不困”。
吳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李善長論功受賞,被封為宣國公,由右相國改稱左相國,居百官之首。熟諳法家之術的李善長積極勸導朱元璋健全法製,朱元璋遂命李善長與劉基等人裁定律令,頒示中外。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即帝位,國號明。李善長兼太子少師,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此時,已54歲的李善長更加精明幹練,經驗豐富,朱元璋讓他肩負起擬定官製、禮儀的重大使命。舉凡追封朱元璋的祖先,冊立後妃、太子,分封諸王,爵賞功臣,擬定郊社宗廟禮儀,奏定六部官製,商議官民喪服以及朝賀東宮禮儀,監修《元史》,編撰《祖訓錄》、《大明集禮》諸書等等,都由李善長全權負責。
李善長恪盡職守,殫精竭慮,日理萬機。其間,朱元璋親臨汴梁慰問前線將士,令李營長留守都城,“事無巨細,悉委善長與諸儒臣謀議行之”,“一切聽便宜行事”。李善長能者多勞,為朱元璋坐穩江山,架構體製又立下了赫赫功績。
在“明主”麵前不知進退是其人生的不幸
李善長之死,雖有朱元璋有意殺功臣之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他在後半生的人生決策中所犯的一係列錯誤。這些錯誤本來都以曆史上功高權重的大臣所最容易犯的。作為熟知古今的李善長不會不知道,但他還是有意無意地犯下,這不能不讓人為之扼腕感歎。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
授予李善長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當時榮封國公者僅有六人,他們是徐達、常茂(常遇春之子)、李文忠、馮勝、鄧愈、李善長。朱元璋把李善長置於六公之首,將其“比之蕭何,褒稱甚至”。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又命李善長與曹國公李文忠共同執掌中書省、大都督府、禦史台。此時的李善長集行政、軍事、監察三大實權於一身,位極人臣,權傾朝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早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就提擢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為太仆丞,李存義之子李伸、李佑皆為群牧所官。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時,朱元璋把大女兒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之子李祺,李祺身為功臣之子,又是皇帝的長婿,官拜駙馬都尉,頗受朱元璋的器重,李善長攀上了這門親事,“光寵赫奕,時人豔之”。
麵對無人可及的功勞和撲麵而來的榮耀,一向熱衷功名利祿的李善長喜不自禁,不免有些飄飄然,漸漸開始驕橫弄權。
朱元璋起兵於淮河,其身邊的文武大臣多係同鄉。李善長身為淮係集團的首領,在升居相位之後貪戀權力,喜歡拉幫結派、排斥異己,一改過去艱難歲月中注重團結、化解矛盾的作風。隨著地位越來越高,李善長也日益變得狹隘、自私、專橫,其外表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受到朱元璋信任的謀士劉基,因為不屈於淮係集團,而遭到李善長的嫉妒和排擠。早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五月,朱元璋北上汴梁,令李善長、劉基留守應天。李善長的親信、中書省都事李彬貪汙受賄,劉基認為,依法當斬。李善長徇私包庇。劉基派人馳報朱元璋,使李彬最終得以正法。李善長由是對劉基懷恨在心,待朱元璋回朝後,他糾集淮係大臣攻擊劉基。劉基感到大禍臨頭,急忙告歸故裏。李善長於心不甘,夥同胡惟庸等人排擠劉基的摯友楊憲,慫恿朱元璋將其處死。
李善長富貴之極,卻欲壑難填。其後,他又以丞相名義向大將湯和借調300士兵幫他修建豪華宅第。湯和對此不滿,告之朱元璋。李善長驕佚日盛,越來越遭到大臣們的非議。不久,淩說、高見賢、夏煜等人聯名上書,要求撤換李善長。就在李善長之子李祺迎娶臨安公主一個月後,禦史大夫汪廣洋、陳寧上疏彈劾李善長,指責他“狎寵自恣”。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削去李善長歲祿1800石。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當李善長官運亨通、安享富貴之時,遇到了突發的一次大劫難——胡惟庸案事發。
而李善長與胡惟庸關係密切。當初,胡惟庸隻是一個小知縣,李善長見其能幹敏捷,又是同鄉,遂在朱元璋麵前大加推薦,使胡惟庸擢升太常少卿。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胡惟庸由中書省參政一躍而為中書左丞。鑒於胡惟庸已執掌朝政,淮係集團堅不可摧,李善長遂辭去相位。李善長對胡惟庸不僅有提攜之恩,而且李、胡兩家又有姻親之戚。其弟李存義之子李佑是胡惟庸的女婿。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朝中有人舉報李善長之弟李存義是“胡黨”分子。朱元璋下詔免死,將其貶至崇明。然而,身為其兄的李善長沒有進宮謝恩,朱元璋於是銜恨在心。又過了5年——即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大興刑獄,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等人皆獲罪。這時已77歲的李善長年老昏聵,竟然數次為丁斌等人說情,惹得朱元璋火冒三丈,連夜提審丁斌。丁斌曾在胡惟庸家做過仆人,他供出李存義是胡惟庸的同謀。朱元璋下令逮捕李存義父子,突擊審訊。不曾料想,李氏父子在供詞中指認李善長完全知悉胡惟庸謀反的全部底細,卻隱匿不報,說“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正當朱元璋為之生氣之際,錦衣衛又呈上新的供狀,狀告李善長,說:“將軍藍玉出塞,至捕魚兒海,獲惟庸通沙漠使者封績,善長匿不以聞。”又有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等,狀告李善長與胡惟庸“通賂遺,交私語”。朱元璋怒發衝冠,下令逮捕李善長,怒斥他身為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將李善長及其家族70餘人迅即斬首。朱元璋親筆羅列李善長的罪行,寫成《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